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思考

2019-05-27 10:36牟伦荣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3期
关键词:比较中国新加坡

摘 要: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教学的三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教”体现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教什么”体现教育内容的设计选择,“怎么教”体现教育方式的实现维度。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独具特色并成效显著。通过比较中新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异同,总结新加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经验,助推新时代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走向完善。

关键词:教学三问;中国;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学习他国成功经验的主动性。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大地提升了国民的国家意识和道德素养,为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支撑。虽然中国与新加坡的国情差异较大,但文化基础相似,对新加坡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学习能为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供参考。

一、为什么教——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比较

教育目标为教育活动明确指向。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其目标往往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及国家奋斗目标相契合,因而我国和新加坡在教育目标的取向上不尽相同。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随着时代变化经历了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从建国初期至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而服务。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相应发生转变。邓小平提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教育应该“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

多元的种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决定了新加坡政府必须通过合适路径培育新加坡公民的国民观念,产生“新加坡人”的自我认同。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指出,“我们必须传授給我们年轻的一代以共同的基本社会行为准则、社会价值观以及道德教条。这些准则、价值观以及教条将能塑造完整的未来新加坡人。”[2]新加坡政府不仅将思想道德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并把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标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此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新加坡人”。

中新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分别是“四有新人”和“新加坡人”,虽目标各异,但从其本质来看,意识形态都服务于社会经济基础,教育目标也服务于国家总任务和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回答了“为什么教”的价值取向问题。

二、教什么——教育内容的设计选择比较

教育目标为教育内容的设计选择提供规范和指引,教师根据教育内容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实现达到教育目标的效果。鉴于历史传承和具体国情的差异,中新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所不同,因而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也存在差别。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道德及民主法治教育等。开展政治教育既基于传统继承又与时俱进,既涵括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方法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如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教育是当前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思想道德教育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主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资源展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当前主要任务。民主法治教育主要进行民主与法制关系、宪法法律的普及等教育,培养公民的民主与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建设法治国家。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意识教育、东方价值观教育和法治教育。李光耀曾提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这一口号为维护国家统一、团结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91年《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把“国家至上,社会优先”置于五大共同价值观之首,更加增强了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新加坡政府推崇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东方价值观教育,同时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在东西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道德教育内容。新加坡也非常重视法治教育,结合道德教育,与法律制定和实施相契合,推动新加坡实现高度法治化。

综上,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内容选择上有相通之处。审视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看出“教什么”的旨归在于通过教育活动使教育对象具备良好素质,成为贡献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人才。

三、怎么教——教育方式的实现维度比较

“怎么教”是在教育目标指导下、在教育内容约束下所进行的教育方式选择。经过长期实践,中国和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方式。

中国重视发挥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通过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主要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显性教育表现在通过在不同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和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教育。隐性教育主要体现在校园环境规划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校园文化环境和教师的师风师德也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还主张学校、家庭与社会相协作,通过良好的家庭风气和社会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逐步渗进人们的言行举止。此外通过占领网络新高地,发挥大众传媒的引领宣传作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新加坡的学校不仅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规律,专门设置道德教育课程进行考核,并且强调德育要贯穿全部课程,采用无形乃至全方位间接渗透的方式实行“全面德育”。新加坡政府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李光耀曾表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有一点是我们不惜任何代价要避免的,那就是我们决不能让三代同堂的家庭分裂。”[3]新加坡成立了家庭教育民众委员会,该机构为家长提供专业培训,帮助他们处理家庭问题、促进家庭和睦。此外以政府为主导开展形式多样的运动是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政府经常开展国民运动如礼貌月活动、敬老运动等,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循环的道德教育模式。

中新两国思想政治教育都强调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怎么教”不能离开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如何在教育环节中的操作层面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需要我国不断探索。

四、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有益借鉴

基于对中国和新加坡关于“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分析,有利于把握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进而总结出完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教育融合

新加坡重视开发儒学文化中的优秀教育资源,同时融合西方的先进文化,形成了符合国情的共同价值观,卓有成效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这表明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要与时俱进、因势而新,而且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习近平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4]。五千年未间断的文明赋予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应积极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教育的结合。

(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学科的软性渗透

新加坡学校除了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外,还借助隐性教育方式把德育内容和具体学科知识相融合,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情操。在我国依托课堂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是较为成熟的模式,但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等实践仍显不足。更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效用,既需要加强教育宏观设计,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发挥个人的引领和榜样作用。

(三)凝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强大协同作用

新加坡致力于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动,构建了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也主张德育理论与道德实践的联接,但学校教育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缺少家庭和社会的参与,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品格的实踐过程出现了“断层”。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因此,我国应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协作的教育网络,统一方向,同向发力,共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完善法律法规为道德实践提供法制保障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保障之一是政府通过立法制定详尽的法律条文,既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为公民道德实践保驾护航;同时严加惩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起良好社会秩序和文明风尚。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主张使用“自省、慎独”等方式,缺少硬约束,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收效甚微。因此,我国应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奖惩机制,发挥法律的硬约束作用,用道德自律和法律他律的双重制约实现公民心中有法、行禁违法,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01).

[2] 新加坡《联合早报》.李光耀40年政论选[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

[3] 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02).

作者简介:牟伦荣(1996- ),女,汉族,重庆云阳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比较中国新加坡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