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敏 薛偕华 江一静 游咏梅 詹增土 林志诚 王君 饶婷
(1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州,350003; 2 福建省康复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PD的主要表现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1]。由于运动症状的危害显而易见,引起了人们的较多关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非运动症状对PD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中睡眠障碍是PD患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有研究表明[2]PD患者失眠发生率达47.9%,其中入睡困难占18%,睡眠中断占81.54%,夜间惊醒占31.3%,早醒占40.4%。通常治疗以抗帕金森药物为主要措施,但冯斌,石正洪等研究发现[3]小剂量抗帕金森药物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随着病情发展,药物剂量增大反而加重睡眠障碍。中医药对PD及睡眠障碍的研究早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灵枢·营卫生会》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营卫运行如常是保证正常睡眠的基础,因此中医药在改善PD患者的睡眠质量上有独特的优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3.15±3.82)岁。对照组中男9例,女11例,年龄51~83岁,平均年龄(64.53±3.27)岁。病程6个月至9年。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患者若有严重肢体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视听障碍、心肝脾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除外,不认可治疗方式或不能配合完成量表评分患者除外,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使用抗帕金森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额外加用使用百乐眠胶囊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0131),用法用量为:口服,4粒/次,2次/d,治疗时间为28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分数越低说明睡眠越好。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变,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PD是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近几年,随着人口老年化问题,PD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近年来发现非运动症状对PD患者影响远比以往以往的认识严重,其中合并睡眠障碍的PD患者更是明显降低生命质量[4]。有研究认为可能与神经递质发生改变有一定的联系[5]多巴胺能药物对患者睡眠的影响表现为剂量相关效应,小剂量多巴胺能药物改善夜间运动障碍可促进睡眠,而大剂量多巴胺能药物会引起睡眠障碍。而传统中医将PD归入“颤证、震颤、振掉、痉证、内风”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病位在肝与筋,与肝血密切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有云:“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道出了病变与“髓、”相干。病位不离肾、肝、脾、脑,病机不离风、痰、虚、淤、热。现代中医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在疾病的早期,症候以风、痰、热火、血瘀、阴虚较突出,以肝、肾所占比例比较多[6]。“不寐”总属阴阳失调所致。明·戴元礼《证治要诀·虚损门》又提出“年高人阳衰不寐”之论。清代《冯氏锦囊·卷十二》云:“是以壮年肾阴强盛,则睡熟而长,老年阴气衰弱,则睡轻而短”,提出不寐还与肾阴盛衰相关。说明不寐的病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病位亦与肝、肾密切相关。中成药百乐眠主要由百合、刺五加(生)、首乌藤、合欢花、珍珠母、石膏、酸枣仁、茯苓、远志、玄参、地黄(生)、麦冬、五味子、灯心草、丹参组成。其中,珍珠母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石膏、灯心草清热除烦;丹参归心、肝二经,清心除烦;玄参、地黄、麦冬、五味子养阴固精;刺五加补肾安神;再合以百合、首乌藤、合欢花、酸枣仁、茯苓、远志宁心安神,全方潜阳滋阴,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共奏安神定志之效。
综上所述,在对帕金森病失眠患者进行治疗时,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百乐眠等中成药明显改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