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中国未来研究会“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会长。
在习近平主席谋划下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将世界纳入共同发展的轨道,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个方面谋篇布局,开创了中国发展的新时代。“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站在新的历史关节点上考量,海外华侨和华人与祖国心心相印,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秦汉时期,随着古“丝绸之路”向西域经商活动的延伸,有人留居他乡,成为早期海外移民。自唐代以来,在中国1300余年的海外移民史中,海外华侨和华人在中国发展史中占据独特的地位,与祖国共命运,经历过屈辱与悲愤,也享受过欢欣与自豪。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海外华侨和华人见证了祖国的新生、发展和日益强大,是70年新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也是新中国建设的参与者,为祖国强盛和人类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海外华侨和华人心系祖国、贴近祖国,祖国的发展与强大,让他们挺直了腰杆,有了依靠,也让他们在所在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话语权,在国际事务中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40年来,在祖国经济建设和全面改革开放发展最需要的时候,约100多万名华侨和华人企业家回到祖国投资办企业,中国的外资企业中约有70%是海外华商投资企业,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中超过70%来源于华商投资;30多万名海外华侨和华人中的各类高级专家、学者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将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带回祖国,报效祖國。无论是经商促进经济发展,还是以智力为资本推动科技创新,海外华人和华侨在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功不可没。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包容性更强,涉及面更广,内涵更加丰富,在为海外华人和华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他们为祖国奉献的赤子之心带来了新的奋斗方向。
《世界华商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约有6000万名华侨和华人,其中约有4000万名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他们已经深深融入住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如此高密度聚集,侨力资源优势极为凸显。
东南亚著名侨领、亚太经济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施乃康先生说,海外华侨和华人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海外华侨和华人经济实力雄厚,他们中经商的比例极高,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积累,全球华侨和华人资产超过7万亿元人民币,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尤其是东南亚各国的华商,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亚洲周刊》评选出全球最大的1000家华商企业,其中有216家分布在境外,除去港澳台华商企业,有56家分布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这5个国家,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先战略方向,这5国华商总资产占东南亚华商总资产的95.1%。在硅谷创造的财富中,高达40%有华侨和华人的参与,每年出现的5000家初创企业中,约有1/4由华侨和华人创办。
二是海外华侨华人既拥有中国文化的根,也具有世界眼光,是融汇中西思想的国际人才。在住在国工作的高级专家与高学历知识分子约有400多万,科技创新能力令人瞩目,他们所从事行业以高新技术产业、未来科学研究、航天和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为主,其中约70%在国外企业工作,另有15%投身于自主抱团合伙研发新生物、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工业制造、新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新兴行业。海外华侨和华人日趋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方向,日益增强的产业科技实力,不仅为我国海外人才库的构建注入强劲动力,更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创新智力支持。
海外华侨华人拥有中华文化与住在国文化双重背景,巨大的海外社会关系和侨资侨力资源,使他们在住在国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信息流动、深度资源整合、跨国文化融合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更易于转化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合作的互信力与粘合剂,日益成为政府和民间外交的友好使者。
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全球共同发展的理念,为海外华侨和华人的双重乃至多重文化背景优势的发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既能在更大范围内传递祖(籍)国的信息,也能运用自身独特优势在当地社会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对于进一步密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关系,弥合制度差异与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影响,助力中国与国际经济文化发展接轨,其作用显而易见。
长久以来,移居海外的华侨和华人为了互助互利、联络感情,自发建立起以公益性团体为主要组织形式并且功能丰富的社会团体。目前海外华侨和华人社团数量超过25000万个,主要聚集在亚洲与太平洋地区,呈现出聚集和辐射周边的特点。他们在海外开展的各类社会活动,在促进经贸互信与政策沟通,打造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寻求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实现世界多极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融通中外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聚同化异的作用,是最早投入全球化和区域化潮流的群体之一。今天,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他们是铸就携手共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梁和纽带。
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美国挑起的贸易战让本已不乐观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愈显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瓶颈。2015年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加快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迎来了新的合作机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表示,“每年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有7000亿美元左右,其中超过一半的资金需求都来自于东南亚地区。”
两年之后,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位外宾,对共商共建共享的黄金法则广泛认同,“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合作格局基本成型,在莫桑比克马普托湾南岸居民眼里,“一带一路”是送来面包的马普托大桥;对爱琴海边的希腊人民来说,“一带一路”是比雷埃夫斯港项目带来的发展机遇;中铁二十局承建的瓦努科至瓦扬柯扩建公路项目,为秘鲁人民带来福音……“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这其中,华侨和华人为住在国的建言献策是最好的助力。
“一带一路”倡议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为国际合作开辟了新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为各国关系发展搭建了新平台。
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与海外华侨和华人住在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层面展开了广泛交流与合作,不仅进一步增进了中国同各国的摒除疑虑、互信互助,在携手向前的同时,也为华侨和华人通过落实“一带一路”项目,找到了更加可靠的发展途径和充分的权益保障,他们能够切实感受到祖国的关怀,感受到祖国在侨务工作中着力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和维护侨益的力量支撑。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理念和伟大实践中,他们是普遍受益者,也是最有效的粘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