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王月嫦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儿科,宁德,352100)
儿科是医院日常开展临床诊疗工作的重要平台,尤其是近几年,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使得医院儿科成为了医护工作开展的重要区域。作为临床中一种较为特殊的群体,儿科患者受到心智发育的影响,其缺乏良好的语言能力,不能够对自身的感受进行详细、准确的阐述,且加之儿科患者情绪控制能力不佳,因此在出现不适症状时会发生哭闹、不配合等情况,影响治疗方案的顺利开展。同时小儿科患者睡眠质量的高低,对其治疗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提升儿科患者的睡眠质量,分析家长参与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儿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3~4周岁,平均年龄(3.13±0.45)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3~4周岁,平均年龄(3.53±0.32)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应用家长参与护理模式。1)护理前沟通:在实施护理工作前,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与患者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重点强调小儿患者睡眠质量干预的重要性,同时讲述护理人员在小儿睡眠质量改善工作中的难点以及家长参与的重要性,获得家长的认可以及了解,使得家长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小儿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中。同时护理工作人员指导患者家长如何配合护理工作开展,如在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家长需要通过与患者玩耍、给患者播放音频视频等形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少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恐惧感,避免患者因恐惧等情绪,而对医院产生更加强烈的抗拒情绪,使得患者无法在住院治疗期间安心睡觉,影响到患者的睡眠质量[1]。2)语言护理:护理工作人员指导儿科患者家属能够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通过语言、肢体接触以及眼神等形式,随时关注患者的情况,同时在与儿科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注意缓解患者的恐惧情绪,给予患者语言安抚以及肢体抚触安抚,帮助患者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提升治疗依从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患者对医院以及医护人员的恐惧感,使其能够正常入睡,帮助其在睡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修复过程,促进患者康复。另外,患者家属随时询问儿科患者的自我感受,如询问儿科患者是否有疼痛感、瘙痒感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掌握儿科患者的情况,在出现异常现象时,能够及时告知医师以及护理人员进行处理,避免因疼痛、瘙痒等影响到小儿患者的睡眠质量[2]。3)家长与护理人员加强交流: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与儿科患者家长构建交流通道,积极分析患者的生理变化以及心理变化,有助于实时护理策略的科学制定。同时在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护理的过程中,指导儿科患者家属进行辅助干预[3]。
1.3 观察指标
1.3.1 选择我院自制的患者依从性评价量表 对儿科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评价。分数范围设置为0~100分,其中>80分——完全依从;79~60分——一般依从;<59分——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一般依从)/总例数×100%。
1.3.2 选择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价量表 评价儿科患者睡眠质量。得分越低,睡眠质量越佳。
1.3.3 采用SDS抑郁以及SAS焦虑情绪评分表 评价儿科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变化。
1.3.3 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分 由儿科患者家属对本次护理质量进项票评价,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护理专业技能以及护理安全。
2.1 2组患者依从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依从率为(97.78%),对照组患儿依从率为(82.22%,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睡眠治疗评分(PSQI)以及情绪评分(SDS、S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治疗评分(PSQI)以及情绪评分(SDS、SAS)得到了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较高,要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儿科护理工作难度较大,工作任务量繁重,给护理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难题,小儿患者受到心智发育的影响,其面对医护人员会出现一定的抗拒、恐惧以及焦虑等负性情绪,不容易在医院中安心入睡,使得患者的休息不足。且小儿患无法正常与护理工作人员沟通,不利临床对儿科患者病情了解以及掌握,使得患者治疗方案科学制定大受影响,阻碍了儿科患者尽早康复[4]。此时积极根据儿科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全面、科学的护理实施方案,有效缓解儿科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小儿患者的睡眠质量,保障其充足休息,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并提高儿科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了[5]。常规护理方案更关注患者病情发展以及治疗配合,较为忽视不同儿科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因此容易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护患矛盾,引起儿科患者家长的不满感,使得护理效果大大折扣,严重时还会影响医院内部的正常运行[6]。通过采用家长参与护理模式,加强与儿科患者家属沟通与交流,帮助儿科患者家属能够在充分了解治疗背景以及护理背景下,提升其健康意识以及健康认知,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护理工作以及治疗工作开展[7]。通过小儿患者家长的参与,在患者出现哭闹等状态时,可以更好的安抚患者,帮助患者入眠,使得患者获得充足的休息,加速其康复进程。指导儿科患者家长通过语言、肢体抚触等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以及沟通,这样可以使得一些极具抗拒心理、恐惧心理的患者对自身的疼痛感受、瘙痒感受等进行阐述,有助于护理工作人员掌握合理了解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获得对症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家长的询问,能够避免因疼痛感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帮助患者获得最优睡眠状态,进一步提升疾病痊愈进程[8]。另外,通过家长肢体抚触等形式,如对小儿患者的头部、背部以及手部等位置进行抚摸,可以给予儿科患者安全感,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以及焦虑情绪,同时对于有疼痛症状的儿科患者来说,父母的抚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安抚患者的情绪,使得儿科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显著提升,也能够是的小儿患者尽快入睡[9]。最后,加强儿科患者家长与护理工作人员的交流,掌握患者病情进展,促进护理服务高效进行[10]。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儿科患者接受家长参与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儿科患者的睡眠、打针以及服药依从性(97.78%),要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后,儿科患者对睡眠、打针以及服药的依从性(82.22%,P<0.05);同时儿科患者采用家长参与护理模式干预后,其睡眠质量评分明显得到了改善,不良情绪有积极缓解,也要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对儿科患者睡眠质量以及不良情绪的影响(P<0.05);另外,与常规护理质量比较,家长参与护理干预的质量更加优异(P<0.05)。
表1 2组患者依从率比较[例(%)]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表3 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综上所述,在儿科睡眠质量干预中,家长参与护理模式的应用,提升了儿科患者依从性,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且患者睡眠质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