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姜玲玲 赵誉婷 郑海东
关键字:手持式金属探测器 国家标准 修订 解析
手持式金属探测器是检测人员是否随身携带金属武器和金属违禁品的传统设备,与通过式金属探测门设备配合使用已成为人体安检的标准流程。在安检领域,国内生产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的厂家众多,但国内产品市场份额却不到一半,国产产品其性能和稳定性一直无法与进口产品媲美,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产品一直以极低价格维持低端市场,民航等重要场合更是一直被进口产品占领。
GB12899《手持式金属探测器通用技术规范》是手持式金属探测器产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于1994年制定并于2003年修订的,至今已有十余年,其技术指标、试验方法都亟待更新和改进。为更好地促进和规范行业发展,提高国产产品的竞争实力,在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的组织下,标准于2015年启动修订程序,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牵头起草。其技术要求对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的品质、探测能力、磁感应对人体健康影响程度等提出了严格、详尽的要求,以符合公共场所安检使用的需要。标准内容直接关乎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稳定,自颁布以来即为强制性标准,2003年修订仍为强制性标准,此次修订标准全部内容仍为强制性要求。
经过历时3年的论证、公开征求意见、专家审查,新国标于2018年11月由国标委发布,将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新国标提供了更加规范的技术指导和更加严格的检测要求,国产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的发展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增加了“探头”“探测轴”“测试物”“自动测试系统”的定义;
——改写了“探测基面”“测试平面”“探测距离”“检测方式”“检测等级”的定义。
部分术语的修订是为了明确测试过程中的基本参数设定。2003版中“探测基面”定义为探头厚度的中心平面,而探测距离又是以探测基面作为参考面,由于不同产品的探头厚度不同,这种定义使得在测试中有失公平。新标准将“探测基面”的定义修改为“探测器探头表面且正常使用时离被测物体最近的平面”,并配以图示清晰标注,便于测试人员理解和操作。“探测距离”2003版定义为“探测器对给定的金属测试物能作出报警的最大距离”,新版标准修改为“探测平面和探测基面之间的距离”,去掉“最大”的表述,仅保留“距离”的含义。“测试平面”“检测方式”“检测等级”均统一使用“探测”的表述,修改为“探测平面”“探测方式”“探测等级”,更符合业内的使用习惯,便于理解。
——删除了外形尺寸要求,2003版将外形尺寸作为推荐性要求,鉴于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本次修订予以删除;
——改写了整机质量的要求,2003版为“不宜超过600g”,为推荐性要求,本次修订修改为“应小于或等于800g”,符合手持设备的合理重量范围。
新标准要求无需更换电池或重新充电的时间至少为24小时,与2003版的40小时对比,有较大幅度的缩短,修订综合考虑了实际使用场景的要求及充电电池一般使用时间,并且参考国际标准的变化。
本次修订在原报警测试物基础上增加了两种,用以模拟不同尺寸的违禁品,覆盖不同电导率和磁导率特性的材料,更为全面且更符合国际标准的测试物分类方式,新增测试物如下:
(1)中尺寸报警测试物,模拟螺丝刀:代号T2,材料:优质碳素结构钢(45#)。外形尺寸:圆柱形,φ6×50mm ;
(2)大尺寸报警测试物,模拟匕首:代号T3,材料:=1.5mm不锈钢板(06Cr19Ni10)。外形尺寸:矩形,80mm×20mm(长×宽)。
2003版标准中,仅要求按每种探测等级的探测距离对测试物T1进行测试,新国标调整了A级和B级对测试物T1的探测距离要求,同时给出了新增测试物T2、T3在三个探测等级的探测距离要求,如表1所示。试验方法要求采用掠过方式时应包含沿X轴和Y轴两个方向,且相同测试的次数由2003版的4次提高到10次,以考察其可重复性。
表1 不同探测等级的探测灵敏度要求
2003版标准的运动速度范围为0.4m/s~1.5m/s,修订后新标准调整为0.4m/s~2.0m/s,并且给出不同探测等级在此运动速度范围内对应的探测距离要求,如表2所示。新标准最高检测速度提高到2.0m/s,可以更好地适应人流量较大场所的快速检查要求,与国际标准一致。
表2 不同探测等级的运动速度要求
新标准要求探测器与金属测试板T0距离0.5米进行平移和接近运动时,不应产生报警,比2003版标准0.6米的要求提高了0.1米,修改后与国际标准一致,对探测器的抗周围大金属物影响的性能要求略有提高,符合技术发展的情况。
新标准删除了对气压范围的要求。
新标准在“探测灵敏度”“运动速度”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中,对探测距离和运动速度的精度要求较高,给出了明确的误差范围,为保证测试精度要求,测试过程应采用自动测试系统,避免采用传统的人工手动测试。新标准中对自动测试系统提出的基本要求有:
——Y轴和X轴移动距离应大于等于1.0 m;
——运动速度应满足0.4 m/s~2 m/s,误差0.02m/s。
新标准在附录中给出了一种可行的自动测试系统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探测器放置在支架上并通过支架调整探测距离。探测臂为测试物运动轨道,其全部部件及夹具为非金属材料,测试物的运动姿态可通过夹具进行调整。探测方式通过改变探测器的放置姿态进行调整。
图1 自动测试系统示意图
根据新标准的要求,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制了一款专用于金属探测门及手持式金属探测器检测的自动测试平台,如图2的a所示。通过选配手持式金属探测器支架,如图2的b所示,实现对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的测试。测试人员根据探测方式将探测器垂直或水平放置在支架上,自动测试系统的非金属探测臂,可通过软件控制升降,从而改变探测距离。测试物以标准中要求的姿态安装在探测臂的夹具上,由软件控制,以规定的速度、行程、次数进行往返直线运动,从而完成测试过程。系统与新国标同步推出,便于相关检测机构和生产企业依照新国标的试验法进行产品性能检验。
图2 自动测试系统及手持式金属探测器支架
新标准参考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ASTM的《受控通道处搜查用金属武器检测器的评价用标准实施规程》,给出一种便于操作的试验方法,试验设备包括:
(1)示波器:灵敏度50 mV,带宽大于500 kHz,输入电阻大于1 MΩ或输入电容小于30 pF;
(2)测量线圈:在直径为50 mm的绝缘骨架上,用高强度漆包线φ0.19 mm单层密绕250圈;
(3)3 m长的双芯屏蔽线。
测试时,屏蔽线的一端与测量线圈连接,另一端与示波器输入端连接,屏蔽线外皮导线与示波器金属外壳连接。屏蔽线中的非接地线与测量线圈之间串联4700Ω电阻。用线圈探头在探测器表面中各处测量;如果探头是非各向同性的,则应当转动探头方向以获得最大读数。读出示波器显示的峰-峰值电压Vp-p(mV)和周期T(ms),按下式进行计算磁感应强度(μT)。新标准给出了设备的连接示意图并在附录中给出了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Bp-p=0.31×Vp-p×T
新标准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积极参考了国外的先进标准,同时更多地从产品的实际应用和技术发展出发,给出了更为合理、科学、完善的评价方法。新标准的过渡期为一年,正式实施后,将对生产企业、检测机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各方宜针对标准内容的变化提前采取积极有效地应对,共同推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行业技术的发展及产品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