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亦安冉
邱玫瑰女士的玫瑰青花瓷与苏州园林结缘已不止一次
一件件青花瓷静如烟水、气韵生动
初夏时节,立夏过后的第二天,拙政园玉兰堂内,由苏州大学周秦教授发起的孟夏雅集迎来高朋满座,从江浙沪、福建等地专程赶来的江苏省诗词协会、上海昆曲研习社、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吴门琴社等约50位知名诗人、曲友、琴人、书画家,走进拙政园,再续雅集良辰美景。
江南地界风雅秀美,园林雅集素有传统,往常的雅集,常常以花为媒,这一次有点不一样。一众知名文化界、曲艺界人士,在雅集召集人、苏州大学教授周秦的带领下,先欣赏了一场阳春白雪的玫瑰青花瓷展。
雅集人士先欣赏了一场阳春白雪的玫瑰青花瓷展
素玉胚,青花瓷,盈水浅,舞翩跹,裙阙飞扬。以昆曲《牡丹亭》为灵感的德化窑·玫瑰青花瓷展以“寻·游园今梦”为主题展开,设计者邱玫瑰把中国古典戏剧《牡丹亭》的故事作为轴线,贯穿于一件件瓷器作品中:牡丹亭·寻梦、杜丽娘、牡丹追梦、书中自有颜如玉、园林清曲、园林昆曲、水袖、满园芳……瓷器作品的名字充满了园林昆曲的意境美感。
雪白的瓷器上,设计者轻轻拈起画笔,以一抹青花,写意昆曲梦,“杜丽娘”头上的牡丹花瓣,轻薄通透,珠花细致入微,兰花玉指,水袖轻甩……一件件青花瓷静如烟水、气韵生动。昆曲《牡丹亭》开启了邱玫瑰的探索之路,从事陶瓷创作与设计20余载的邱玫瑰,一次次把《昆曲六百年》里牡丹亭的形象,进行各种场景的尝试。邱玫瑰说,《牡丹亭》是我个人在德化新青花瓷创作中所“寻”的美好的“桃花源”。展览布局于苏州拙政园,看似偶遇,实为有心。白瓷、昆曲、青花三者互相融合,意境高雅。
邱玫瑰的玫瑰青花瓷与苏州园林的结缘不止一次,曾经在沧浪亭里办过个展,这一次又来到拙政园。邱玫瑰说,这次展出的主题是“寻·游园今梦”,作品本身就是循着昆曲的灵感创作出来,这一次展览,能够和园林雅集结合在一起,在诗情画意中,得到昆曲界、诗词界的捧场,非常感动,真的圆了自己的一个梦。
园林雅集,自古有之。园林,是文人雅集的上佳场所。观展后,众人循着园林曲径来到拙政园玉兰堂雅集。
当天,不大的拙政园玉兰厅里坐满了知名文化学者和曲艺爱好者,花窗外绿意盎然,周秦教授介绍嘉宾,拙政园管理处主任薛志坚致上欢迎词:“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寻梦,因为一个梦,瓷器艺术和园林精华展示在了一起,让我们,也让来园林的公众对美有了更深的体会。作为一个旅游从业者,我们要把园林这个文化遗产很好地守护下去,而活态的传承,园林少不了雅集”。
雅集之始,照例由周氏父女开场,苏州大学教授,著名的昆曲学者周秦先生擪笛,女儿周南,青年曲家、上海戏剧学院的博士,为大家献上一曲《长生殿·惊变》【泣颜回】∶“花繁浓艳想容颜,云想衣裳光璨。”
中华诗词协会顾问周笃文先生和几位诗人现场即兴填词:
《西江月·己亥孟夏园博雅集并呈玫瑰女史》:风火十年同路,云泥两处寻花。可怜肪玉至无瑕,为有玫瑰德化。惊梦三生缠绕,游园一曲咿呀。赏心乐事但谁家,却是斜阳西下。
《浣溪沙·园博雅集》:梦里游园德化泥,谁持彩笔共传奇,牡丹亭上展高低,一曲昆腔传万代,八方雅士颂千诗,空前盛会会相知。
……
著名诗人和吟诵家魏嘉赞为大家带来了抑扬顿挫的诗歌朗诵。
古琴大师裴金宝一曲《平沙落雁》,吴门琴派的儒雅气质令四座屏息,侧耳倾听。
来自福建的曲友一曲闽南语的《将进酒》铿锵有力。
律师戴爱华的清唱《牡丹亭·惊梦》 【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中规中矩。
当天,来自福建、无锡、常州、桐乡、吴江、太仓等等地方的传统文化爱好者纷纷登台献艺,曲艺家们现场弹唱,书法家们现场挥毫泼墨,一次次将雅集推向高潮。
慢与品,是当下的奢侈品。传统艺术究竟要以怎样的新面目给人们带去美的熏陶?玫瑰青花瓷的创新算一种,新时代的园林雅集也算。白瓷青花,丝竹昆曲,一席茶,一支花,一场诗曲,使更多的人体味了一回古代文人雅士的雅致生活。
夕阳西下,曲终人散,拙政园里绿意正浓,生活还要继续,清音余韵熏陶之下,园林文化和生活方式真正两相融合。
雅集由周秦、周南父女开场
拙政园玉兰堂外绿意盎然
活态的传承,园林少不了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