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莹,宋婷婷,徐瑞芬,周 玲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一科,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护理专业的实习教学是指学生毕业的前1年,根据以往校内阶段的教学内容,在实习医院各个科室开展的以护理学实践知识为主体,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未来的就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3]。但在现阶段实习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视有余,而对评价方法的研究明显不足,如目前主要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2个维度加以考核,考核维度较为单一,且考核的结果无法直观体现学生存在的优缺点。不仅无法有效对该科室实习生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进入下一轮转科室后,教师也很难第一时间掌握实习生的个人情况和特点[4]。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采取3维9项实习效果评价的方法,分别从实践、理论和沟通3个维度,以及3个维度包含的操作学习能力、操作准确性、操作完成效率、学习态度、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姿态仪表、语言沟通和护患关怀9个项目,对实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在承担临床带教授课教师的人选和教学内容上进行优化调整。经过为期10个月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以2017年7月—2018年5月在该院临床实习的2014级护理专业本科班13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9人。
1.2.1对照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教学及实习效果评价方法,对实习生进行教学和考核。在教学方面,带教教师先向学生讲解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展开实践教学;在实习考核方面,当实习生在某科实习结束后,采取笔试和操作演示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以分数的形式对实习效果进行评价。
1.2.2实验组教学方法
①评价体系的内容3维9项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实践、理论和沟通3个维度[5-8]。其中,实践维度分为操作学习能力、操作准确性和操作完成效率3个项目;理论维度分为学习态度、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3个项目;沟通维度分为姿态仪表、语言沟通和护患关怀3个项目。在各项目中,评分结果为1~5分,分别表示差、较差、一般、良好和优秀。为了使评价结果更便于读取,采取图形的方式进行显示,如实习生A在某科室实习后,评价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评价体系内容图
②评价体系的应用当实习生初次进入科室实习时,承担临床带教授课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与以往基本相同,只是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方面的培训。当实习生在该科室实习完成后,教师按照3维9项的评价体系,对实习生的实习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价。
当实习生进入下一科室实习后,根据学生实习效果的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具体过程如下:①计算维度值。3维9项的评价体系分别由实践、理论和沟通3个维度组成,其中3个维度,表示实习生现阶段具体的能力。以此为出发点,分别计算各维度的总分,对实习生的现状进行合理量化。同样,以实习生A为例,其实践、理论和沟通3个维度的总分依次为11、12和10分,由此得出该实习生的沟通维度<实践维度<理论维度。②选择教师。护士长根据第一步计算结果,以实习生得分最低的维度作为教师的选择标准,在实习生与带教教师之间,建立合理的教学关系。如科室中有3名护士具有带教资格,其中a护士最善于处理护患之间的关系,由护士a承担实习生A的带教任务。③明确教学内容。护士a根据实习生沟通维度3个项目的具体分值,以得分≤3分的项目,作为新增的教学内容,加强该项的教学力度。如实习生A新增的重点教学内容为姿态仪表和护患关怀2项。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没有变化。若某实习生的各项得分均≥3分,则以最低得分的项目作为新增教学内容。④开展教学。教师按照第三步明确的教学内容,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即在保持常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变的前提下,新增的教学内容围绕如何提高姿态礼仪和护患关怀展开。⑤教学效果评价。当实习生在该科室实习结束后,教师根据3维9项评价体系再次对实习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评价,至该科室的教学环节结束。
以传统的实习效果评价方法和3维9项实习效果评价体系,对两组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评价。其中,传统的实习效果评价方法以分数的形式,对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进行评分。将实习生各个科室的分数汇总,取平均值作为该实习生的最终得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实习效果越好。3维9项实习效果评价体系,按照3维9项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将实习生最后一个科室的评价结果,作为实习生的最终得分。满分5分,评分越高表示实习效果越好。
实习生基本情况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可见两组学生在性别和年龄两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实习生基本情况比较结果
传统实习效果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实验组理论知识平均分和实践知识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评分项目 对照组实验组tP理论知识平均分(80.85±8.23)(89.75±7.07)∗3.925<0.001实践知识平均分(82.33±6.50)(92.20±5.33)∗4.115<0.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维9项评价体系评分结果如表3所示,实验组3维9项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评分项目对照组实验组tP实践维度操作学习能力(3.72±0.37)(4.52±0.30)∗4.712<0.001操作准确性(4.11±0.39)(4.68±0.19)∗3.891<0.001操作完成效率(4.03±0.35)(4.61±0.22)∗3.917<0.001理论维度学习态度(3.81±0.40)(4.60±0.21)∗4.696<0.001记忆能力(4.00±0.37)(4.54±0.31)∗3.992<0.001理解能力(3.87±0.42)(4.58±0.28)∗4.704<0.001沟通维度姿态仪表(3.85±0.44)(4.66±0.22)∗4.726<0.001语言沟通(3.69±0.56)(4.42±0.33)∗4.554<0.001护患关怀(3.78±0.65)(4.59±0.29)∗4.568<0.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现有的护理专业实习效果评价方法为:在该科室实习结束前,教师以分数的形式,从理论和实践2个维度加以评价。医院构建了3维9项实习效果评价体系,与前者比较,其优势表现在直接优势和间接优势两方面:
直接优势即评价体系本身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表现在:首先更符合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因为,以往的评价方法主要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展开[9],虽然以上2个评价维度是实习阶段教学的核心评价内容,但在护患关系紧张和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逐年递增的前提下,护患关系成为护士开展工作首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实习生尚未走上实际的临床工作岗位,若缺乏该方面的教学效果评价,无疑会弱化其对护患关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不利于未来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根据护士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在3维9项实习效果评价体系中增加了沟通维度,目的就是弥补护患关系评价体系的空白,使实习生主观上认识到护患关系的重要性。
另外,3维9项实习效果评价体系优化了评价结果的显示方式。以往的评价方法仅仅是通过分数表示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弊端在于无法有效地反映实习生具体的实习情况,甚至良好的评分结果可能会掩盖某方面存在的不足,如某学生理论知识90分,但扣除的10分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却无法得以体现。同样,对于低分的学生,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所在,不能仅通过一个分数对其全盘否定。而在3维9项实习效果评价体系中,将一个枯燥的分数,转变为由9个评分项目组成的立体评价结果,全面展示了实习生综合的实习情况,且评价结果以图的形式加以呈现,不仅方便了该科室教师对实习效果加以评价,还有利于下一科室的教师直观地了解实习生的优缺点采取针对性教学。
间接优势表现在实现了实习效果评价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同步发展。传统的实习效果评价方法,无论实习生该科室评分成绩高低,当其进入下一科室后,均由护士长随机选择护士承担实习生的临床带教任务,教学缺乏针对性[10]。而3维9项实习效果评价体系则不同,可以根据实习生3维9项实习效果评价体系中的维度总分结果和科室内护士具体的教学能力和特点,选择适宜人选承担实习生的教学工作,从而建立起最佳的师生教学关系,为后继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关系建立后,在常规教学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在评价结果最低的维度中,选择得分≤3分的项目,或者得分最低的项目,作为新增的教学内容,以针对性的解决实习生突出存在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教学目的并不能全盘解决学生存在的所有问题,如同样以实习生A为例,虽然在实践维度和理论维度均有分数小于3的项目,但均忽略。因为,首先从教师能力角度分析,教师的研究或工作专长是与学生总分最低的维度相对应,如a教师的善于处理护患关系,但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可能并不十分擅长,相应该教师并不是向实习生A开展其他维度教学的最佳人选。另外,从开展教学的可行性角度分析,实习生在每个科室轮转实习的时间为2周左右,教师若在2周的时间内从多个维度展开教学,显然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不可能在2周时间内解决存在的所有问题。因此,根据3维9项实习效果评价体系的考核结果,与之配套的教学理念是以科室为单位,逐个维度、逐个项目地展开教学,这样即不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实习生随着科室的轮转学习,循序渐进地提高实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