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花 译自 张配配 制图表
传统上,母猪在围产期的饲喂量是受到限制的,以避免影响其在哺乳期的采食量。然而,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围产期自由采食的母猪能够在产仔前后自愿减少采食量,并避免自己在哺乳期出现少采食的情况。考虑到母猪会在围产期主动动员身体储备,并且这种活动会在整个哺乳期中持续发生,因此围产期限制母猪的喂料量会影响其在哺乳期的体重和背膘。此外,许多农场已经从手工饲喂方式过渡到允许哺乳期自由采食的饲喂系统。在围产期提供额外饲料或可以自由采食的母猪比限制采食的母猪在哺乳期损失的背膘更少。体况良好的母猪进行自由采食,所产仔猪能够加快生长速度,并提高断奶体重;但体况过肥(背膘>22 mm)的母猪采用自由采食,所产仔猪的生长速度放慢,同时断奶体重减小。
增加母猪围产期的喂料量也会影响其初乳的产量和营养组成。初乳是母猪在妊娠的最后一个月生产的,但主要是在产仔前的最后一周分泌。在产仔前向母猪提供一周的额外饲料,可以提高母猪的初乳产量以及乳糖和脂肪酸通过初乳的分泌量,同时维持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因此,该母猪所产的仔猪在出生的第一天能够加快增重。母猪在围产期的体况也会影响它的初乳产量和乳腺的发育。研究人员发现,围产期背膘厚为17 mm~23 mm的母猪会比背膘厚度小(<17 mm)或厚度大(>23 mm)的母猪分泌更多的初乳,初乳的营养浓度也较大。围产期背膘厚平均为23 mm的母猪比平均背膘厚度为14 mm或18 mm的母猪乳腺发育更好,同时会对随后的窝产仔猪的生产性能产生有利影响。
因此,围产期自由采食可以使母猪在断奶前增加总的饲料消耗量,并减少身体储备的动员。一个可行的策略是在母猪进入产房前(即在产仔前一周内)让母猪自由采食。其益处表现在所产仔猪的生长速度加快和断奶体重提高,以及母猪的初乳产量加大和营养组成更好。然而,自由采食有利于母猪的性能,前提是母猪的背膘厚度足够,关键是产仔时小母猪和经产母猪的体况不能过肥(背膘不能大于22 mm)。
泌乳母猪营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能够在不过度调动身体储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增加采食量,以维持产奶量。能源和氨基酸的估计需要量主要由维持需要和母乳生产量决定,后者由仔猪大小和仔猪生长率驱动(表1)。但是,如果摄入量不足以满足需求,那么仔猪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都会被调动起来。理想情况下,采食量曲线应模拟哺乳期的需求曲线(图1),该曲线与产奶曲线一致。然而,它可能不反映哺乳母猪群体内的变异性。因此,建议在哺乳期随意饲喂,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奶量,最大限度地调动身体储备,提高产仔率,并提高随后的繁殖性能。
高产母猪的遗传选择增加了泌乳量的指标,以支持更多数量的窝产仔猪和更快的生长速度。然而,采食量并没有增加到与泌乳量相同的程度,这导致母猪在哺乳期的大部分时间出现能量负平衡。此外,瘦肉型母猪更多地动用蛋白质储备。因此,研究人员对营养需求估测值和饲喂策略进行了重新评估,以保证现代母猪拥有最佳的生产性能。
日粮能量对减少哺乳母猪的体重损失很重要。给母猪饲喂代谢能含量为3.25 Mcal/kg的哺乳期日粮比饲喂代谢能含量不足3.2 Mcal/kg的哺乳期日粮能更能有效地改善母猪的体况和自由采食量。给母猪饲喂代谢能含量高于3.4 Mcal/kg的哺乳期日粮会导致动物的采食量减少。除了日粮的能量浓度外,提高日粮的氨基酸水平也可以减少哺乳母猪的体重和蛋白质的损失,这表明体蛋白分解代谢有可能会发生,以支持不足的能量和氨基酸摄入量。日粮氨基酸水平也有可能会提高高产母猪所产窝仔猪的生长速度。窝产仔猪生长速度在估测标准回肠可消化(Tandardized Ileal Digestible,SID)赖氨酸/代谢能比为3.05 g/Mcal时达到最佳,这相当于大约60 g/d SID赖氨酸。此外,最近有人建议单个必需氨基酸和平衡蛋白的日粮摄入量会影响现代猪种的母猪和窝产仔猪的生产性能。对于哺乳和断奶13~14头仔猪的高产母猪,日粮中SID粗蛋白含量达到13.5%时其所产窝仔猪才达到最佳的增重。窝产仔猪生产性能的改善是由母猪泌乳量提高和每日母乳蛋白质产量增加所推动的,这说明了母乳产量和组成对支持哺乳仔猪营养需求的重要性。
传统上,哺乳母猪在断奶前只采食一种饲料。最近,人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个体,用于满足维持和泌乳的能量和氨基酸需求的饲喂方案。这种日粮饲喂方案可以提供一种基础日粮和一种哺乳期添加剂,以充分支持单头母猪在哺乳期泌乳的动态需求。这种饲喂方案证明其具有在整个哺乳期减少母猪营养缺乏的潜力,但它需要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能够在商业性生产条件下应用的饲喂策略。
母猪在哺乳期越来越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尤其是窝产仔数多、泌奶量大的高产母猪。为了应对热应激,母猪会减少自由采食量和泌乳量,从而会进一步影响身体储备的调动,出现较低的生长性能以及影响随后的繁殖性能。据估计,当环境温度高于25 ℃时,气温每升高1 ℃,母猪每天的采食量就会减少3.7%。减轻热应激影响的营养策略是在哺乳期的日粮中添加脂肪,目的是增加日粮的能量密度,减少母猪的热增量。此外,哺乳期的饮水供应最重要,尤其是当环境温度高于母猪的热中性区(18 ℃~20 ℃)时。哺乳母猪的耗水量平均为27.5 L/d,和采食量一样,会与母猪的体重下降呈负相关,与仔猪断奶时的体重呈正相关。
泌乳期的分解代谢会影响母猪在后一胎中的繁殖性能,特别是母猪为第一胎时。
众所周知,母猪在哺乳期如果体重损失过大以及调用身体储备过多则会出现断奶至发情的间隔时间延长、不发情率和返情率提高、产仔率降低、随后胎次产仔数减少以及由于繁殖失败而导致淘汰率升高。然而,现代母猪的繁殖性能越来越能够抵抗泌乳期分解代谢的负面影响。这可能与现代母猪品种的生物学变化、泌乳期延长、泌乳期使用先进的饲喂系统以及应用正确的繁殖技术有关。
母猪在断奶至发情期间的饲喂策略主要是恢复其在哺乳期失去的身体储备,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排卵率,以确保母猪在后一胎中能够产一大窝仔猪。人们普遍公认的是提高体况不良的断奶母猪的采食量可以很好地提高它们的繁殖性能。然而,在体况良好的情况下,母猪似乎并不能在断奶至发情期间从增加饲喂量上受益。Graham等发现,断奶到发情期间体况评分大于2.75分(5分制),每天分别饲喂2.7 kg、3.6 kg或5.4 kg的母猪具有相似的断奶至发情间隔期(5.1 d、5.0 d和5.0 d)、受孕率(95.6%、95.6%和94.7%)和窝总产仔数(14.3头、13.9头和13.9头仔猪)。考虑到母猪在断奶至发情期间对赖氨酸和能量的需求,断奶后饲喂2.5 kg/d的常规妊娠期日粮似乎足以让母猪满足这些需求,并且能够为母猪恢复身体储备提供额外的支持(图2)。这表明,母猪在断奶至发情期不需要采用自由采食和提供哺乳期日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