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晓丹 程 林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2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反流性食管炎(RE)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通过增强胃肠动力,制酸并防止胃酸反流,近期疗效明显,但远期疗效不理想,且易反复。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采用疏肝和胃颗粒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我院消化科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饮酒史、既往史、家族史、用药史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西医诊断标准[1];②符合肝胃郁热证中医辨证标准[2];③年龄18~65周岁;④病程1个月以上。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肾等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②妊娠或近期准备妊娠的妇女,哺乳期妇女;③3个月内参加其他临床试验。
1.4 方法。对照组:予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 mg日1次治疗。(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治疗组:予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 mg日1次治疗基础上,同时予疏肝和胃颗粒免煎制剂治疗,1付/天,2次/天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均在药物治疗8周后停药,再次行胃镜检查。
1.5 观察指标: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胃镜分级观察。
1.6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相关标准拟定。①综合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好转;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或加剧。②内镜疗效标准。痊愈:未见黏膜破损;显效:黏膜破损降低2个或2个以上等级;有效:黏膜破损降低1个等级;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内镜疗效比较:两组内镜疗效均有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内镜疗效比较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烧灼痛、咽痒痛、咳嗽等。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通过增强胃肠动力,制酸并防止胃酸反流,近期疗效明显,但远期疗效不理想,且易反复。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良好疗效和独特的优势,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病属于中医学中“吞酸”“嘈杂”“反胃”“噎隔”等范畴。在众多中医证型中以肝胃郁热证居多[4],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为木郁土壅、胃失和降,病机关键为肝胃郁热、酸水泛溢。疏肝和胃颗粒由香附、川楝子、五灵脂、清半夏、黄连、海螵蛸等组成。诸药合用,芳化湿滞以调理脾胃,苦辛并进以复其升降,共奏疏肝泄热、燥湿和胃之功,使湿热得化,气郁得通,清升浊降,胃气得和,烧心、反酸、嗳气、胃热等症可除。治标之时不忘顾护胃气,即扶正固本为主,辩因去邪为辅,标本兼顾而又标本兼治。
本研究结果可知,与单纯使用埃索美拉唑相比较,疏肝和胃颗粒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好协同作用,二者优势互补、标本兼治,真正达到疗效显著、标本兼治、复发率低、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临床效果,且修复食管黏膜损伤,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更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