文化资源变经济收入

2019-06-03 07:18:36谌晗
当代贵州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水城县阿兰易地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谌晗

水城县因地制宜将海坪千户彝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为文化旅游景点。图为安置点居民身着盛装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水城县野玉海管委会供图)

走进海坪彝寨安置点,目所及处,希慕遮雕像、支格阿鲁广场、祭火台、太阳历、碑林错落分布,淳朴的彝族人家正热情地唱着迎客歌,喜迎远道而来的宾朋。

“都是我们彝族人从小唱到大的歌曲,看到我们的歌舞被更多人接受,别提多高兴了。”休息间隙,易地扶贫搬迁户、野玉海歌舞团群众演员龙阿兰感慨地说。

2016年,龙阿兰一家4口从玉舍镇五里坪村搬到海坪安置点,能歌善舞的她在经过一番培训后,进入景区从事歌舞表演。“我现在一个月1500元,虽然工资不高,但是能照顾到家里。”闲暇时,龙阿兰常和当地彝家妇女们围坐在一起,纳鞋垫、绣荷包、制衣服,用以帮补家用。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搬人,更要搬文化。如何引导搬迁群众把“乡愁”从老地方转移到新家园,如何在传承民族文化与脱贫致富之间找准平衡点?

水城县把“易地扶贫+民族文化”作为破题的关键一招,通过在安置区域内布局特色饮食文化、民族服饰、风俗礼仪展示等业态,将文化遗存、民族风俗、传统工艺搬出大山。

以海坪千户彝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为例,该项目从玉舍、坪寨、发耳等6个乡镇预计搬迁安置1764户7591人,在规划设计上,按彝族民俗在山谷两侧依山就势而建,根据山势划分为六大组团,象征着彝族文化六大分支(武、乍、糯、恒、布、默)。建筑风格主要采取彝族传统独有的仿土墙、茅草装饰屋面进行打造。

“我们在项目规划建设过程中,不仅重视生活便利性,还特别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据野玉海管委会工作人员黄维东介绍,在项目规划实施过程中,管委会先后多次征求了省、市、县彝学会的意见建议。

水城县还精心打造了希慕遮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该馆坐落于六盘水海坪彝族文化风情园,共设有历史文化馆、生产生活馆、军事馆、文化传承馆等,展出藏经阁彝文古籍1208件、文物藏品861件。

“硬件”上去了,“软件”也要跟上。赛装节、祭山节、火把节、彝历新年……在野玉海管委会和社区的组织下,居住于此的彝族儿女以节日的名义年年相庆、共享文化盛宴。

多措并举抓好文化服务体系,增强的是发展内生动力。且看如今的海坪,“等靠要”的老百姓少了、邻里关系日趋和谐了、乡风越发文明了……

让人欣慰的是,水城县通过整合周边资源、创新经营模式,以扶贫为核心,以开发保护彝族文化为框架,以“三变”改革为路径,先行先试,让民族文化资源变成资产和股权,唤醒沉睡的民族文化资源,增加群众经济收入。

截至目前,海坪彝寨安置点共成立民宿旅馆、农家乐等类别合作社4个,新增民宿床位300个,入股搬迁贫困户年均分红已达1218元;700余名当地群众进入景区工作,60余人迈出了自主创业的步伐,他们通过开设农家乐、农特产品销售摊、骑马体验等项目,找到了致富的门路。

猜你喜欢
水城县阿兰易地
原始的塑造——多米尼克·阿兰作品欣赏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当代陕西(2020年16期)2020-09-11 06:20:54
Sixteen Years’Promise
Special Focus(2018年11期)2018-12-05 12:48:36
唯美歌姬阿兰全新单曲《兰之乐光Lan of music light》正式首发
青年歌声(2017年6期)2017-03-13 00:58:26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农家书屋(2016年11期)2016-12-23 09:36:23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妇女生活(2016年4期)2016-05-03 11:56:14
水城县荣获全国第二届“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活动多项殊荣
晚晴(2014年9期)2014-09-19 1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