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满子
其实有关胖子的一切脸谱化形象,都只是大众观念里毫无根据的狭窄臆测。
无论电视还是电影,银幕上的胖子形象可说不少,可是你发现没有,这些胖子们扮演过的角色,却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样?
胖子的作用就是搞笑。事实上,从古至今,胖子撑起喜剧里的半边天。不需要他们说什么、做什么,只要他们足够胖,就足够好笑。因为“胖”而引人发笑的传统,可以追溯到电视和电影发明之前的数百年:舞台时代的喜剧演员里,胖子总是最受欢迎的那个,只要他走上台来,观众席里就已经升起隐隐的笑声。
只要舞台上的胖子跌倒、或者弯腰捡东西并露出胖胖的屁股,观众就毫无疑问地爆发出一阵大笑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大银幕小银幕全面登场,娱乐领域的载体改头换面,可是胖子的喜剧效果依旧只增不减。
甚至在中国,猪八戒也是西游记里唯一的喜剧担当。他给周而复始的打妖怪、救师父的叙事增添了无数轻松幽默的细枝末节,一部没有豬八戒插科打诨的《西游记》,半数以上的人恐怕要读不下去。
胖子的喜剧效果如此明显,以至于喜剧片里即使没有胖子也要创造胖子:像“老友记”里时不时就会出现Joey、Chandler等人幻想中发胖的形象,或者Monica在减肥前肥胖的模样。毋庸置疑,在演员们穿着增肥道具出现的那一刻,就是声轨里惊呼和大笑的开始。不需要表演、不需要说话,如果再能踮脚上下跳两下,声轨里的笑声简直就要爆炸。
所以胖子到底为什么这么好笑?
在大众观念里,胖子代表了贪吃、懒惰、笨拙和缺乏(性)吸引力。而当胖子们在银幕上毫不掩饰地以这些特点进行自我调侃时,他们就成为了最好笑、最可爱的胖子。
这种对于胖子的脸谱化人设甚至也被移植到了真人秀的剧本中:胖嘉宾、尤其是女性胖子的人设,永远是粗线条、憨厚、可爱又有点笨笨的。这种人设甚至会在综艺节目中造成一种胖子“很受欢迎”的现象:因为男嘉宾都敢对一个女胖子大献殷勤、制造各种喜剧效果,因为他们再怎么调戏、挑逗或表白都不会被当真,不会传出绯闻,不会有人真的认为他在追求那个胖子。
不同于貌美的偶像型女嘉宾,贾玲可以和各种帅哥男演员卿卿我我、爱的抱抱,男演员的粉丝们不会心存嫉妒,娱乐媒体也不会揪住他们炒CP。
胖子的作用还在于陪衬。
当周星驰带着林子聪出现在猪笼城寨的时候,我们立刻就知道,谁将是逆袭的小混混,谁是逆袭小混混旁边的陪衬。
每一个美丽凄惨的女主角身旁,都需要一个胖胖的陪衬;每一个潇洒英俊的男主角身旁,都需要一个胖胖的跟班。
比如穿梭在各大电视剧里的陪衬型胖子专业户刘天佐:他常年出现在佟大为、文章、段奕宏这些主角身边,他是他们的同事、朋友、邻居、战友。
熟悉吗?一个胖子配一个帅哥,就是一部都市剧的标配
这些胖子心宽、豁达、豪爽、实在,最重要的是,他们对男主/女主保持了绝对忠诚的友谊。他们在主角身边出主意,主角失意的时候要帮助他,主角难过的时候要安慰他,他们的存在,是为了主角、主角的发展和爱情而存在的。
现代的女权主义者总是抱怨文艺作品中的女性被物化、抱怨女性总是处于叙事的“客体”,但是真要论被物化的程度,女性其实远远比不上胖子。作为陪衬的胖子才是真真正正的“物件”:他们是故事片(尤其是都市题材)的标配,因为他们穿针引线、推动情节,他们也是电视里和生活中最佳的朋友类型,因为他们的故事是用来辅助和补全主角们的故事,他们不用有自己独立的叙事线。他们只为主角的事业和爱情而忧心,但从不用为自己的人生忧心。
简而言之,陪衬型胖子的人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其实有关胖子的一切脸谱化形象,都只是大众观念里毫无根据的狭窄臆测。和瘦子们一样,胖子也有不同的爱好、性格、特长和追求,胖子们不一定幽默、不一定蠢萌、不一定忠诚、不一定以胖自嘲。
胖子和瘦子没有什么区别,胖子们唯一可以脸谱化的特点,仅仅是他们比别人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