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丝绸“雕刻”

2019-05-26 14:26
科学之友 2019年5期
关键词:缂丝孔雀雕刻

缂丝缘起

具有悠久历史的缂丝工艺品,高雅艳美,深受世人的珍愛。从历史资料和出土实物看,早在汉魏时期就出现了一种缂毛的织物。

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我国新疆境内盗掘古墓,在古楼兰遗址所得到的文物中,就有汉代具有“中国希腊混合风格的毛织物花纹残片”,即一种缂毛的织物。从蒙古出土的汉代“山石树”丝织残片来看,可知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一种近似缂丝这样通经断纬的特殊织造技术了。缂丝的通经断纬织法最早来自西亚和西域民族的缂毛织法,并由回鹘人(今维吾尔族的祖先)在宋代逐渐传至中原。

1973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发现的公元7世纪女俑束腰带,是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缂丝实物,有草绿、中黄等八色彩丝,运用通经断纬技法织出几何图案。它们的织造方法和北京双塔庆寿寺出土的元代缂丝《紫汤鹅戏莲片》是完全一致的。从以上这些实物来看,其织法均为通经断纬之单经平纹交织物,所不同的是唐代以前主要以毛线织成,至唐代纯以丝线织成。由此证明,缂丝这种特殊的通经断纬缂织技术,我国在汉、魏之间就已经有了。

唐代缂丝

唐代以前的缂织法主要受织锦方法的影响,一般以齐缂或平缂为主。缂丝的这种缂织方法费时费工,且受配色晕色的局限,一般以几何花纹为主,多用于制作丝带等饰物。到了唐代,缂丝技术出现了构缂法和绕缂法,弥补了以前的缺陷。由于没有使用晕色匹配,唐代缂丝色彩层次尚不够丰富,但采用了金线地纹缂织法,表面上比以往更显华贵。从通经通纬的纬锦到通经断纬的缂丝,其间或许只隔了一段唐玄宗的“霓裳羽衣”。自唐玄宗起,长安、汴梁、大都、北京,历朝历代的帝王宫殿里,缂丝成了观赏的新宠,只是唐朝存世的缂丝极少。有幸的是我们在这次田亦军、王珏夫妇的缂丝艺术特展中看到了一副这一时期极其珍贵罕见完整的缂丝唐卡。

宋代缂丝

宋代是历史上缂丝艺术品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期间缂丝作品内容写实,风格朴实,设色典雅,技术精巧,并完全可以与同时期的山水花鸟画媲美。在继承唐代技艺的基础上,北宋缂织还新创了绕缂和长短戗缂等技艺,缂织的花纹比唐朝更为精细,显色阶层也更为丰富。这一时期的缂丝多用于作书画包首或佛经经卷的封面。

北宋时,以定州(今河北定县)缂丝最著名,据宋代庄绰《鸡肋篇》载:“定州织缂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棦上,随心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

南宋时很多名工巧匠被转移到南方。缂丝工艺就在这个时期开始在松江、苏州一带流传,并得到发展。

元代缂丝

这一时期皇室贵族缂织袍服使用金彩,这是缂丝金线大量使用的开端。元代缂丝简练豪放,一反南宋缂丝细腻柔美之风。对金色的推崇使缂丝织物内加金的做法成为风尚,且金彩又多盛行于与佛教有关的缂丝挂轴制作,如《纂组英华》记载元代缂丝作品释迦牟尼佛图轴,其中释迦佛用十色金彩织出,不过此时缂丝受欢迎的程度不及宋代。

明代缂丝

这一时期缂丝被重新复兴,一些宋代的缂丝作品被复制并且缂丝技术提高。缂丝品种除缂丝画轴、缂丝书法、缂丝首卷、缂丝佛像等,还广泛用于各式缂丝袍服、缂丝裤子、缂丝朝靴、缂丝铺垫、缂丝椅披、缂丝桌围、缂丝挂屏等用品。

明代宫廷内有御用缂丝艺人专事缂丝制作,苏州齐门外陆慕镇已形成了相当规模,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瑶池献寿图》就是明代缂丝名匠朱良栋的作品。

至明成化年,缂丝生产已再趋繁盛,作品主要产于苏州、南京和北京等地,尤以苏州出产者为上品。苏州民间的缂丝作坊已形成行业规模,更兼其时苏州人文荟萃,吴门画派精品迭出,缂丝艺术风格深受江南文人绘画的影响,多摹缂当时名家的画稿。

明代还流行以孔雀羽线作为缂织的原料。孔雀羽线是由孔雀羽毛和金丝银线编织在一起。据说就是最出色的织女,每天也仅能织出一厘米,阳光下看像是七彩的。如此织出来的花纹金翠耀眼且永不褪色,孔雀羽线所表达出的质感是其他艺术品无法替代的。

明定陵出土的缂丝龙袍,是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穿的,上面有12只团龙,龙的形态各不相同,图案十分精美,大多用金线织纬,有的图案用孔雀羽线交织,极为雍容华贵。

故宫博物院院藏的明代缂丝椅披、桌垫上的缂丝龙纹图案等,也都采用了孔雀羽线来缂织龙纹,使其更显高贵。同时,缂丝开始流传到日本等国,深受欢迎。至今日本民间还称缂丝和服带为“中国明缀带”,称缂丝为“明缀”。

清代缂丝

清代缂丝业中心已移至苏州,所用彩色纬丝多达近千种颜色。清乾隆年间,缂丝被大量用来缂织御制诗文书画、梵经佛像、袍褂补料、室内铺陈用品等。乾隆倾其一生进行缂丝收藏,据《清内府藏缂丝刺绣书画录》的记载,总共收藏了约503件缂丝,可见其之珍贵。

清代缂丝最大的创举就是缂、绣、绘三者结合的“缂绣混色法”。这种方法大多用于缂织人物、山水、花鸟、虫鱼以及含有福、禄、寿等含义的书画图轴。故宫所藏的《缂丝加彩绣九阳消寒图轴》就是这时期的精品。在清代统治者和王公贵族们,多以缂丝做服装来显示其高贵身份。

清代晚期至建国前,由于国家战乱,缂丝技艺一度濒临灭绝。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缂丝技艺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扶持下,于1955年在苏州成立了工艺美术刺绣生产合作社,失散多年的缂丝艺人被重新组织起来。1956年始,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配以艺术讲座、个别辅导、相互观摩等交流方法,培养出了一批新生产力量,从此缂丝行业如枯木逢春,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缂丝孔雀雕刻
孔雀
缂丝之美,从皇室走入民间
孔雀1
孔雀
雕刻树叶
焱鼎—KE演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
雕刻时光
“织中之圣”藏巷陌
雕刻时光
老爷子的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