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134)
技能大赛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更检验高职院校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如何以技能大赛为引领进行专业建设,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规格,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社会服务学生为宗旨,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做了一些研究、探讨和尝试,取得一定效果。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对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逐步形成了校级、省市级和国家级诸多技能大赛体制。学院依托各技能大赛平台,以测绘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对测绘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制定了“一体多翼”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立足理实一体、搭建多元教学平台、培养德、技、能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实现的具体途径。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结构和课程管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调查入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参照工程测量员(工)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并体现相近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测绘和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技术规范为依据,紧贴测绘领域的最新发展变化,从学生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考虑,以技能大赛为引领,基于测绘工作实施过程的学习领域为主线,校企合作,系统设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必备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由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技能训练课、毕业实践环节和选修课组成的测绘项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并将数字测图、工程测量技术等9门核心课程设为理实一体课程。且将技能大赛的核心内容、评分标准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教学环节有机融合,进一步优化课程,构建了“教、学、做、赛”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岗位的对接。
3.改进教学模式
工程测量赛项竞赛目的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检验学生对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实践需求的应变能力。职业院校要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培养,着力为社会打造德技兼备、敬业爱岗、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工匠型”技能人才。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任务工作化,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任务驱动,在学中做、做中学,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测量任务的完成需要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在团队培养中实现个人培养,有效提升了学生组织、沟通、协作能力。
1.实训条件对接生产环境
职业院校要打造崇尚技能的校园文化,让每一处空间都充盈着“职业技能气息”。在对技能大赛赛项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结合测绘行业生产实际,整理出典型项目案例,综合技能大赛各竞赛内容的标准,校企共建实训室及实训场地,从实训设备配置、实训室功能设计、实训场布设等方面完善实训条件,建设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工作流程、装置配套同步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训项目的设计包含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技能大赛需要的知识技能,同时囊括测绘行业企业技术发展所需的技能要点。
2.规范实训管理
实训管理水平决定实训效果,是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保障因素。技能大赛的精益求精对仪器设备提出更高要求。形成以教研组长为核心、专业教师和学生干部为骨干的实训管理机构,建立了责任教师-实训教师-学生组长的三级管理制度。根据实训课程不同细化了各岗位分工,责任到人,在实训教学中全方位管理。制定了多项实训教学管理章程,包括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安全操作规程、实训学生安全教育制度等,使各项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宣传、培训、监督、检查、考核等手段,有效实现了实训教学管理、实训安全管理、设备运维管理、档案资料管理,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为实训环节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高职院校教学一线的专业教师承担着培养技能人才的重任,教师的技能素质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是推动职业院校双师队伍建设的强大动力。大赛成绩反映参赛选手的技能水平,也反映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技能大赛要求职业院校具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理论水平高,操作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大赛指导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对未参加指导的教师也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和带头作用。
技能大赛是先行军、是教学的模范和标杆。为了避免技能大赛学生的“精英化”,应着力全面进行技能大赛资源的转化,把技能大赛的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让技能大赛的成果服务于专业建设,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积极探索课程及教学手段创新与应用,让更多教师和学生从大赛中受益,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通过技能大赛在职业院校形成“赛教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良性互动机制,最重要的工作在于竞赛与教学的对接、在于竞赛普惠性的提高、在于竞赛资源的转化。在技能大赛中,赛项的规程、任务、要求等应直接体现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规格要求;在日常教学中,课程设计、教学与实习实训应与大赛相结合,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准确把握企业生产与专业教学的契合点,从而有效实现大赛成果与教学资源的转化。可参照以下思路进行(见表1):
表1 可参照的转化思路
技能大赛作为职教发展的助推器,其作用不止是培养出技能高手、强手,更体现在以点带线、由线及面,以培养参赛选手为引领,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推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可借助技能大赛的竞技功能,开展校内普遍性与经常性的竞赛活动,实现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向常态性工作的转移,由少数学生参与到人人参与竞赛,构建寓教于赛的教学氛围。职业技能大赛与课程教学相适应,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竞赛需要,分层次、分目标的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培养。全面推动以赛促教、寓赛于教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发展,让标准化训练渗透到教学环节中。班与班之间的比拼、组与组之间的较量、成员之间的切磋,让敢比敢拼的竞技精神植根于每位学生心中。
透过技能大赛这扇窗,各院校既看到行业发展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光明前景,也看到自身与其他院校之间教育教学的差距,进而为人才培养的提升提供目标和依据。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虽然是2015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但一直以行业要求为标准、以技能大赛为引领进行专业建设,积极提升教学质量。将技能比赛常规化,围绕技能比赛开展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探究活动,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得到测量行业的好评。
技能大赛是能力展示的平台,能力是知识内化体现。技能大赛更接近于对职业教育内容的高标准考试,选手水平的“高”,不仅在于他们完成任务速度的快,还在于其技能的精益求精和对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团队协作、适应实践需求的应变等综合能力。参加技能大赛,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开拓了视野,清楚自己与同行业院校竞技对手的差距,更加明确了学习目标;技能的提升不仅可以带来更好的就业,也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增强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技术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需要一定时间的勤学苦练。正常教学课时无法满足此要求,测绘社团应势而生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将普通测量实训室作为社团活动基地,实训室由学生自我管理,非授课时间对广大学生开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以提升操作技能。测绘社团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每年举办校园测量技能大赛,参加过市级以上竞赛的学生作为校园大赛的组织者,筹划比赛项目、制定规程、指导训练、担任裁判,这样不但能快速提升“精英”学生的沟通、表达、组织、创新等综合能力,同时也能让相关专业学生及测量爱好者近距离接触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与选手培养模式。测绘社团的有效运转扩展了学习维度,对激发相关专业群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致使相关专业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30%的毕业生从事测量领域工作。
技能大赛使公众能够近距离了解和接触比赛,认识学院发展及专业建设情况。学院连续五年举办的校园测量大赛,吸引学生参赛的同时,也得到行业企业的关注及赞助,与大赛同期举办的职教宣传、新技术讲座、技术指导、座谈展示等系列活动,提升了家长、学生对职业院校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认知,增强了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学院与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等10多家测绘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培养的学生在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一线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技能大赛得到相关行业和企业的重视,行业企业主动参与到技能大赛中来,提供平台、设备和技术支持,保障大赛的成功举办。技能大赛给校企双方搭建了沟通平台,找到了合作共赢点,在资源转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训室建设、订单班开设、师资培养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企业技术人员走进校园开展技术讲座、进行实训指导或承接课程授课工作,将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带进学院的同时,也带进了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和企业文化,让学生以一个准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缩短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学院与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北斗地基增强科研教学系统,与南方测绘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着“产、学、研结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精神,充分发挥各自领域内的技术优势和行业品牌优势,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将继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对新时代教育作出的战略部署,并以此作为技能大赛组织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源源不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