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干预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5-31 07:48瑶,刘
中医外治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耳穴结肠穴位

佟 瑶,刘 磊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 肛肠科,江苏 徐州 221000)

广义上把便秘划分为功能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两类。临床上所指的便秘大多是功能性便秘(CFC),功能性便秘的分类就国内学者相关研究,依据其排便动力学的病理生理机制划分为3类: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及混合型便秘(MIX)。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临床上又称做运动迟缓型便秘(DMC),由两方面原因引起,其一,肠壁神经节细胞先天或后天性减少或缺如;其二,部分结肠段迂曲、冗长及盘曲畸形。如先天性巨结肠患者长期滥用肠壁神经节细胞毒性泻药而导致的结肠黏膜黑变病等;痉挛性结肠、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结肠无力、继发性巨结肠部分结肠冗长等[2~4],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慢性便秘给广大的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中医药在治疗便秘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按摩穴位刺激经穴、促进肠蠕动达到缓解便秘症状的效果。我科应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复合干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0月徐州市中医院肛肠科住院治疗的5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37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6例,女19例;病程(3.2±1.6)a;平均年龄(42.3±2.7)岁。试验组中,男7例,女18例;病程(3.1±1.5)a;平均年龄(42.5±2.6)岁。综合患者临床症状、既往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2.1 临床症状

采取罗马Ⅱ标准[1]:在过去的1 a中,持续或累积至少12周有以下2个或2个以上的症状:①至少大于1/4时间排便困难、费力;②至少大于1/4时间粪便呈坚硬团块状;③至少大于1/4时间伴有排便不尽感;④至少大于1/4时间肛门有便意感或阻塞感,但粪便排出困难;⑤至少大于1/4时间排便时需用手协助排便;⑥每周排便<3次。

1.2.2 辅助检查

①影像学检查:X线排粪造影(defecogrphy)及钡剂灌肠,动态检测结直肠的形态学变化,如结肠冗长扩张、盘曲、结肠袋形消失及直肠前突程度的判定等;了解有无“搁架征”“鹅头征”等显著性、诊断性影像学改变;计算肛直角(ARA)、骶直间距及肛管长度等。②结肠传输试验(CTT):测量规定时间段标志物在体内残留数和排空率,同时测定传输指数(Transitindex,TI)。排空率正常为48 h≥75 %,72 h≥95 %。TI指标志物在72 h乙状结肠、直肠内残留数或全结肠残留数。

1.3 排除标准

①恶性肿瘤晚期,恶病质,极度衰竭的患者。②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③凝血功能及血液系统明显异常者。④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治疗及后续随访的患者。⑤拒绝签署相关治疗知情同意书(注:所有纳入患者治疗措施必须符合法律规范及医学伦理要求)。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患者治疗期间给予适当剂量的常用通便药[枸橼酸莫沙必利、润肠膏(本院自制剂),必要时辅以开塞露辅助通便],同时对患者进行便秘宣教、饮食控制等常规治疗,并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促进胃肠蠕动。

2.2 试验组

治疗期间给予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联合治疗。具体如下:①穴位按摩:选取穴位为:合谷(双)、中脘、天枢(双)、大横(双)、气海、足三里(双)、大肠俞穴、神阙穴。②操作方法:对于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评估,以单手或双手的手指着力于穴位上而压之,用拇指或食指的指面按于穴位。进行前后左右的内旋或外旋动作,以指腹或手掌面接触作用部位循经络做圆形摩动的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双拇指两侧按揉天枢穴左右旋转40次,手法力度轻柔,每穴按揉10 min,最后以掌摩法按摩腹部。③耳穴压豆:内分泌、大肠、脾。④操作方法:患者采取坐位,用75 %酒精棉签由上而下、由内向外消毒耳郭皮肤两遍,一手持耳郭后上方,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用均匀力量探压寻找敏感点。再用镊子取带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于所选穴位上,用拇、食指指腹对压,以患者有疼痛或胀痛但能忍受为宜。每日3次,每次10 min,双耳交替,3 d更换1次。两组患者均进行连续2周的治疗为1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便秘症状积分[1]:比较两组患者肠蠕动功能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肠鸣音4次~5次/min作为标准。自患者治疗后第1天开始,记录入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每日排便情况,包括排便次数、伴随症状。采用2005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编制的“便秘症状评估表”,共6个方面问题:①排便困难;②粪便性状;③排便时间;④下坠、不尽、胀感;⑤排便频度;⑥腹胀。每个问题有4级评分,分别记0分~3分,6个方面问题得分相加得出便秘症状积分,得分越高表示该患者便秘症状越严重。

表1 布里斯托粪便性状分型

表2 便秘症状评分表

3.2 疗效标准[5,6]

治愈: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均得到治愈,形成了良好的饮食和排便习惯;显效:患者仍有部分临床症状,但是可以每天排出黄色软便,基本形成了良好的饮食和排便习惯;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基本形成了饮食和排便习惯,可以自主排便,但仍偶有排便困难症状;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

3.3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输入数据库,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见表3~表4)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图1

组别n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对照组2514.54±1.2211.20±1.6812.56±1.48试验组258.04±1.251)6.18±1.671)3.56±1.451)注:1)两组比较,P值<0.01。

4 讨 论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便秘发病率逐年增长,分析其原因由多种因素联合作用而致,如与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进食量和体力活动减少、参与排便的肌肉张力低下及肠管张力和蠕动减弱等因素有关。据临床数据统计显示,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液体摄入不足、饮食过于精细、缺乏膳食纤维等均可引起或加重便秘症状。慢性便秘是不同病理生理过程的最终症状表现,排便过程需外周神经兴奋,将冲动传至肠神经丛、脊髓、大脑皮层,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射和与排便有关的肌肉协调收缩而完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都可导致便秘。

蠕动是结肠运动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由一些稳定向前的收缩波组成。还有一种运动形式,即集团蠕动,进行很快地推进很远的蠕动,餐后和起床后多见集团蠕动,由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引起。Bazzocchi等采用同位素和测压方法研究慢性便秘患者结肠转运功能和动力,提出肠道内容物的运动由餐后结肠各部分压力梯度决定,集团蠕动在维持结肠正常功能方面担任重要角色。治疗便秘,要着手于加强科学的生活管理,改善生活方式方面努力,使肠道符合胃肠道通过和排便运动的生理活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及饮水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增加体力运动,调整身心健康,有助于重塑正常的排便反射。避免药物因素引起的便秘,而且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7~9]。

目前,临床对结肠传输功能障碍的手术方式有部分结肠切除术、结肠次全切除术。据Belliveau等报道48例结肠传输功能障碍型慢性便秘手术治疗,总成功率79 %,乙状结肠切除术8例、结肠次全切除术37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例、Hartmann术1例。对于慢性便秘,外科手术治疗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患者生活质量未见显著改善;而且部分患者术后便秘症状不仅未改善,反而较前加重,对于便秘的外科治疗,目前学术界仍存有争论。

中医药在治疗便秘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通过按摩穴位刺激经穴、促进肠蠕动达到缓解便秘症状的效果。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可以缓解因便秘引起的腹痛、饮食不振、头晕等症状;中脘具有调胃理气、化湿降逆作用;天枢(双)按摩可以促进与改善胃肠功能,增加肠蠕动而排便;大横(双)主治泄泻、便秘;气海具有治疗绕脐腹痛、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的功效;足三里(双)可调理脾胃,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10~11]。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干预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安全经济有效,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耳穴结肠穴位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