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场坠机悲剧改写20世纪航空史

2019-05-25 05:36魏云峰
华声 2019年4期
关键词:洛克希德超音速坠机

魏云峰

德国辛斯海姆的博物馆,图-144与“协和”在一起。

近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波音737MAX8客机坠毁事故所引发的风波持续震荡。不要小看坠机事件的后果,它曾浇灭掉一家航空巨头的热情,终结过一个国家的航空雄心,一度打碎了人类超音速出行的梦想……

被坠机终结的英国航空雄心

1949年,英国率先研制出人类航空史上第一款喷气式客机“彗星”。这种革命性的客机一经问世立即大受欢迎。

“彗星”的飞行高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2万米高空,乘客们可以通过舷窗鸟瞰地面风景。如此时髦的飞行体验,立即将简陋嘈杂的螺旋桨客机比了下去,搭乘“彗星”成为让世人羡慕的奢华经历。从1952年“彗星”正式服役时开始,短短数月间,英国从伦敦飞往世界各地的航线就纷纷出现它的身影。一时间,英国成为全球客机的领导者。

可惜英国在这个宝座上并没有坐多久。1953年5月2日,一架“彗星”客机从印度德里起飞后不久即坠毁,造成43人死亡。悲剧接连而至,1954年1月10日,一架“彗星”客机从意大利罗马起飞后不久。与地面失去联系。目击者称,客机在空中发生爆炸。机上29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英国赶紧下令所有“彗星”停飞并进行调查。但技术人员始终没找出确切的事故原因。英国决定继续运营“彗星”客机。不到三个月,悲剧再次上演。1954年4月8日,一架“彗星”客机在意大利空中解体,机上14名乘客和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英国这才对“彗星”展开全面调查。原来,“彗星”为减轻机体重量,大幅削减外壳厚度,同时为在万米高空飞行,还采用了增压舱技术。由于缺乏经验,当时没人认识到这些设计会让“彗星”的传统矩形舷窗周围容易出现金属疲劳,最终导致机体破裂。此后各国客机纷纷改用圆角形的舷窗设计。

但对于英国而言。这样的改进为时已晚。接连三次坠机事故严重伤害了“彗星”的声誉,尽管1958年改进后的“彗星”抢在美国波音707之前实現跨大西洋航班运营,但仍未能扭转颓势,属于英国航空的辉煌时代一去不返。

“超音速白天鹅”最后的“哀鸣”

半个世纪前,人们把目光投向超音速商业飞行。英国和法国率先提出建造超音速客机的计划,它能装载100人、以两倍音速跨大西洋飞行。1963年,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将这款客机-命名为“协和”号。

几乎在同一时间。苏联也提出了类似的超音速客机计划。该项目由著名的图波列夫设计局负责,代号“图-144”。1968年12月31日,“图-144”首飞成功,成为全球第—种超音速客机。

三个月后的1969年3月2日,“协和号001”也在法国图卢兹首飞成功。作为展示国力和社会体制优越性的标志,“协和”号与“图—144”此后频繁在各国展示飞行。1973年6月。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了,两种超音速客机齐聚巴黎航展,它们如同一对体态优美的白天鹅,将在航展上比翼齐飞。

6月3日上午,“协和”号率先起飞。经过十几分钟的精彩表演后,“协和”号在现场数十万观众的掌声中缓缓降落。随后上场的“图一144”显然需要做出更精彩的飞行动作,才能彻底赢得观众的心。它起飞后先贴近跑道、垂下机头、放下起落架,以着陆姿态超低空通场,展示其良好的低空操纵性能;随后4台发动机开足马力快速爬升,意图炫耀其强大的空中动力。然而意外就在此时发生了——飞机突然失控,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将左侧机翼撕断,随后飞机坠落在距离机场5公里外的乡村,6名机组成员和地面8名平民遇难。

“图-144”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坠毁严重伤害了它的信誉。直到1977年1 1月,它才开始执行从莫斯科到阿拉木图的飞行航线。但随后而来的是恶评如潮的乘坐体验。英国广播公司称,“图-144”的乘客投诉最多的是“飞行时震耳欲聋的噪音,即便是相邻的乘客也听不到彼此的交谈”。

更大的打击接踵而来,1978年5月23日,一架升级版的“图-144D”在试飞时坠毁,两名工程师牺牲。如此糟糕的安全记录,使得苏联被迫叫停“图-144”的客运服务。至此,“图-144”总共只执行过55个客运航班,运送3284名旅客就草草收场。

相比悲剧的“图-144”“协和”号在2000年之前保持着安全无事故的良好记录。但一场坠机事故改变了一切。2000年7月25日,一架“协和”号客机在法国戴高乐机场拖着长长的火焰强行起飞,但随即在空中解体,机上109人遇难。事后调查显示,起飞时“协和”号轮胎爆炸产生的碎片碰到油箱引发大火是事故主因。此后搭乘“协和”号的旅客骤减,再加上油价上涨等因素,2003年,“协和”号退出现役,人类超音速商业飞行时代就此暂告终结。

被坠机浇灭的航空巨头热情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是全球头号军火巨头,它研制的各种先进军机让全球为之瞩目。上世纪70年代洛克希德公司(洛·马公司的前身)推出L-1011“三星”式宽体客机时,曾信心满满地认为可以凭借从军机上移植的先进技术,轻松压倒竞争对手道格拉斯公司的DC-10。然而它刚交付使用8个月,一场空难不期而遇。

1972年12月29日深夜,美国东方航空公司401号航班(使用刚交付的“三星”式客机)正在空中排队等候降落在迈阿密机场。

晚上11时34分,地面塔台收到401号航班的通报:“看来我们还得绕一圈,前起落架指示灯没有亮。”通常这意味着未能成功放下并锁定前起落架。

机长在研究起落架指示灯为何不亮时,将操纵杆设置为“自动驾驶”模式。但没人知道的是,这种先进技术有个致命的缺陷——只需要稍微一碰操纵杆,就会解除“自动驾驶”模式。在机舱人员忙着研究起落架故障时,有人无意识地碰到了操纵杆,现在客机已经脱离自动驾驶。正在缓慢地下降高度。

几分钟后,终于有地面调度人员注意到401号航班的飞行高度已经掉落到不足900英尺,并发出紧急呼叫。机长在最后时刻似乎已注意到高度问题,但他还没有来得及将飞机拉起,飞机就一头撞进附近的沼泽地并燃起大火。幸运的是,这次事故发生时,飞机的高度不高,再加上救援力量及时抵达,虽然有101人遇难,但仍有75人得以生还。

作为“宽体式喷气客机的第一次坠毁事故”,此事的后续调查让洛克希德公司焦头烂额,民众对其先进技术的可靠性也提出怀疑——起落架指示灯“不亮”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灯坏掉了。此后洛克希德公司为向日本兜售“三星”式客机而行贿的丑闻曝光,更导致大量订单流失。最终亏损严重的“三星”式客机生产提前结束,洛克希德公司进入民机市场的努力也就此告终。

摘编自《环球时报》2019年3月15日

猜你喜欢
洛克希德超音速坠机
出人意料的坠机
从波音公司坠机事故看安全与效益
“百灵”一号超音速大机动靶标
埃塞坠机,157人遇难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超音速流越过弯曲坡面的反问题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获得1 500万美元SBIRS改进合同
民用飞机设计参考机种之一图-144超音速运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