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垚
云计算技术的日益成熟,应用范围早已超出早期的线上客户,众多传统行业的大型企业开始采用公有云的产品技术来支撑其关键业务的运营。由于云计算业务对关键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全球云计算玩家不断集中成为鲜明的趋势。
全球云服务市场呈现出“3A竞争格局”,即以亚马逊、微软和阿里巴巴为首的第一集团不断扩张份额,在云服务领域显示出其他厂商难以阻挡的发展态势,垄断超过7成的市场份额。
由Gartner发布的“全球公共云魔力象限”向来被看作是产业风向标,它们给出了这场云计算领域商业战争胜负的答案:2017年还有14家云计算厂商入围的全球公共云魔力象限,到了2018年,已有8家企业被剔出名单,象限内的企业数量陡降至6家。
大势所趋之下前五位厂商所占市场总份额呈现出连年上升的趋势,共同挤压着余下厂商的生存空间。
显而易见,在世界范畴内云计算市场存在着马太效应—强者恒强。
当前中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较小,与全球市场的差距仍在3年~5年之间。但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去年8月发布的《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8年)》,我国的公有云市场近两年来保持50%以上的年增长率,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行业前景可期。当前云计算的应用正从互联网行业向政府、金融、工业、交通、物流和医疗健康等传统同行业渗透,各大云计算厂商纷纷进军。
不过,国际市场尚且存在马太效应,包含在其中的国内市场自然也不能免俗。
在中国云计算市场,阿里巴巴的份额接近50%,比国内第二名到第九名厂商的份额总和还要多。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云计算市场的一到五号玩家所占份额高达73%。
而在厂商类型方面,国内云计算市场则显得更加极端。在国际云计算市场上,硬件厂商尚有IBM这“一根独苗”在苦苦支撑,但在国内的TOP 5名单上却找不到任何一家设备厂商,均被软件公司所占据。
如果说IBM尚且能喊出一句“我也为市场增速出了一份力”,那么国内虽然增速不断放缓,但规模仍旧稳步上升的市场则彻底和硬件厂商们没有一点关联了。
悲凉的幕布之下,我们想弄明白:硬件巨头们到底怎么了 或许答案正如马化腾说的那句:“不是你错了,只是你太老了。”
其实自踏上云计算赛道的那一刻起,代表着互联网的软件公司与代表着传统IT的硬件公司所选择的方向就不尽相同,前者选择了自主研发,后者则选择OpenStack(开源的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或许如今的结果,自掷出硬币之时起便有所注定。
例如亚马逊和微软等公司,往往在立项之初便构想出了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的预想,时至今日它们都拥有自己研发的云计算操作系统,并将之实际应用在业务中。自行研发系统虽然有着开发周期长、开发难度高和资金投入大等劣势,但优点也显而易见。
着眼当下,开发操作系统的动力来源于企业自身的需求,因此开发成功的系统往往能够充分、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并迅速地满足这一需要,针对性强使用效率高,并且安全性也有充足的保障;远观未来,从框架到前台、后台均由自身一手开发的系统,在升级、扩充和优化方面灵活性极高。
与之相对应的,广大硬件厂商因为不具备云计算自主研发技术,往往将开源的OpenStack技术当做救命稻草,IBM、AMD、英特尔、戴尔和惠普等知名硬件厂商都曾投入其怀抱之中。
OpenStack是一堆架构而非服务,而公有云作为一项服务,在面向客户的软件背后作为支撑的,是强大的运营能力。在规模上,OpenStack和亚马逊等商業云仍有着巨大差距;在持续运营能力上,可用性、稳定性和易用性等方面也略显不足;在后续维护上,其更无法解决与开源项目的协调问题,不具备扩展性。
因此OpenStack技术固然适合做云计算,却并不适用于公有云市场,这也是其自身特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初那些选择了OpenStack的硬件公司要么日渐式微,要么黯然离场。
归根结底,云计算业务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软件,软件公司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更多的还是它们这几年来所积累的理念与经验的外部具象化。借助OpenStack的厂商或许可以投机取巧暂且跟上第一梯队的步伐,但在下一个弯道来临之时,注定会被再次甩在身后。
或许在广大硬件厂商们做出选择之时,也曾在自主研发这个选择上举棋不定,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这和代表着传统IT行业的硬件厂商自身基因上的劣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条条大路通罗马是不假,然而抵不上有人出生在罗马。
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是天生长在“云”上的,无论是电商还是社交软件或者大型游戏,这些都是天然的云计算能力,时刻都在历经这些巨额流量洗礼的互联网公司在进行云计算服务时自然得心应手。
在云计算市场上始终名列前茅的亚马逊是电商平台,近几年来迅猛直追的阿里巴巴也是电商平台。无论是国内的“双十一”还是“618”,抑或是国外的“黑色星期五”,其前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的巨大购物意愿往往会在一天之内得到尽情释放,往往会为服务器带来巨大的挑战,使各大电商不得不对其服务器进行持续不断的升级。
另一方面,企业选择云计算服务的在意点是“安全”,否则稍有不慎,往往核心资料会损失殆尽。电商起家的互联网公司往往都是率先解决了“钱”的安全问题,“数据”的安全自然也就有了保障。
社交软件或是大型游戲的运营,同样可以为互联网公司的云计算业务奠定基石。它们服务器所承载的负荷峰值或许不如电商网站,但需要保障绝对的稳定性,对于各种突发状况早已屡见不鲜,拥有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对于这些,站立在地面上的硬件公司只能抬头仰望,却举目见云,不见希望,没有类似运营经的它们一旦遇到大规模面向用户的项目,就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除了自身能力问题之外,对于硬件厂商来说,最为尴尬的一点在于若是大力发展云计算,势必与自身原有的业务产生冲突。就像一条不断吞噬自己的“衔尾蛇”,凭借吞噬自己的身体成长。在古老的炼金术领域,衔尾蛇表征着物质的循环,但在这里它象征的寓意显然不是形成业务闭环那么美好。
在传统硬件模式的架构下,如果需要更高处理能力或是更大存储空间,用户通常会选用纵向扩充模式,也就是采购更高级、更强大的服务器来实现,比如选择大型服务器或高端小型机。随着应用规模越来越大,用户便不得不选择再次升级硬件设备。
新客户源源不断涌入,旧客户需要持续升级,作为设备供应商,以硬件产品为利润来源的设备公司自然十分乐意看到这一幕。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云计算,必定会对传统硬件厂商们造成重创—如果用户纷纷投向云计算怀抱,不再进行硬件设备采购,取而代之的是采购云计算供应商提供的服务,设备商们的“饭碗”也就不保了。
无论是亚马逊还是谷歌,它们开始创建云计算的初衷都是为了能够降低硬件平台的成本,使用标准化、低成本的硬件,然后通过软件方式进行横向扩展来构建一个大型而且稳定的计算平台。当用户将数据统一保存到云服务商的机房,云服务商便会采用虚拟化等技术来提高硬件设备的使用率。
不仅仅是传统硬件厂商,转型云计算的硬件厂商则更为尴尬,前者有硬件技术与制作工艺作为“护城河”,但后者发展云计算则有种自毁长城的味道。
互联网公司做云计算是基于自身基础业务而展开的多元化,而硬件公司做云计算,则需要怀着“壮士断腕”的信念牺牲自己已有业务—不仅每多一个云服务客户就会少一个硬件客户,而且和更新频繁利用率、利润双高的硬件相比,云不仅便宜而且利用率还低。互联网公司们没能夺走的优质用户却被它们自己赶走了。
上市公司最看重的便是利润,自然不会轻易去做赔本的买卖,所以许多硬件厂商在发展云计算的战略决策上会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最终错失良机,逐渐退出云计算的历史舞台。
写在最后
自2006年8月9日,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首次提出云计算概念之后,软件公司与硬件公司之间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13年之久了,即将以代表着互联网的软件公司们的胜利而拉下帷幕。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败者或许败得心存不甘,但胜者绝对胜得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