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企业将分析工作等同于在电子表格里编写计算公式。但自电子表格发明至今,商业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面对的用户数量动辄上百万,这意味着企业更需要可重复使用的解决方案,以避免每遇到新客户就得重新设计流程。今天,企业需要培训员工编写代码,因为未来的工作不仅需要分析思维,更需要算法思维。
事实上,将代码作为自然语言渗透到业务各方面的企业通常比同行业绩更好。奥维咨询数据科学与分析实验室的负责人大卫·沃克认为,采用以代码为中心的工作方法将使企业组织从三个方面获益:
首先,代码思维允许数据从数据分析中分离出来,这意味着企业内部的各个团队可以独立改进每个数据,从而获得更快的发展。其次,代码可以共享和重复使用。基于软件开发的基本原则,文件在整个周期内都能被改写和追踪,团队之间可以更高效地协作。最后,代码相对于公式分析对普通人更友好。通过复制研究人员正在使用的代码,其他员工可以快速、免费获得最先进的分析技术。
管理者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帮助员工从分析思维转化为代码思维?在这个领域领先的公司基本都采取了这三个步骤。
第一步,拆除“巴别塔”。沟通是合作的先决条件。语言不通是阻碍想法分享的最大障碍,这也适用于代码。解决方案是组织里最多采用两种代码,最理想的情况是确定一种分析编程语言作为标准,培训员工,让所有人都能“说”。
第二步,创建共享代码库。共享代码库和知识库可以使人们快速且轻松地共享他们的编程工作,这不仅避免了重复工作,更创造了一个丰富的创意空间。
第三步,让代码成为常规业务的一部分。企业想要从高级分析中获取最大价值,它们面临的终极挑战是必须将基于代码的建模方式推广出去,使其在市场通行。代码必须变成业务的一部分,就像電子邮件里附加的电子表格一样,毫不起眼,却能让人反射性地明白它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