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规
近年来,我国对林业建设工作一直十分重视,也开展了大量的人工造林工作,但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依然不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也逐步增加,森林资源供不应求。甚至还有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过度开采森林资源,破坏森林结构,使得森林环境加剧恶化。因此,合理规划森林资源,促进森林采伐造林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森林资源采伐更新造林现状
以贵州为例,到2017年底,全省林地面积达到880万公顷(1.32亿亩),全省森林面积达到974.2万公顷(1.461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3%,森林蓄积为4.49亿立方米,已经达到国际森林覆盖率的小康标准,也得到了社会公众对贵州生态环境质量的认可,但目前在森林资源采伐更新造林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1人工造林速度较慢
造成人工造林速度慢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地方政府的不支持。近年来,我国对地方的森林覆盖率有一定的指标,我省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在完成指标后,认为地方造林工作已经完成,就不再将造林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影响了造林的投入不足,后期造林效果不明显,从而造成了人工造林速度较慢的现象。
1.2资金投入薄弱
就目前现阶段的造林更新工作而言,造林投入的资金比重偏低。如人工费用,在实际的造林过程中,每667平米的投入已经超过200元,而我们的国家标准要求是每667平米投资额约为100元。资金标准的落后,导致了造林资金的薄弱。而且林业建设工程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它的效益周期较长,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为追求政府绩效,又把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减少。
1.3造林规划缺乏科学性
森林资源采伐更新造林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地方特色、气候特点、区域规划等内容,合理、科学规划造林,实现森林长远效益。但是某些地方政府,为了达到国家要求的指标,或者应对国家的突击检查,在造林过程中粗制滥造,短时间内提升造林面积,后期的树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养护与管理,导致大量的树木枯萎甚至死亡。
2森林采伐更新造林规划简述
2.1采伐更新造林规划原则
2.1.1科学合理的原则
区域的森林资源采伐更新造林需要地方政府甚至国家综合考虑森林布局,结合地方气候、地理特点,科学、合理规划森林资源。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顺序,优化林带,尽量保存原有森林,不可缩小原有森林面积。
2.1.2综合经济效益的原则
森林资源的采伐更新要关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不仅仅注重森林的商业开发效益,还有注重生态环境效益,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可在造林过程中,分别对商业性树木和生态性树木进行划分,合理配置数量,根据区域实际情况,提高资源使用率,扩大森林整体的综合经济效益。
2.1.3采伐更新造林方式
目前我省森林采伐更新造林方式主要有人工造林、自然造林和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方式。自然造林主要是利用树木自身的生长来完成造林,树种继承原森林的树木类别,但是这个周期比较长。人工造林没有一定的限制,比自然造林速度快,可以及时恢复过度采伐的森林区域,还有可以对树木的类别进行选择,能够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调节,但相对而言,人工造林的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目前多数采用的是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方式,即保持原有森林的树木类别,也加快造林的速度,实现经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3森林资源采伐更新造林规划对策
3.1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合理造林规划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全面地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强化林区管理。适时组织森林资源清查,调研森林资源情况,编制森林经营长远规划和短期规划,结合造林工作实际,设定造林目标,配备造林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制定保障措施,确保造林规划的有效实施。建立更新造林网络系统,健全森林资源与地理特点的数据库,在更新造林的过程中,以数据库的参考,提高造林工作效率。
3.2完善造林制度,夯实管理基础
工作的开展需要制度的支持,造林工作也需要建立完善森林采伐更新造林规章制度,使得造林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不违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综合考虑区域造林特点,结合当地造林要求,全面梳理造林工作管理流程,分析造林工作活动过程,识别工作控制關键点,设置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使得造林工作流程化、标准化。
3.3创新技术,科学造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造林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造林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环境污染逐步加剧的今天,更需要创新、提升造林技术,适应时代发展。如,计算机的使用,建立森林仿真模型,可精确计算树种的分布比例,及时调节树种比例,科学控制树林密度。但先进的技术的创新和使用,需要结合当地的特点、森林的特征,紧密结合自身实践,对新技术进行转化、吸收,不能盲目利用。
3.4加强林地清理,保护现有资源
森林资源的采伐更新造林过程中,需要对现有森林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严格制止人为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禁止毁林开荒和毁林采石,采沙,采土以及其他毁林的行为,禁止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同时,加强林地清理,部分林地的杂物较多,有些不利于树木生长栽种的杂物应及时清理,合理分配森林资源。清理林地不仅是针对杂物的清理,还需要改善土壤环境,使其适宜树木的成长,可使用化肥增肥,丰富土壤营养,提升树木的成长速度及成活率。
森林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环境的重要部分。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降低森林资源的浪费,缩短森林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差距,需要合理、科学规划森林资源采伐更新工作,遵循自然规律,加强现代技术的运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552200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