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术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

2019-05-29 01:54崔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3期
关键词:外科胃癌肠道

崔宇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部 河南郑州450014)

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我国发病率高,对居民身心健康有严重的影响[1]。手术是治疗胃癌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然而手术同时又会给患者机体造成较大创伤,影响患者术后康复[2]。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疼痛控制和麻醉学等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这一新型治疗模式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且成效明显。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围术期通过一系列积极措施,可促进患者术后的胃肠道功能尽早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帮助患者节省医疗费用[3]。我科近年来尝试为胃癌手术患者提供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3 月~2017 年12 月我科收治的83 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 例和观察组42 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7 例;年龄55~71 岁,平均年龄(64.36±3.52)岁。观察组中男26 例,女16 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4.41±3.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者;术前胃镜判断TNM 分期为Ⅰ~Ⅲ期者;拟实施胃癌根治术,术前未接受化疗及放疗者;心、肝、肾功能正常者;对手术可耐受,且临床资料完整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

1.3 排除标准 合并梗阻、出血或穿孔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且无法控制到理想水平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 行常规围术期护理。(1)术前:帮助患者分析治疗中的有利条件,说明手术方式、术中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并介绍成功的范例,增强患者安全感;协助患者完善术前相关检查;予以常规饮食指导;术前做好胃肠道准备及皮肤准备。(2)术中: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变化立即告知手术医生。(3)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妥善固定胃管、引流管。

1.4.2 观察组 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1)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说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相关内容、实施方法和配合措施,讲解心肺功能锻炼方法,亲自示范,确保患者完全掌握;指导患者应用疼痛评分量表来说明自身疼痛情况;术前6 h禁食禁水,无需实施肠道准备,麻醉后留置三腔胃肠管与尿管。(2)术中护理: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联合切口浸润麻醉;术中为患者在手术床上铺保温毯,避免出现低体温现象;对输注到患者体内的液体和术中所用冲洗液适当加温,使之达到37 ℃左右;术中适当限制补液,合理控制输液速度。(3)术后护理:在术后疼痛管理中,应用镇痛泵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静脉给药镇痛,共计48 h;在第3 天,经三腔胃肠管,每日定时提供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镇痛,序贯镇痛,出院后1~2 周均带药;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在术后第1 天为患者仔细讲解尽早下床活动的必要性,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合理增加活动量。

1.5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的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2)统计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吻合口瘘、恶心呕吐和切口感染等。(3)在出院前,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情况,根据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表1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组别 n 引时流间管(拔d)除恢术复后时肠间鸣(音h)下时床间(活d动)住(院d时)间对照组414.46±1.0325.13±1.693.57±0.857.85±1.02观察组422.35±0.7519.85±1.271.74±0.566.12±1.05 t 10.68816.11611.6097.611 P 0.0000.0000.0000.000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均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指的是在围术期借助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下的优化护理措施,降低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手术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创伤[4],促进机体快速康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施需要一个高效、敬业的团队,其组成成员包括营养师、外科医师、专业护理人员、麻醉医师和社会工作者等,是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具体落实[5]。

在快速康复外科的实施过程中,可根据手术开展情况将之划分为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阶段,且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不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不同时期的工作内容及其作用分析如下:(1)术前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可明显缓解胃癌手术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帮助患者调整生理和心理状态到最适宜接受手术的状态,减轻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6]。术前无需留置尿管与胃管,在麻醉之后留置尿管和三腔胃肠管,可避免患者清醒时置管造成的焦虑、紧张等,有效降低生理应激反应。传统的肠道准备目的是将肠腔内容物彻底清除,为手术实施提供较大的视野,以便手术可顺利开展,同时降低吻合口瘘、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不提倡在术前实施肠道准备,这是因为肠道准备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水及电解质紊乱、肠道菌群移位[7],而不实施肠道准备可降低低血压的发生风险,减少术后肠麻痹和肠管水肿的发生风险。(2)在手术期间,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适当限制液体输注量,术中做好保暖工作。这是因为若不限制输液量,大量低温液体被输注到患者机体中后,可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引发组织间液潴留,使机体凝血功能和肝脏代谢功能下降。而术中保暖并适当控制输液量,可降低出血和心肺功能不全的发生风险,有助于胃肠功能的尽快恢复。(3)术后营养支持对于胃癌患者的尽快康复十分重要。胃癌患者多数存在营养不良和进行性体质量下降等不良现象,尤其是手术造成的创伤和引发的生理变化,可导致机体营养消耗进一步加重。此时,需提供恰当的营养支持,促进机体康复。目前,临床实践已经证实,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更适于胃癌患者[8],因此,只要患者仍有肠道功能,就应首选肠内营养支持。在术后康复阶段,很多胃癌患者因疾病影响、手术造成的创伤及疼痛等,不愿尽早下床活动,常规护理对这一问题并不重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下床活动对机体康复的重要意义,并协同家属一起对患者进行鼓励和督促。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促使人体机能尽早改善,缩短病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这也正是观察组住院时间缩短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认可,护患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和谐,沟通更加顺畅。

综上所述,为胃癌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猜你喜欢
外科胃癌肠道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