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眼科,武汉,430030)
青光眼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增高为特点,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性的疑难眼病[1]。青光眼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身体及身心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加剧了患者内心不同程度的焦虑,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命体征的异常,阻碍了青光眼的治疗进展。随着现代护理服务质量不断优化,切实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改善就医体验,让患者感受家庭式服务和超预期感受,提高护理质量和人文关怀显得尤为突出。本研究将以100例行青光眼入院治疗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探讨家庭式就医体验对青光眼患者的生命体征、睡眠及焦虑程度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53.19±2.11)岁;观察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4.21±2.35)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青光眼诊断标准;2)初次就诊手术或相关治疗者;3)年龄18~80岁;4)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配合本研究;5)眼压明显升高。
1.3 排除标准 1)患有精神心理疾病;2)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患者,其他肿瘤;3)存在其他可能会影响到本次研究的其他眼部疾病患者;4)无法自主配合的研究者。
1.4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并不过多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家庭式的就医体验,主要内容包括术前或治疗前护理(心理认知干预)及术后护理(睡眠观察、出院健康指导),就医环境体现人文关怀感。1)入院心理干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突发性疾病,往往发病急、快、狠,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往往让人措手不及。当接诊护士以急诊收入院时,患者通常是在毫无准备下办理入院手续,为了让患者更好地适应病房生活,适应患者角色的转变。眼科护理团队召集讨论分析,由责任护士收集患者需求及不便之处,总结整理,科内商讨制定新规范化的急诊入院流程,自制宣教影片,急患者之所急,提供一系列便民措施。青光眼患者往往会担忧光明一去不复返,害怕面临黑暗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情绪会变得焦躁不安,甚至难以入眠。医生和护士在第一时间内应用科学的医疗手段,缓解患者疼痛困恼,责任护士充分展现专业的业务能力,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预后,向其介绍本科成功治疗案例,减轻其负面情绪、消极怠医的心理,让患者和家属对医院和医生产生信任感,帮助树立疾病治疗的信心。2)术前心理干预:根据调查相关研究发现,在多例眼部临床局部麻醉手术中,患者存在以下不良反应:a.部分患者会因紧张出现呼吸不畅、急促,该项比例高达18.79%;b.少数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该项比例达到0.29%;c.极少数患者不能较好的配合手术,导致发生浅前房、虹膜脱出、出血增多等不良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因患者憋气、躁动引起的[2]。为了使患者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在生理、心理及社交方面达到舒适状态,护理模式应在兼顾常规护理工作的同时加强舒适护理的研究及应用[3]。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我科因患者配合手术不佳,手术过程中患者突发身体不适、紧张恐惧、血压骤升、心率增高、呼吸困难等应激反应被迫停止手术者,统计不同干扰程度患者例数。观察组开展舒适护理,术前有效开展患者手术适应训练,术后纱布遮挡适应训练,术中配合训练,讲解术前注意事项、手术室环境、主刀医生、麻醉师相关人员介绍,进、出手术室的流程安排,手术大致过程,缓解患者对手术室恐惧心理。术前一天鼓励患者家属前来探视,与患者一同聆听手术术前谈话,协助家属照料患者,以强化家庭及社会支持。3)睡眠的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夜班病房的巡视,及时发现睡眠障碍的患者,查明失眠的原因,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治疗的睡眠护理。青光眼由于眼压的增高,眼球胀痛成为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胀痛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加重了睡眠障碍,睡眠不足会导致患者疼痛敏感性增强,随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加强[4]。导致失眠的原因,可大致归结于直接或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如患者自身机体或心理方面的疾病,间接原因如过敏、抑郁、焦虑等[5]。护理人员应个性化护理,通过协助患者采取睡前泡脚等一系列措施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同时根据患者睡眠障碍的差异性区别处理,对于疼痛的患者做好相关疼痛评分,主动汇报值班医生,根据医嘱使用镇痛的药物。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情况,将睡眠质量差的患者与打鼾患者分开房间。4)出院指导。指导患者术后应定时复查,术后建立青光眼患者随访手册,开展电话随访工作,建立青光眼患友微信平台,眼科专家在群里定期推送健康教育小知识,定时为患者的留言解疑答惑。另外,眼科护理团队会定期开展居家护理,上门为患者答疑。
1.5 观察指标 1)入院时、术前0.5 h、术后1 d、出院前1天时测量记录患者SBP、DBP、HR。2)应用焦虑视觉模拟评分(Anxiety Visual Analog Test,AVAT)[6]评估患者焦虑指数。AVAT评分法:画一条长10 cm的直线,其长度为0 cm、1~3 cm、4~6 cm、7~10 cm时,分别表示患者处于无焦虑、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状态。统计不同程度焦虑患者例数。
2.1 2组患者不同时间焦虑程度的比较 入院接受治疗到出院当天,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有所减轻,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不同时间HR和SBP的比较 2组患者从入院接受治疗到出院当天,2组患者不同时间HR、SBP和睡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不同时间焦虑程度比较[例(%)]
表2 2组患者不同时间HR、SBP和睡眠比较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证实,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一种身心性疾病。不稳定的心理情绪波动会加快肾上腺素释放,进而会引起眼压增高,致使青光眼发作[7]。青光眼患者发病的重要诱因是情绪的激励变化,因此在普通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更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8]。
医学之功不仅在于“治疗”,更见于“帮助”和“安慰”,改善护理就医体验,提高服务细节,切实关注患者实际感知和感受,体会住院期间居家般的温暖,让患者提高患者住院睡眠质量,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疗效,通过正面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和住院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