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白 龙
今年以来,新泰市把推进造林绿化作为践行“两山”论、加速乡村振兴和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的重要载体,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全力推进绿满新泰建设,实现了造林绿化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2018年,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17.1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85.2亿元。我市被评为全国经济林产业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市、新一轮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山东省森林城市。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造林2.4万亩、道路河流两侧绿化30公里,栽植各类苗木600余万株。2月27日,泰安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工作推进会议在我市召开。3月10日在龙廷镇赵庄岭组织开展了由市级领导、绿委成员、社会团体等1000余人参加的义务植树活动。
林果技术培训
黄金梨
一、创新三种模式,做大林业总量。积极探索造林绿化路径,构建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林业发展新格局。一是大户承包引领造林。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租赁、入股、置换、转包等形式,引导零散土地向有资金、懂技术的能人、大户、企业集中,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带动群众兴林致富。今年全市已新流转土地2.8万亩,新上造林项目16个。刘杜镇门家庄“甜红子”山楂产业园以泰山三美果业有限公司为依托,投资650万元,统一流转土地,带动辐射周边发展栽植“甜红子”山楂苗木15万余株。禹村镇引进山东坤达房地产服务有限公司,在田村、徐家岭调整土地5000亩,建设集种植、育苗、加工于一体的大国榛子示范基地,一期工程完成栽植2000亩。二是合作协会抱团造林。积极引导农户以土地和现金入股林果合作社,推动良种化栽培、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实现社农合力、多方共赢。全市已建立各类林果合作社466家。谷里镇河东村成立村级合作社,加入新泰市樱山红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联社,由联社无息提供资金,整地购苗,发展秋黄金和霜黄金桃500亩。合作社统一调整土地、统一管理,村民以土地入股,收益后按股分红;同时与临沂市康发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签订种植回收合同,保证村民收益。三是产业融合联动造林。积极推动造林绿化、林业产业与二、三产业协同联动发展,拉长延伸林业产业链条,推动林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目前,全市已发展千亩以上名优经济林基地46片,发展林下经济23.8万亩,培育生态旅游示范点12个,今年新建千亩以上经济林基地7片。羊流凤鸣农业有限公司立足榛子产业,新上奇异莓、树莓等产业,打造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放城“至臻”万亩有机榛子示范基地,由山东至臻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独资建设,总投资1.5亿元,建设集种植加工、观光休闲、康养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二、抓住三个环节,集聚造林增量。一是出台政策争资本、强投入。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对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林业龙头企业,给予30-120万元的贷款贴息;对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100户以上的林果专业合作社扶持5-15万元,同时优先享受国家林业建设项目、森林资源保险、林权抵押贷款、林地流转等优惠政策。依托财政资金有力撬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特色林业,去年以来共吸引6.6亿元社会资本进入林业产业开发领域,新增规模以上林业龙头企业12家、林业专业合作社24家。二是积极向上争项目、强支撑。紧盯上级政策动向梳理策划项目,成功争取中央长防林、中央造林补贴、造林绿化补助、生态修复与保护等扶持项目8个、资金2800多万元;积极拓宽对上争取渠道,利用土地综合整治、水利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途径,争取项目10余个、资金5亿元,新建节水灌溉、土地整理10余万亩,为林业产业发展夯实基础。三是引导镇村争位次、挖潜力。把培育林业龙头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三品一标”认证纳入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加大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在考核中的赋分权重,把荒山造林和“三边”绿化作为扣分因素,充分调动乡镇造林绿化积极性。各乡镇街道大力推动村外建绿围、主街建绿廊、河塘建绿屏、公共场所建绿园、户户门前建绿篱“五绿”工程,乡镇驻地及村居绿化率分别达到40%、45%。
林下种植丹参
三、突出三项保障,提升造林质量。一是高位推动实施。强化对造林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调度,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造林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单位也都成立专门机构,制定绿化方案,把任务分解落实到镇村、山头,促进了造林绿化的深入实施。二是高点规划引领。借助省果科所、山农大等科研院校高端技术优势,精心编制实施全 市《2018-2022年林业产业振兴规划》《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规划》《2019年柴汶河两岸生态廊道造林规划》,特别是在今年乡村振兴规划中,将森林生态修复保护、退耕还果还林、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农田防护林建设、城乡绿化美化、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列入重点内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规划、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了造林绿化全域覆盖。三是高效服务落实。组织实施职业农民培训、专业村书记提能、标准化果园示范三项工程,邀请省林科院等院校专家,分期对全市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2000多名林果业带头人开展业务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观摩等形式,组织400多个林果村党组织书记,开展林果种植及特色种植知识培训,并成立专家指导团逐村会诊把脉、精准帮扶指导;挂牌命名20个“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示范推广标准化管理技术,为经济林标准化生产“树样子、教法子”,让果农“比着学、照着做”。目前,全市共发展林果专业村248个,果农人均收入达到2.2万元,高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