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重叠式复音词探析

2019-05-27 10:36郑茹娟郭美辉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3期
关键词:西厢记

郑茹娟 郭美辉

摘 要:《西厢记》中重叠式复音词共353个,是剧本中极具特色的词汇。本文对《西厢记》中所有的重叠式复音词加以整理,在此基础上从构成方式、词性、语义等方面进行初步梳理,以探究《西厢记》中重叠式复音词在汉语词汇发展中体现的规律以及近代汉语复音词的特点。

关键词:《西厢记》;重叠式复音词;构词特点

王实甫的《西厢记》有“北调之祖”、“诸曲之冠”等多项盛名加身,在元杂剧中独占鳌头。而重叠式复音词作为剧本中特色突出的词汇,它成就了《西厢记》绮丽不乏生动韵致的语言特色,极具研究价值。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对《西厢记》中重叠式复音词进行考察,以了解《西厢记》的语言特色。在《西厢记》版本的选择方面,本文将采用凌濛初刻本,注释方面则是采用王季思先生的注书。

一、 《西厢记》重叠式复音词计量统计

重叠式复音词简称叠词,在具体地语言环境之下,它能使汉语更加突显表情达意的效果以及其韵律上的协调性以及音乐性。

《西厢记》中重叠式复音词共353个(包括重复出现的数量),占全书复音词的11.14%。在使用上呈多样化和复杂化,既有大量继承前代的词,也有反映同时代新产生的词,构词形式比较齐备。依照其重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出五类:aa式、abb式、aba式、aabb式和abab式。由一个单音节词重叠而成的aa式(人名和称谓在内)共235个,占全文重叠式复音词总数的66.57%;其他由ab两个不同音节组成,进行加重而成的abb式(76个)、aba式(15个)、aabb式(24个)及abab式(3个)在文中共占比例为33.43%,约aa式的一半。数据显示, aa式是重叠式复音词的主体。这五类不同形式的重叠式复音词,在剧本中具有活泼生动的语境色彩以及极其鲜明的形象性特色

二、《西厢记》重叠式复音词的构成方式及语义分析

根据重叠方式的不同,从五个小类进行分析:aa式、abb式、aba式、aabb式和abab式。

(一)aa式。aa式重叠式复音词总:“莺莺50 哥哥25 姐姐79 奶奶 娘娘 妳妳 妹妹 鹣鹣 邛邛 人人个个 户户 针针”等,按照词性的差异,可以将本文的aa式语音重叠大体分为七类:形容词、名词和象声词、动词、副词、语气词以及量词。

(1)形容词。aa式语音重叠中的形容词不少,如:

[六玄序]耳边厢金鼓连天震,征云冉冉,土雨纷纷。

纷纷,形容尘土在空中飞扬的样子。重叠后的“纷纷”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除了单字无意义外,文中还出现了名词重叠而成的形容词,如:

[调笑令]我这里自审,这病为邪淫;尸骨岩岩鬼病侵。

“岩岩”,通过对名词“岩”的相叠发生了词性的改变,成为形容词,产生了新的意义。岩,本意为高峻的山崖,《说文》中释为“岸也,从山嚴声。”由此可观,然而经过叠字之后,词意的义项发生新的变化。 根据语境分析可知,“岩岩”,形容柔弱消瘦的样子。

(2) 名词。aa式名词只有10例:娘娘、莺莺、妳妳、奶奶、婆婆、邛邛、哥哥、姐姐、 妹妹、鹣鹣。

[邛邛]恨不得鹣鹣比翼,邛邛并躯。

“邛邛”传说中的兽名,似马而色青。与之相似的还有,例句如下:

[醋葫芦]小生身虽遥而心常迩矣,恨不得鹣鹣比翼,邛邛并躯。

(3) 动词。动词的数量最少,只有“痒痒”一例。例句如下:

[醉春風]着小生心儿里早痒痒。

文中“痒痒”一词与现代汉语动词词性一致,语义基本相似,形容人的感知。

(4) 副词。文中有“刚刚 悄悄 浅浅 匆匆 紧紧 慢慢”等。此类词接于动词之前,起修饰动作状态的作用。文中例句如下:

[滚绣球]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迍迍”走一步,停一步之意,马儿“迍迍”是女主人公莺莺心中祈愿张生的马儿能够慢点,再走慢点,这样自己就能与心爱的人近一点,再近一点,这两个叠词将主人公莺莺不忍心离别,不愿离别的心情表达得恰如其分,读之令人动容。

(5)量词。量词有“人人、个个、户户、针针 ”等,由表人或物抑或数量的单音节词语素进行重叠,将前面的数词省去,表示统指,都表达了“每一、逐个”的意思,附加了极多的感情色彩,如:

[针针][满庭芳]怎不教张生爱尔,堪针工出色,女教为师。几千般用意针针是,可索寻思。

“针针”二字的重叠将文中莺莺将满腹的情谊寓于手中的一针一线,情思表达婉转悠长,感情色彩加重,意味深长。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类重叠词的构成成分是可独立使用的词,在重叠之后并不构成新词,只是于文章中因特殊语境需要而临时性地相叠,从而表达某种程度上的语法意义。

(二)abb式。《西厢记》中abb式重叠式复音词如:“美甘甘 香喷喷 绿依依 韵悠悠 白茫茫 光挣挣 香馥馥 暖溶溶 泠清清”等,根据词性,将其分为形容词、副词、动词,其中形容词占多数。

(1)形容词。abb式形容词有“美甘甘、碧澄澄2 、碧荧荧 、娇滴滴4 、明皎皎 ”等,共54个,占abb式总数的71.05%。

根据词尾bb的重叠属性,可将以上形容词分为bb是语音重叠和语素重叠两类。

1.语音重叠。本文语音重叠有“泪汪汪、急煎煎、不邓邓、虚飘飘、白茫茫、痛煞煞”等。

以上这些词除了“光挣挣、不邓邓”之外,其它的形容在现代汉语中运用较为普遍,语素a和语素bb共同作用,体现出abb的内部融合性的特点。

2.语素重叠。本文语素重叠的词有:“昏惨惨、明晃晃、睡昏昏2、冷清清3、香馥馥、美甘甘、光油油、韵悠悠、碧悠悠、病恹恹、长搀搀、急攘攘3、静悄悄、意悬悬2、凉渗渗”等。

(2)副词。副词在文中只有一例,即“ 一星星”。

[中吕][粉蝶儿]请医师,看诊罢,一星星说是。

根据bb重叠的性质,“星星、件件、桩桩、声声、点点”等属于语音重叠。“一件件2”、“一星星”、“一点点”中的“件件”、“星星”、“点点”有尽全的意思,在句中充当主语。“星星”作为独立形容词时表示点点的意思,但当在前附加“一”时,文中的语义也随之发生变化,表尽或全的意味。

(3)动词。abb式动词的有“哭啼啼、笑呵呵、气冲冲、笑吟吟、恨匆匆”等5例。

根据bb重叠的性质,这5例都属于语音重叠。其中语素bb除“匆匆”外,“呵呵、吟吟、啼啼及冲冲”在重叠式中只能充当词尾。且在语义方面,bb的作用是补充附加a的语义感情程度。

(4)象声词。abb式根据bb重叠的性质,abb式象声词都属于语音重叠。如:

“忽剌剌”,亦作“ 忽喇喇 ”,一般形容风声。

文中除此之外,还有“赤力力、扑剌剌、淅零零、忒楞楞、响铛铛、疏剌剌2、厮琅琅。”等象声词。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西厢记》中abb式重叠式复音词的感情色彩并非由a或bb单个决定,而是两者相统一融合而成。

(三)aba式。这是本书出现的比较特殊的一类重叠,数量不多,共15个,如:“瞅一瞅 滉一滉 济不济 僧不僧 俗不俗”。其中动词的重叠共7例,与现代汉语动词“v一v”语义相一致,如“瞅一瞅、看一看、觑一觑、指一指、滉一滉、等一等2”等都是动词的重叠构成动补短语,后一个V是一个与前一个V同形的动量词,而因为“一”的存在,所以可以把“一V”看作是前一个V的动量补语。此类词在句中一般充当谓语的语法功能。

(四)aabb式。aabb式这类词只是在语法上进行重叠构形变化,无新词的产生,但是突破了基式ab相对应的形式,起到了加强语气程度的语法作用,同时增强了音律感。本文aabb式共24例。

根据词性,可以将其分为形容词、动词、名词和象声词。

(1)形容词。文中aabb式形容词如下:

[驳驳劣劣][耍孩儿]我从来驳驳劣劣,世不曾忑忑忐忐,打煞成不厌天生敢。

王季思校注:“ 毛西河 曰:‘驳劣,借字声作爆烈。友人 钱南扬 曰:‘言其莽戇也。”由此可知,“驳驳劣劣”取“莽戆”之意。

(2)动词。文中共潜潜等等、絮絮答答、 遮遮掩掩3例。“遮遮掩掩”出现了基式“遮掩”。例文如下:

[调笑令]遮遮掩掩穿芳径,料应来小脚儿难行。

“遮遮掩掩”在句中语义与现代汉语一致,表躲藏、隐藏之意。

(3)名词。文中仅“是是非非”一例,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同时它也出现了基式“是非”。(4)象声词

文中仅“赫赫赤赤”一例。意为男女秘密约会的暗号。原文如下:

[沉醉东风](红云)赫赫赤赤,那鸟来了。

王季思 校注:“赫赫赤赤,元剧偷期暗号。” aabb式根据“aa”与“bb”的重叠方式也可分为语音重叠和语素重叠:

语音重叠:仅象声词“赫赫赤赤”一例。

语素重叠:文中aabb式重叠式复音词中的形容词、动词、名词都属于语素重叠。如“遮遮掩掩”其主要特点是由两对语法性质相同、意义相近相关的语素构成。

(五)abab式。原文abab式较少,共三例,如:

[去来去来](红催莺云)去来去来,老夫人睡了也。

“去来去来”,来是语气助词,所以全词取离去之意;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白马篇》诗:“去来今何道,卑贱生所锺。”除此之外还有“至紧至紧、大喜大喜”共三例。都表示强调的语气色彩。

三、《西厢记》重叠式复音词的特点

《西厢记》中重叠式复音词重叠方式,共有三类:语音重叠、语素重叠以及词的重叠。其中语音重叠和语素重叠的重叠式复音词占主要成分。而语音重叠较语素重叠的词数量上成可观的绝对优势,词的重叠主要是aa式。由此可以反映出,重叠式复音词内部数量上的不平衡性以及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汉语词汇发展的某些规律以及近代汉语复音词的特点。

(一)语素重叠和语音重叠发展不平衡。《西厢记》重叠式复音词中以aa式最发达,内部构成分为语音重叠、语素重叠和词的重叠,其中以语音重叠为主,数量比重较大且词性丰富。语音重叠中的形容词和象声词以及语素重叠中的副词是aa式的亮点,因为其不仅保留了自先秦以来一直使用的词,而且还产生了新词,在现代汉语中被频繁使用。形容词里除“越越、岩岩、寂寂”外,仍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副词中“悄悄、 夜夜、天天、刚刚、 匆匆、慢慢、深深、紧紧、悄悄、一一”等若干词仍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

(二)重叠式复音词是多音节词汇复音化的必然产物。《西厢记》中的三音节词和四音节词的形式和数量都较前代有很大发展,体现了汉语词汇复音化是沿着单音向双音再向多音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的。从文中重叠式复音词的发展及特点可见一斑。

aa式是最先出现、被广泛使用且数量不断增多的重叠式的重叠形式。自《世说新语》以来增加的aa式复音词多属语素重叠和词的重叠,直至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大量使用的动词重叠依然如此,词的重叠较少。《西厢记》中这五类重叠式复音词基本上兼有语音造词和语法造词的特点,既满足说情作品描述较多的要求,又符合词语表意方便的趋势。此外三音节及四音节重叠式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的,如abb式、aba式、aabb式以及abab式。

《西厢记》的创作艺术在元杂剧曲作研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语言也极具研究价值。在词汇方面,重叠式复音词的大量使用,使剧本语言呈现出元杂剧本色当行的语体特征。本文从语素重叠、语音重叠以及词的重叠等多个方面来探索重叠式复音构词方式,词性和语义特点,以期对《西厢记》的词汇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于.元曲中的重叠式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36-37.

[2] 王实甫著.王季思注.西厢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 王力著.中國现代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1954:163-164.

作者简介:郑茹娟(1981- ),湖北襄阳人,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郭美辉(1993- ),湖南邵阳人,湖南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西厢记
熊式一英译《王宝川》之得与《西厢记》之失研究
为什么《西厢记》天下夺魁
从《西厢记·长亭送别》看中国诗词曲和抒情艺术
明清瓷器上的《西厢记·佛殿奇逢》图像研究
“西厢”瓷画及其在欧洲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兼论《西厢记》的早期西传
王季思注本《西厢记》补证(续一)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陈继儒评《西厢记》的刊本流变及其真伪
《西厢记》释词补证
许渊冲“三美论”在其英译作品《西厢记》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