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军建
摘 要: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和防范非常重要。本文重点探讨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和防范。事业单位在我国是一种非营利性的事业组织,因其自身的经济活动比较复杂,使得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高于其他营利性的企业单位。本文就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所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所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有利于行政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事业单位的发展,而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也变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已经成为了单位内部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可以将财务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确保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促进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避免单位遭受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一、事业单位风险种类
(一)内部风险:指由于内部管理因素而造成的风险,主要包括有由于管理者决策失误而造成的管理风险,由于管理者或者员工的职业道德问题而造成的道德风险(如贪污、公款私用等),由于财务管理中出现的疏漏而造成的财务风险以及审计风险,以及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等其他种类的风险。
(二)外部风险:指由于市场、法律法规等外界环境的变动而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由于市场经济环境变动引起的经济风险,由于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发布带来的法律政策风险,以及例如不良社会舆论等社会风险。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资金来源主要由国家财政支持,因此其运营相对稳定,市场环境的变动对事业单位的冲击相对较小。因此,事业单位面临的风险主要为内部风险。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财务预算编制不合理
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机制较不完善,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过于强调年度支出预算和收入等指标,影响着预算作用的发挥。比如:在单位招待费用预算过程中,诸多单位往往根据上一年标准将10万元设定为预算额度,然而在实际上,年招待费已经高达将近30万元,财务支出与预算相差比较悬殊,预期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一些单位虽然实施了零基预算法,然而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仍然实施以往传统的基数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始终停滞不前。
(二)内部监督缺失
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模式,必须要有一个规范化的内部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指的是由事业单位的特定财务人员或者部门对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进行的监督,一个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可以增强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并减少财务工作中由于人为原因造成财务风险的概率。而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都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体系,一些单位虽然设立有内部控制的专门部门,然而由于管理体系上的问题和信息沟通渠道不健全,实际中内部监督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方面导致资金的转移、去向得不到监督,对于单位内部资产的安全性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另一方面,内部监督的缺失导致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并最终影响事业单位组织运营的安全性。
(三)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关系权责不明
通常情況下,财务关系是独立于政治权利之外单独存在的。但是,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关系现状来看,我国的事业单位的财务关系是与实际的政治权利相挂钩的。因此,在实际的利益驱使下,我国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的权责是不分离的。这就造成了我国的事业单位普遍存在有限的经济资源却在小的利益群体中被瓜分的现象,造成我国许多的经济资源被无理的浪费了。
三、事业单位预防财务风险的策略
(一)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建设
在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主要借助部门预算管理机制,所以财务管理工作要通过编制部门财政预算计划、精细化管理财务收支预算。在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预算编制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在财务预算的编制和审批等方面,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大监管力度,特别在编制本年度财务收支预算计划过程中,要结合相关管理要求进行细化,也就是要根据季度将不同项目和部门以月度进行编制。如果部门的财务预算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要按照相关预算标准来实施各项财务活动,从而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
(二)发挥内部沟通与监督功能,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管理者要对单位的外部风险进行评价和分级,并了解风险变化的情况;各职能部门应通过每月的管理服务活动分析向管理层汇报其所了解的风险并提出风险管理方案。管理层应建立一定的监控和沟通机制,使业务部门将其在日常管理中意识到的内部风险向管理层及时汇报并提请其注意;同时,内部审计应采用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对单位和个人进行高层次风险评估,从策略管理机制、核心业务流程以及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对单位的业务流程风险,尤其是内部风险进行评级,并取得适当管理层的确认。事业单位风险评估是一个持续反复的过程,一次风险评估并不能一劳永逸。
(三)建立中央集权型会计管理制度
鉴于事业型单位内部因素对会计工作的各种影响,如果建立起中央集权型会计管理制度会更加有效。中央集权型会计管理制度使得单位内部基础部门的会计数据几乎同步的反映到中央管理部门,对数据的真实性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并且,中央集权型会计管理制度能够极大的加强中央管理部门对基础部门的管理能力与控制力度,在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之下形成一种强而有力的后备保障力量。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需要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最终目的是形成一种信息实时交互系统,让别有用心的人员与会计工作人员之间的不法行为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减少会计工作出错的可能性。中央集权型会计管理制度将现有的分散型会计制度进行效果提升,对于处理内部因素引起的会计风险具有更加高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淑芳.略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与对策[J].江苏商论,2013,(03).
[2] 陈 兰.探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