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金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2019-05-26 02:15潘杨
工业设计 2019年11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

摘要:我国传统金工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精湛而华美,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传统的工艺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这是历史发展的选择。在当代社会,传统金工技艺也面临着诸如传承困难,亟待抢救性保护的现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举一反三地对传统金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进行自我思考,是我们在纷繁的当代社会环境中传承传统金工技艺需要担负的一种社会责任。

关键词:传统金工;传承;创新

中国分类号:TS9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11-0127-02

花丝镶嵌、景泰蓝等传统金工技艺一直是我国传统工艺技术的典范,在经典的传统工艺中做好传承与创新,应建立良好的传承机制,在符合当代审美观与价值标准中把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思路,强调“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性,这是对传统金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思考的关键点。

1传统金工技艺概述

传统金工技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之一,先民们在祭祀用品、生活器皿,装饰饰品等各个方面运用了熔炼、铸造、锻打、錾刻、镂空等金工工艺技术。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世代相承,所包涵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内涵异常丰富,为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在机械化生产和人们思想意识变化中,传统金工技艺正遇到诸多的现实问题,如何把握传统与现代的传承与创新是所面临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传统金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2.1开放包容是保障

在我国,由于文化生态环境多元化发展的繁荣,尤其是在贵金属金工制品加工的机械化发展浪潮中,传统金工技艺行业总体发展变得因竞争力不足而日渐衰落。作为保持传统金工技艺阵地的高校,由于拥有极具创新力的师生和较为完备的工艺设备设施等,且对新工艺、新材料等新事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因此,传统金工技艺有着良好的传承与创新优势,但也往往存在着诸如传承机制等问题。

一般来说,高校师生往往存在设计创新尚可,但对于工艺技术知识的操作能力不足,在实践动手能力上容易表现出“眼高手低”的关键问题,因此,很多高等院校的师生只负责创意设计部分,而在实践制作上的参与程度不高。而金工工艺的传承是以实践操作时长为基础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校学生往往进入专业学习后才接触金工实践,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其工艺技术的关键节点与材料的属性等关键问题。而工艺水平较高的民间艺人由于学历、职称等诸多门槛问题难以融入高校,这就会形成一个矛盾关系,对于有着特殊要求的传统金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是不利的。因此,建立开放、包容的传承机制就显得特别重要。

具体来说,应该建立高校教师与民间工艺技师相结合的“校外导师”或“校外工艺师”机制,适当放宽对民间工艺师进入课堂的学历与职称限制,让真正掌握传统金工技艺的师傅能够走进课堂,增强其自我价值认同感,积极实践示范与指导,形成“面授”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上下功夫,这才是传统金工首饰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技术保障。目前,已经有部分高校意识到这一问题,将工艺美术大师引入到高校,如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教育就有部分专业实行“双导师”,聘请工艺美术大师等校外导师联合培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2实用是客观基础

在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采用传统金工技艺设计制作的物品已经不同于以往。相对于作为皇家贵族所独享的艺术精品的“燕京八绝”,现代传统金工制品毫无疑问会拥有更加容易地走入寻常百姓之家的通道。但人们是否认可与接受,需要从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其中重要的考量之一就是其“实用”价值。

传统金工技艺制品往往因注重的是其“观赏”性爆棚,而其“实用”性不足,如“燕京八绝”中的“花丝镶嵌”就是传统金工技艺的精华。其用材贵重,工艺繁杂且易损,但就工艺制品本身而言,是难以具备“实用”功能的,但如果我们大胆进行转换思维,将“花丝镶嵌”工艺嫁接或融入生活实用物品当中,关注人们对“用”的需求痛点,是传统金工技艺传承与创新一种较好的方式。只有深切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具备“实用”的功能与价值,才能更好地激发传统金工技艺的活力,也就是说,只有吸引更多人的广泛参与,坚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才能激发需求,建立市场,以利于传承与创新优秀的技艺。燕京八绝之花丝镶嵌技艺传承人中的董瑞京,他将传统的花丝镶嵌技艺与錾刻技艺结合起来,其作品既有平面的,又有圆雕的,而且跟宝石、玉石结合,琳琅满目,有时甚至与雕漆作品相融合,打破以往常规,作品整体看起来工艺精湛,变化多样,且具有实用与使用功能,其作品当时是广受欢迎的。

2.3把握好层级关系是客观要求

我们经常透过博物馆的玻璃赞叹传统金工技艺的精湛与巧夺天工,当然,这些物品一般来说都是为皇家贵族所用的,在其生产制作环节不计成本,而要让寻常百姓倾己之力而去购置超过其承受能力的传统金工艺术品肯定是不现实的。历宝华老师在花丝镶嵌的市场与创新课程中所讲的要搞清楚“制品、作品、艺术品”的关系,其意思也就是要考慮不同消费群体的客观需求与金工技艺水平高低相适应。我们要做好目标客户群的消费分级,有针对性地根据市场需求来制作传统金工工艺品。换句话说,就是传承与创新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产品的本源,有产品分级。

传统金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一定是需要相应的成长环境与土壤,让从事传统金工技艺的匠人和设计师通过层层锻炼,不断成长,在市场竞争环境中达到对传统金工技艺传承与创新的目的,也是对传统金工技艺传承与创新的客观要求。

2.4审美功能是客观要素

对“美”的需求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之一,中国传统金工技艺对“美”具有天然的承载作用。古往今来,随着朝代的更迭,无论其风格如何变化,其都具有符合人们时代“审美”的客观要求,因为传统金工技艺本身就是以满足人们“审美”为目的,在平时生产生活的劳动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生产经验而产生,服务于人们“审美功能”需求的。时至今日,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当代,精神需求层面变得更为重要,作为精神层面的“美”的需求当然其地位变得更为突出,传统金工技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自然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因此,作为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另一个关键要素的审美功能更是不可或缺。如传承人中的徐思庆,他所创作的景泰蓝摆件作品《宋风雅韵》就并没有惯常地以繁复华美的景泰蓝传统审美风格,而是糅合简洁明快的现代审美理念,通过传统的景泰蓝制作工艺方法来表达其内心的创作感受,题材鲜明,用色雅致,跳出了以往景泰蓝作品的惯性思维,已经具有相当的创新之处,在现代金工艺术传承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2.5符合当代审美是核心

“审美功能”与“符合当代审美”是审美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很多的传统金工技艺的传承者,一般都是技艺精湛的手艺人。在传统的“师徒式”传承过程中,师傅已经将很多的技艺技巧和经验口传心授地教会了徒弟,这一特点使得传承人学到的都是得到人们认可的优秀的经验与结果,因此,传统金工工艺制品所具有的审美功能一般问题不大,而“符合当代审美”一定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这需要我们具有与时俱进的眼光与意识。之所以有很多的传统工艺技术逐渐消失,或是只能在博物馆中隔着玻璃看到它们,往往就是脱离了人们对它的需求关系。“符合当代审美”是要关注当代人们审美需求的“痛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我们要将时代的审美需求融入到传统金工技艺技术。技术只是人类将想法付诸于实施的手段和方法,其本身不具有自我发展与创新的主动性,传承与创新只能是掌握工艺技术的人来进行,因此,我们要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特别关注普通人的“审美需求”,用传统金工技艺来设计制作他们喜闻乐见的东西,引领他们重新认识中华优秀技艺,因为他们才是传统金工技艺传承与创新的原动力和未来。上文中提到的徐思庆的作品在符合当代审美方面也是很好的范例。还有,何丹的作品《茗香朵朵》中的茶叶罐,她并没有使用传统的蓝色釉料作为底色,而是采用黑色搭配金色,作品整体以百花花卉图案为原型进行设计,近看为花,远看也为花,营造一种花海的感觉,运用现代的构成法则进行创新设计,且打破景泰蓝传统色彩搭配的方法,成为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佳作。

我们对于传统金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当然不能死守原有固定的审美程式不去进行适应时代审美地改变,只有将精湛的工艺技术融入适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创作当中才是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最好地传承与发展。

2.6符合当代价值是润滑剂

我们生活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它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使得我们能够潜心研究和传承传统的金工技艺与文化。可以肯定,任何的工艺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一定是在符合当代价值标准的框架之中。作为传统金工工艺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所做主题与创作必须要符合当代价值标准,才能保证传统工艺美术技艺能够服务社会,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也就能为传統金工技艺行业的传承与创新添砖加瓦。可以说,符合当代价值标准是传统金工技艺技艺传承与创新的润滑剂,而这一点往往是部分传统金工技艺传承与创新者所忽略的,我们千万不能忘记。

3结语

总地来说,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了解和接触传统金工技艺,更加深刻理解对其的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了解传统金工技艺的现状,客观地认识传统金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当然也看到它所遇到的发展与机遇。把握时代脉搏,以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为方向,紧跟时代步伐,注重培养年轻群体,在“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及“符合当代审美观与价值标准”上下功夫,分清制品、作品、艺术品的层级关系与市场细分,注重技艺水准的提升与凝练,就一定能做好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工作。

本文系深圳技术大学《珠宝首饰产品化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应用》项目研究论文(项目编号:JS20190005)。

参考文献

[1]邱浒.传统细金工艺与现代首饰设计教育[J].艺术教育,2017 (07):122-123.

[2]罗振春首饰錾刻艺术[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2:77-80.

[3]华觉明.金属采冶和加工技艺[M].大象出版社,2008,10:244-245.

[4]路甬祥.总主编.中国传统工艺全集[M].大象出版社,2004.

[5]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中心,2010

作者简介

潘杨/1979年生/男/湖南岳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艺美术、珠宝首饰(广东深圳518118)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