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型职业农民的柔性教育

2019-05-30 10:24朱启酒
农民科技培训 2019年4期
关键词:柔性农民培训

专家简介:

朱启酒,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农业技术推广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北京美丽乡村特聘专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三农问题的研究,主持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都市农业、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参研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北京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机制探讨》《全国乡镇成人学校管理机制研究》等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都市农业、生态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镇域经济理论研究》专著2部,主编阳光工程培训系列教材23部。朱教授在开展农民的柔性教育和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总书记的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方向、新任务。如何让农民爱上农业?如何让农民懂技术、善经营?如何在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上实现精准?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对农民开展柔性教育是精准培育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路径。

一、农民柔性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一)农民柔性教育的内涵

所谓农民柔性教育是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根植本土文化,运用引导、启发、参与、互动的教学方法及典型带动、致富引路的教育形式,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实现农民的自身价值,从而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要的一种教育模式。农民柔性教育是相对于刚性教育提出的。从目前农民的教育培训情况看,以政府推动为主。政府提出培训任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经费也是政府买单,是刚性的,是典型的“要我学”。柔性教育则不同,是政府与农民共同推动,培训目标与培训内容共同制定,甚至培训经费也是共同买单,是柔性的,是典型的“我要学”。

(二)农民柔性教育的特点

1.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的实际需求主要是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从物质层面讲,农民需要的是能够在农业生产经营上获得经济效益,有更多的获得感。从精神层面讲,农民需要的是能够通过农业生产经营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从而拥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2.根植本土文化。农民生活在乡村里,本土文化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甚至是根深蒂固的影响。如果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脱离本土文化,农民可能会听不懂,从而拒绝接受教育。

3.体现农民自身价值。现在的农民获得信息的途径非常广泛,他们又长期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的已成为能工巧匠。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体现农民的自身价值,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5.引导为主。在开展教育过程,要注重传播农民致富理念,更新农民固有的观念,发挥农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农民观念不更新,就很难接受新生事物,新技术也不会得到应用。例如,农民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总是把个头小的果品放在包装箱的底层,把个头大的果品放在表面,这是长期形成的不良销售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引导。

5.參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是指农民学员能够参与到教学和研讨中,与其它学员和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教学形式。参与式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主要有头脑风暴和结构性头脑风暴、讨论、练习、案例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游戏法等。参与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赋权,赋给农民权力,主要体现在“学什么、如何学,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学”三个方面。要将参与式教学方法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一是从调研开始到培训班结束,二是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三是从生产决策到策略营销的全过程。

6.培育致富典型,让农民带动农民。培养带领全村农民共同致富的领路人是实现农民柔性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开展农民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培育致富典型,让农民带动农民。

二、农民柔性教育的目标和形式

(一)农民柔性教育的目标

1.产业增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种植结构调整,农民参与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参与的热情,再加上政府推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绝不能靠单一的农业生产,单一的农业生产会造成大量的农产品滞销,农民不仅不增收,相反会造成亏损。多产业融合的新业态,有利于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种业态的发展,需要农民教育培训。如陕西袁家村设有袁家村夜校,每天开课,讲课教师都是当地成功人士,有的就是本村的农民,村民自愿听,每天都是座无虚席。

3.区域和谐。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个字的总要求,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区域和谐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两会强调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移风易俗。没有文明的乡风,乡村不可能振兴。这种文明的乡风,就是通过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的。

(二)农民柔性教育的意义

1.避免农民教育的盲目性。从目前各地开展的农民教育培训情况看,主要是为了完成农民教育培训任务——“任务式教育”。把农民请到宾馆——“宾馆式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在了餐饮住宿上。有的为了完成培训任务,吸引农民前来培训,每次培训都要给农民发东西——“钓鱼式教育”。还有的地方把农民请到院校里,让农民在院校里接受教育培训——“围墙式教育”。农民柔性教育绝不是任务式教育、宾馆式教育、钓鱼式教育、围墙式教育,而是应该在一个村里、一个合作社里,在田间地头围绕产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致富来开展。

2.提高农民教育的精准性。农民柔性教育必须与农民自身需求相结合、与本土文化相融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区域规划相吻合。每个农民身后都是一个待发展的家庭农场、家庭工场、手工作坊,要做特色农业和融合农业。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把一个家庭农场、家庭工场、手工作坊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全部传授给农民。通过教育,提升农民致富理念,使其慢慢发展成为致富产业。

猜你喜欢
柔性农民培训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