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六大会战“九全”治水

2019-05-24 02:32陈惠陆
环境 2019年5期
关键词:排污口沙河惠州市

陈惠陆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惠州治水向纵深挺进。今年2月,惠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发出1号令,擎起环保利剑,全面打响地表水不达标国省考断面攻坚战。

2019年淡水河紫溪断面、潼湖水赤岗村断面水质要达到V类,博罗县沙河河口断面要达到Ⅲ类的目标……怀着必胜的信念,惠州治水铁军再出发。

全面打响治水“六大会战”

数据显示,今年1-2月淡水河紫溪断面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下降39.8%和41.8%,水质有所好转。

沙河河口断面与去年同期相比,氨氮浓度下降6.6%,溶解氧浓度下降13.8%,水质基本稳定。

“虽然成绩不能抹杀,但全市水生态环境短板仍不少。”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大义坦言,截污管网配套不足、区域污水处理能力薄弱等问题仍存在,与水质断面考核目标还有距离。

为此,惠州市委市政府将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全局性、战略性重要工作,发布了《关于开展全面攻坚地表水不达标国考省考断面行动的命令》(简称“1号令”),把2019年作为“剿灭劣Ⅴ类河涌攻坚年”,印发实施《2019年惠州市消除劣Ⅴ类国考断面攻坚方案》《2019年博罗县沙河国考断面达标攻坚方案》。

以剿灭直排七大水系劣Ⅴ类河涌为主攻方向,以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为终极目标,全面打响“剿灭劣Ⅴ类河涌大会战、重点流域(海域)污染治理大会战、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大会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会战、养殖污染治理大会战、工业污染治理大会战”六大标志性战役。

为保障各大战役落实落细,3月21日,惠州市召开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下沉督导动员部署会。抽调50人集中办公,组成7个督导组下沉督导,自3月28日开始每月下沉县区镇街督导不少于2周,全力压紧压实水污染防治政治责任。

“要严格对照责任清单,压实职责,拿出硬招实招。”部署会上,惠州市市长刘吉要求,全市各级部门要集中精力,统筹好人力、资源、用地等方面的保障,对重点项目倒排工期,细化进度,逐月对照完成。要强化督促问效,务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严禁搞形象工程、搞形式主义。

“木沥河农田菜地边有一排污口,有间歇性排污的痕迹……”4月9日上午,惠州市副市长林洪率市生态环境、住建等市督导组成员暗访惠城区木沥河排污口整治情况,要求惠城区委区政府要立即完善木沥河排污口信息调查工作,在2个月内完成入河排污口截污整治。

“要制定管网建设、排污口整治、河道清淤、畜禽养殖粪塘整治等倒排工期表,组建区水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暗访督导后,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督导组给惠城区委区政府下达了10大项问题交办单,并要求严格按时限完成。

市督导组惠城组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督导发现的问题,会及时给责任县区发交办函,相关责任人要签收、跟踪落实,督导组会不定时通报,“改变了以往拍拍胸口,满口答应,事后耍皮的局面”。

“每个组由一个副局长带队‘5+2下沉督导,市领导也会不定时率队进行暗访。”李大义表示,不再是走马观花,督得很实很细,包括污水厂网工程进度、非法排污口封堵、断头僵尸管网修复、河涌“五清”等等都列入督导范围。

“木沥河排污口截污工程,责任单位:惠城区三栋镇政府,第一责任人……”为倒排工期,压实相关部门、县区及镇街责任,惠州对全市治污重点项目都树立了整治责任公示牌和项目进度表。

此外,惠州市还制定了县区“领导五包责任制”,即包整治项目、包工作进度、包整治标准、包问题解决、包任务完成,从全市顶层制度设计上来落实落细各项治污工程。

引入第三方评估黑臭水体整治成效

在陈塘河黑臭水体整治现场,江北街道莲塘沥上游段、小金口沙湖沥段和柏岗村至江北污水处理厂段等截污工程建设正热火朝天、加紧推进。

“城市黑臭水体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容貌,而且也是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的一大掣肘。”李大义表示,生态宜居是一个一流城市不可或缺的品质,要不断补齐生态短板,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才能争创国内一流城市,推动惠州高质量发展。

在“适用性、综合性、经济性、长效性和安全性”的原则下,近年来,惠州市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设计后整治、先重点后一般、先治污后景观”的工作思路,采取“一河一策”方式,做好黑臭水体整治建设。

具体而言,惠州市根据不同水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控源截污、清淤、内源治理、化学修复、生态修复或其他治理措施,寻根溯源,消除水体黑臭,改善水质。

同时,根据不同黑臭水体成因,采取清除河道流域内非法养殖场、规范合法养殖场排污管控,治理农、林业种植面源污染,严控河道周边工业企业排污,严惩违规违法偷排、筹建各黑臭水体流域内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措施,进一步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整治。

据了解,惠州市列入住建部整治库的黑臭水体有27条,目前9条已初见成效,其余18条整治均正加紧实施。数据显示,全市河涌整治工作取得了成效,与2018年第一季度相比,有37条氨氮、34条总磷浓度下降,26条实现氨氮、总磷浓度“双下降”,全市河涌总体水质好转。

水环境整治效果如何,需要客观评价。“到2020年底,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平均要达到90%。”市住建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对水质的监控,目前正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进行定期监测与评价,并将监测结果通过全国黑臭水体信息监管平台和其他网站向社会公开,此外,同时公布27条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达标期限,接受公众监督。

接下来,惠州市将进一步发挥好黑臭水体整治办公室的牵头、协调、督导作用,传导压力,将主体责任压实到各区政府(管委会),从严从实做好整改工作。此外,进一步全面掌握每条黑臭水体存在的问题,委托专家对各区进行技术指导,督促存在问题整改落实。

目标直指九“全”治水

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坦言,目前全市部分流域支流整治仍不够深入,截至今年初淡水河和沙河流域仍存在一些劣五类支流,丁山河、黄沙河等跨界支流水质均为劣五类,此外,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然突出,直接影响淡水河干流水质。下一步,惠州将从九个“全”着手,持续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截污管网全打通。淡水河、沙河流域分别建成管网175公里、106公里,年底前全力打通管网错接、漏接节点,激活僵尸管网。

——污水厂全提标。今年底前,对沙河流域13座污水处厂进行提标升级,氨氮、总磷指标执行V类标准。

——非法养殖全清理。流域内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在6月底前全部清理完毕。8月底前完成养殖废弃污染物、粪污塘清理整治,粪污塘水质COD、氨氮和总磷三个指标达到V类水质标准。

——各类排污口全整治。6月底前完成淡水河、沙河流域排污口规范整治,对无法通过管网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的排污口全部建成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处理。

——生态补水全覆盖。制定实施淡水河、沙河生态补水工作方案。通过再生水、地下水、水库水补充干、支流流量,确保河道生态基流,提高自净能力。

——污染河涌全治理。提高流域内黑臭水体的整治标准,推动淡水河、沙河两个流域所有支流消除劣Ⅴ类。

——排水企业全减排。淡水河、沙河流域企业抓紧制订实施《水环境质量限期達标规划》,按照原核定排污量削减50%。

——执法监管全天候。整合全市执法力量,对淡水河、沙河流域实施“全天候”异地交叉异地执法。

——工作责任全压实。制订重点任务《倒排工期表》。从4月份开始,对于1个月不能达到时序进度的,通报批评;3个月不能达到时序进度,约谈第一责任人;6个月不能达到时序进度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人事调整,当年考核为红牌;对因不能完成年度任务、责任断面水质不能达标的,有关责任人一律严厉问责。

猜你喜欢
排污口沙河惠州市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
国务院办公厅: 发文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
白沙河
班级里的趣事
山西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
抢渡沙河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文化产业开发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