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刚 郭朝晖
3月27日傍晚,再次传来民营火箭公司发射失败的消息。失败固然令人痛心,但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其中一个突出的症结,如果我们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急”。
这个“急”,是急于求成的“急”,其表现就是不遵循火箭研发的客观规律,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强行推进,从而大大增加了火箭发射的风险。
这个“急”,更是“急功近利”的“急”,于企业而言,“急”的是争所谓国内第一、世界第三之类的名衔,希望藉此提升对资本的吸引力和话语权;于资本而言,“急”的则是投入的快速回报或增值退出。
但是,无论哪一种意义的“急”,都只是企业和资本相互博弈的表现和结果,对于商业航天本身的发展而言并不具有积极意义,反而极有可能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双输局面。
那么,商业航天领域中的资本和企业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商业航天的客观规律,并据此合理定位和规划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对于起步未久的中国商业航天而言,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在大部分风险资本投入的项目中,都有着比较苛刻的退出机制设计和退出时间要求。比如较为常见的是通过企业上市使风险资本出售股权得以实现资本增值变现,这类退出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设定的时间为5-10年,在中国,由于资本的普遍浮躁和急功近利,可能会更短一些。这对于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研发难度小的产业或技术成熟、产品成型的行业不是什么太大的难题。但是对商业航天来说,这样的玩法,就不太现实了。
或许有人会问,无论运载火箭还是应用卫星,都已经是国家队运行了几十年的东西,如果能够从体制内招揽人才,制造一枚小型火箭还不是手到擒来,5-10年时间,难道还不够吗?
不,我们告诉你:不够!
为什么?
火箭科学有它自身的规律。不经过完整的设计、试验、验证流程,不把所有技术问题吃透,火箭是一定会掉下来的。这是所有航天国家的所有航天机构在过去数十年的科研实践中,共同总结出来的血泪教训。采用新技术的火箭,从立项到首飞,几乎都需要超过20年的时间。即使采用成熟技术的火箭能够缩短一些周期,但也不是5-10年内就可以完成的。马斯克在2002年成立公司,2006年匆忙发射第一枚猎鹰一号火箭,结果惨遭失败,整改两年之后才发射成功,但这在火箭领域已是相当惊人的速度了。定位更接近于国内现有民营火箭公司的火箭实验室公司,2006年创建后,用了11年的时间,才从探空火箭逐步发展到“电子”小型火箭,但首次发射也遭遇失败,直到2018年1月才首射成功。
由此可见,进度最快的马斯克也用了6年时间才实现第一次成功发射。而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还是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马斯克有庞大自有资金,还拥有天才的筹款能力和营销能力;二,马斯克在技术和设施上得到了NASA的大力支持,还能从传统航天企业大量招揽优秀人才,迅速组建起强大的技术团队。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火箭实验室公司,其创始人贝克在筹款和营销方面的能力比较平常,靠的是贵人相助和政府支持。在技术上,贝克完全依靠个人努力,从零开始研发——实际上,如果把贝克在打工时期自制小型发动机的历史算进去,他从创业到首次发射“电子”的历史远远不止11年。我们认为,火箭实验室公司的发展历程更适合于作为国内民营火箭公司的参照。
资本如果真对商业航天感兴趣,需要首先面对并谨记这样一个事实:火箭不同于普通的商业产品,不管是国企制造还是民企出品,火箭都要在变化不定的气流中穿越大气层,把卫星或者飞船准确地送到预定轨道上,需要严密的研发体系和近乎苛刻的产品质量。工程与科学的原则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会对民营企业有所优待。如果不吃透技术,带着足够的敬畏之心,解决所有的疑点,经过严苛的多方验证后再上天,再昂贵的火箭在急于求成的心态面前,都会成为一堆定时炸弹。
新型号火箭的早期失败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是一个负责任的火箭研制机构或团队,精心设计了打算长期运行的火箭,就能从每一堆燃烧的残骸里汲取到宝贵的经验和知识,用来改进下一枚火箭,使它的成功率越来越高。马斯克、贝克、布兰森都是这么做的,这也是民营火箭公司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而投身商业航天的资本,同样也应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宽容失败的胸怀,商业航天投资,不是拿来装点门面的谈资,更不能追求急功近利的回报。真正理性的资本,应该和所投资的企业共同建立起这样的认知和生死与共的企业文化和发展理念。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商业航天中的资本似乎遵循的是另外一种行为模式:
资本把自己理所当然地放在甲方的位置上,在一种傲娇心理和逐利本能的驱动下,与所投资的商业航天企业设定了不合理的退出机制和退出时间表;
采取“玩概念”的冒险方式,或者为了推动企业的下一轮融资,后续资本的接盘,或者为了企业的尽快上市,催促技术团队制定不合理的总体设计方案;用外包的发动机拼接不成熟的火箭,然后贸然发射。这样做的结果几乎是没有任何悬念的——火箭一定会化作一团灰烬。这样的案例已经出现两次了。即使真的有一天,这样拼凑起来的火箭偶然成功了,也不意味着这个火箭设计团队取得了成功。
韩国为了让自己成为“能发射卫星的国家”,不惜代价从俄罗斯购买一级火箭,配套自己研制的小型固体二级火箭,拼接成“罗老”号火箭,发射自己研制的遥感卫星。前两次全都遭遇失败。第三次倒是发射成功了,然而这就能说明韩国从此拥有航天火箭发射能力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韩国并没有得到俄罗斯的火箭技术,现在距离第三次发射已经过去6年,韩国还是造不出完整的火箭,甚至连进入低轨的能力都不具备。计划中的卫星发射、探月、自主卫星导航系统都只能是空中楼阁。这样做到底糊弄的是谁?
对于商业航天企业最近这一次失败的发射,虽然我们还没有看到相关数据,但已有相关专业人士指出,从图像上看,一二级应该分离了;但二级发动机点火似乎有些延迟。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分离有问题,如分离时序不正确或分离方式有问题,造成二级发动机点火后火箭姿态失稳;二是二级发动机采用固定喷管和空气舵控制方式,有可能由于低空分离,动压很大,火箭控不住。总之,不一定是产品质量问题,更可能的原因是设计方案存在重大缺陷。很遗憾,不是吗?
商业航天是昂贵的事业,不管在物质还是精神层面,不仅需要海量资金的投入,更需要持续的坚守。这也正是马斯克的价值所在,他用认真的态度、长久的坚持、不计成败的投入,不断挑战火箭制造的一个个高峰,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行业领袖形象。投资者因他而相信,商业航天是一个正在扎实发展的新兴行业,是值得持续投入的,偶而失败是可以宽容和接受的,至于回报,是可以耐心等待的。而这正是马斯克对外界诠释的商业航天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
今天中国的商业资本,似乎习惯了互联网式的快节奏,浮躁而急于求成;更有不少企业或上市公司,把建星座或造火箭当作资本市场的噱头,借此拉抬股价,为己牟利;今天的商业资本,似乎早已忘记,如今的互联网巨头也是经过了艰苦而漫长的创业历程才得以成长的。BAT当中,没有哪一个是在三、五年内变成巨无霸的。即使快速迭代的手机游戏开发也没有那么快,植物大战僵尸的两代之间,也隔了四年的周期。因此,无论商业火箭、商业卫星,还是航天技术转移和应用,都是不能急功近利的。
我们提出航天+模式,正是要把航天的传统文化与厚重底蕴,带给各行各业,尤其在国家提出智能制造等发展战略之后,如何用航天的先进模式和多年累积的综合知识与经验,在规划、设计、研发、生产、质量控制上带动传统产业,一直是大家需要共同努力的重点。
如果资本为了尽快变现退出而催促民营火箭公司采取违反科学规律的行为模式,在烧毁动辄以千万计宝贵资金的同时,也在烧蚀“商业航天”的信誉与真正的价值!那些扎扎实实搞研发、脚踏实地推动商业航天变革的企业和团队,在他们需要资本的扶植时,会因为这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商业航天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而被资本敬而远之,从而最终影响商业航天的发展。商业航天行业资本的获取,也将因此而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更长的周期。因此,仓促而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是一句轻描淡写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就可以消解的。
这里,我们不妨与大家分享一段某资本高级投资经理关于发射失败影响的分析:一、于企业本身
1、存量资金的损失:一发火箭打没了,至少几百万-几千万资金打了水漂,这是企业的直接损失;归零查漏补缺的隐性成本,上百人的团队又要折腾好几个月,而时间、精力、运营,也是不小的成本。据业内人士透露,3月27日的这次发射,为了降低成本,只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而没有购买财产险。这意味着,如果没有造成地面人员或者财产损失,是得不到保险赔付的。根据尺寸和载荷重量来评估,本次发射的火箭价值大约4000万人民币,卫星价值约500万左右,加上前期研发、测试等综合成本,大约有1.5亿左右的投资“沉没”在这次失败的发射中。
2、团队稳定性的破坏:内部会有人质疑或者动摇吧?尤其是那些得不到公司创始人重视的有经验的人;或者急于成功后以此期望改变命运的人。
3、公司业务节奏被打乱:一次发射失败,打乱了企业未来的里程碑节点,整个任务进度、发展进度肯定受影响。就业务拓展而言,其下游大部分企业也是创业公司,造卫星也需要时间和经济成本,发射失败的损失势必导致其对于再次合作的犹豫不决,这对企业的营收预期势必带来一定影响。
4、增量资金(融资)受影响:投资人会重新审视公司的能力,以前可能会有投资人玩概念,现在被一次次泼冷水。本来干火箭就很烧钱,现在会重新审视这个行业,对行业的风险特性有更客观的认知。
二、于行业本身
1、竞争格局的改变:这样下去的话,很可能会有一部分创业公司玩不下去了(包括头部公司),宣布失败。
2、行业估值水平的下移:现在的行业估值水平参照的是SpaceX,但大部分的人没有认真研究过SpaceX或者美国商业航天的玩法。SpaceX的估值逻辑不仅在于里程碑事件(关键人家还成功了),而且还在于其拥有美国国防部、NASA源源不断的订单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发射失败,不只是这个企业自身的损失这么简单,我们要看到更多深层次的问题:上亿元量级资金的直接损失加上因此而消耗的时间成本对于一般的民营企业来说,这笔数字并不小,实力雄厚的,也得掂量掂量其中的风险,毕竟其背后的隐形损失,还会涉及到其他层面,如团队内部也许会因此出现裂痕,一些反对急功近利的专业人士会因此而萌生悔意乃至退意,这些都将产生连锁反应;随着后续发射节奏的被打乱,卫星客户的运营节奏的推翻重来,这些企业的信心难免会遭受打击。而持观望态度的、资源更强大的投资人,则因此而对商业火箭采取更加谨慎的观望态度,甚至有抽身而去的可能性……
作为一个处于创业早期的市场,这些都将是致命的。会不会有一些民营火箭公司如同当年的互联网先驱一样死在沙滩上,这样的可能似乎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残酷现实。商业航天企业可以胆大,可以无畏,但前提是秉持严谨和科学的态度;同时,商业航天更要寻求文化契合、诉求一致的资本合作,那些只是打算赚快钱的商业资本,尤其是那些拿火箭、发射、商业航天等来当噱头的商业资本或上市公司,还是不要来搅局。
在商业航天这个领域中,商业资本必须和商业航天企业一起遵守和尊敬科学规律,胸怀敬畏,生死与共。SA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