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红艳 王婷婷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一科,蚌埠,233000)
在临床中,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大多会产生低通气、呼吸暂停等许多表现,在睡眠期间,呼吸道中气体所产生的交换被阻碍,血氧含量有所下降,引发大脑低氧,且心脑血管方面的功能也会产生异常,对婴幼儿自身的发育及成长等都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1]。对于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来说,临床中大多运用相关的药物对其开展治疗,但是单独运用药物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所以应联合科学且高效的护理,以保障患儿尽早得到康复[2]。本文对比与分析了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于小儿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至2019年1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一科收治的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9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5±2.99)岁。观察组中男39例,女8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6±3.11)岁。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患儿施予常规护理 医护人员引导患儿亲属辅助患儿改正其平日的不良的进食、生活方式等,晚餐中切忌吃得过饱,侧卧位入睡,在进行入睡以前严禁太过兴奋。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定时监测患儿心率、呼吸等相关情况。
1.2.2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予整体护理 1)进行健康教育:患儿在住院后,医护人员应辅助其开展所有监测,并对其病情加以评定[3]。同时医护人员要给患儿亲属解释小儿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的患病原因、危险性等,让其能够对这一病症具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与认识。2)心理方面的护理:患儿在住院后,大多会对陌生的环境产生惧怕感与焦躁感,为此医护人员应把治疗相关的方法、所需注重的各事项等对患儿与其亲属实施解释,减退其忧虑、焦躁等。对于产生严重惧怕、哭闹的患儿来说,医护人员应运用亲和的语气增多与其开展交谈,辅助其放松身心,减缓其各类负性心理,最大限度地保障患儿的预后。3)日常方面的护理:a.运动方面的干预:医护人员应引导患儿适宜地开展运动锻炼,但是运动不应过量,如可以进行跳操、慢跑、走步、爬楼梯等,借助运动以增强患儿自身的免疫与抵御能力,让患儿能够凭借良好的身心状态去接受各项治疗与护理[4]。b.气道方面的干预:医护人员应立即辅助患儿清除出其口咽位置中的所有异物,防范产生误吸。若患儿产生了舌后坠,应把其舌头慢慢地拉出,并放置口咽通气管。c.不适感方面的干预:患儿在进行治疗期间,大多会产生不适感,为此医护人员可以借助患儿感兴趣的事项,例如讲故事、看图画书、放动画片等辅助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同时医护人员应依据患儿的病情,给其适量地吃冰淇淋;对不适感十分剧烈的患儿来说,医护人员可以遵照医嘱对其进行用药。同时医护人员要引导患儿亲属多对其给予激励与抚慰,让患儿感受到家庭所带来的温暖,进而促进病情尽早得到康复[5]。d.进食方面的干预:患儿在治疗结束后,依据其相关的情况,可以较少地吃部分冷流食,切忌进食过辣、过热等食品;在进食结束后,应马上进行漱口。4)出院方面的引导:告诉患儿亲属在患儿出院后,应随时注重患儿相关的情况,并维持口腔本身的健康与卫生,防范开展太过剧烈的运动;若产生了异常,应立即回院进行复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护理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其并发症主要包括窒息、坠床、压疮。
2.1 2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29.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例(%)]
2.2 2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住院时间为(2.92±0.44)d,对照组为(4.37±1.68)d,观察组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产生阻塞的位置大多位于上腭,在这其中,共48%的会产生在舌后,其患病年龄大多即为4~5周岁,患儿会产生腭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等方面的表现,大多是由于鼻咽位置与其相邻器官等长时间炎性反应所带来的刺激而引发[6]。如果临床中没有对此类患儿施予科学治疗,患儿就会产生呼吸暂停,引发低氧血症,同时血流动力学也会产生转变,各组织逐步缺氧与缺血,最后许多器官功能都会被损伤,在病情进展得较重后,还会产生猝死[7]。所以临床中在对这类患儿开展治疗的同时,还应提升对其实施科学的护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在运用整体护理后,其住院时间、并发症的总发生率,都优于运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P<0.05)。由此说明,对于小儿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来说,整体护理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保障其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来说,在运用整体护理后,能够在保障其预后的同时促进护理最后的效果与质量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