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润
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水产养殖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水产养殖通过一定规模的水生动物养殖,满足了越来越多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水产养殖的水质标准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这也关乎到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应不断探究和考察我国水产养殖的现状,并以此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1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现状
水产养殖为人们带来的丰富的蛋白质,并且,水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建设施工等已经成为水质污染的元凶。然而,由于水产养殖的模式、管理方面的不规范,水产养殖也已经给环境造成了较大污染,并且污染程度有不断扩张的趋势。以下就从三个方面探讨水产养殖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1水产养殖地违背当地的环境状况
不同地区所能带来的收益都是有限的,为了获得更大收益而盲目的扩张、滥用养殖地。水产养殖不仅不能获得长期发展,对当地环境和水质的破坏也是巨大的。例如常见的水产养殖方法和当地环境条件不匹配,或为了节约成本,大肆开发地下水资源,建立超大规模工厂化的养鱼基地。
1.2养殖模式不规范
养殖模式关乎到水产品的质量,而大多数个体户或单位,为收获高利益,不断提高养殖密度,换水量和投饲量的增加使水产养殖地的换水系统超负荷运作,长此以往,当地水质和地质都会遭到破坏。此外,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论是水产养殖内部管理,还是政府对当地水产养殖的管理,都缺乏法律支撑和管理制度的支持。个体养殖户分散、养殖模式固化、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这都是管理体制的松散造成的。
2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控制和管理策略
良好的水质是保证水产养殖质量的基础,良好的管理和养殖规模是控制污染范围、减少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为了保障水产养殖业的稳定发展,保护生态平衡,以下将从水产养殖的外源性污染和自身内部的污染出发,提出控制环境污染的策略。
2.1发挥政府职能,从源头出发控制污染
水质是水产养殖的根本保障,不仅关乎人们的饮食健康,还关乎着养殖产地的环境质量。可见,优质的水环境是保证水产养殖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点。近年来,水产养殖业个体或单位,只能被动接受不够优质或者超标的水质作为养殖水产的基础。通常来说,养殖户采用的水质是否遭受到外来污染不得而知,因此,天然的河、湖等天然水资源的保护已经成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保护水产养殖户的利益,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发挥职能优势,保护天然的水体不受到污染。其一,各级政府对各地的江河湖海的保护,应当担负起职责,通过加大监管和整改力度,确保生活用水、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同时加大执行力度,对污染和超标严重的个体和企业,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其二,加大监督力度,通过长期不断的监管和督查,有效遏制天然水域的污染程度,从本质上使天然水域得到自然修复,提高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空间。
2.2建立和完善养殖模式,保障水产养殖用水质量
目前,部分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对水产养殖的区域并没有做出详尽的区域划分,导致大部分养殖户不清楚养殖的最佳适宜点、不了解当地的水质状况,导致水产养殖户养殖区域分散,养殖效益也不尽人意。面对水产养殖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加大对水产养殖业的规划,担负起推广和传播的职责,帮助养殖户走出误区,同时保障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各级政府对当地的水质状况应当定期的监测和水质的检查,对于水体的微生物含量和超标物有动态的数据管理。另外,依托当地水质状况,对可供养殖的区域进行划分也是策略之一。同时,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对当地水质做出科学的评价,以此规划水产养殖的区域,并核发养殖许可证。通过共同的努力,水产养殖模式在前期已经能取得很好的效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水产养殖业也能不断稳定发展。规范化的养殖模式,减少了滥用和滥开发水资源,避免了“有水就能养鱼”的固化观念。同时,减少了外源性污染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保证了水产养殖用水质量。
2.3加强环境意识,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但受到当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的限制,水产养殖户更加注重养殖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也是经济效益长期发展的重要支撑。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使养殖户更加关注养殖收益最大化,对养殖地的选择不够重视,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是为了帮助水产养殖和生态环境之间达到共同优化,不论是何种养殖水产品,何种养殖地,都需要遵循自然的规律,用绿色、发展的眼光去优化水产养殖业。其一,养殖前期,对养殖区域的规划。除了水域监测和划分,对当地环境容量的测算和分析也十分重要。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不仅使养殖户了解到环境对水产养殖发展的重要性,还能确保后续的养殖过程符合标准。在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基础上,養殖品种和养殖模式的选择都将适应当地水文和地质的变化。其二,加强养殖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新的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开发,直接提高了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容量,同时提高了养殖质量,完善了生态养殖体系。在具体的水产生态养殖过程中,贯彻以生态环境和健康养殖为主的新型养殖模式,通过研究开发新型水产养殖技术,保护生态环境,来修复受到污染和损害的水域。单一的生态养殖技术难以使大环境得到改变,只有加强大水域的生态养殖技术,不断根据技术发展,才能使渔业资源得到保护,新养殖模式得到优化。
综上,水产养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或多或少都有一定影响,因此,为了控制水产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策略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另一方面,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和研究能不断提高水产养殖的质量。因此,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水产养殖将不断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671004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喜洲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水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