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审计署于2018年1月12日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11号令),同时规定于2018年3月1日正式实施,同年9月11日全国内部审计工作座谈会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胡泽君同志也提出新时代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新时期、新阶段修订、完善内部审计相关规定,促进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联动融合,提升审计功能的更好发挥,实现审计全覆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联动融合机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7. 022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07- 0048- 02
0 前 言
审计署于2018年1月12日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11号令),同时规定第11号令于2018年3月1日正式实施,审计署第4号令——《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必要补充,正式退出历史舞台。11号令的发布是推动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完善我国审计监督制度,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同时也能提高国家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监督职责履行力度,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升级。在新时期、新阶段修订、完善内部审计相关规定,促进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联动融合,提升审计功能的更好发挥。
1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联动的必要性
1.1 國家审计可以应用内部审计信息和审计成果,降低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国家审计相同或相似的审计目标、方法和内容。因为国家审计客观上存在审计稀缺性的成分,可以利用内部审计的数据及成果,对审计流程进行优化设计,避免重复审核,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同时此次实施的第11号令对内部审计的作用增加了评价和建议两个方面内容,国家审计机关可以在了解内部审计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内部审计评估和建议,对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点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关注业务过程中易发风险薄弱环节,集中精力进行重点审计,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1.2 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国家审计的监督指导,完善治理机制,提升内部审计治理水平
第11号令中第23至27条利用一个章节规定了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明确指出,审计机关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流程,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这不仅是增强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的支持和信任,强化审计监督体系,而且通过整章节的内容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关系进行明确的描述,其出发点就是在于强调,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应该建立互相融合联动机制,助力审计全覆盖,打造大审计平台,保护经济运行的健康发展。
1.3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联动融合,信息传递,发挥审计治理合力
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对被审计单位所有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审查,此次11号令对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由之前主要针对财务、资金范围拓展到整个业务活动范围,与此同时对审计层次由原有的管理职能拓展到政策决策、编制及绩效评价、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多方面职能。从理论上契合现代先进审计理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也指明了未来内部审计方向是以业务为导向、国家审计为指导的综合审计,明确了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双方的职责。
2 当前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在联动中存在的问题
2.1 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资源匹配度不高,国家审计资源稀缺,审计职能发挥效率有待提升
根据数据资料,我国2003-2010年省级审计机关人数由5 574人提高到6 907人,虽然总人数有所提高,但是面对众多需要审计的各企事业单位,审计监管的稀缺性凸显。现场审计需要人员进驻被审计单位,查阅大量资料,耗费大量时间,仅仅依靠国家审计进行全面监管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只能针对重要内容、重点环节进行监督。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审计人员有限,只能根据审计项目的特点进行重点审计或专项审计,很多单位可能长期没有接受过国家审计,很难达到轮审。还有部分单位、组织长期未经审计,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2.2 内部审计内向性决定了其主要满足内部经济管理者需求,审计独立性相对不足,定位模糊
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内部,作为组织内的独立部门,其审计监督的独立性是有限的。而且有的单位内审部门和监察纪检部门共同开展业务,更有一些中小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没有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仅通过财务审核人员行使内部审计人员职能,审计的独立性更难体现。这就形成了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由组织内领导的重视程度所体现,设置与否弹性很大,使内部审计功能效用难以发挥。
3 基于审计署11号令视角对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理念,认识到二者的联动必要性,建立二者联动融合机制
国家审计是服务于政府及被审计单位的,为了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应在审计流程上相互补充。国家审计首先要对内部审计信任,对其审计成果的可靠性予以认可,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应用内部审计成果,对审计信息准确、全面的利用和评价。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联动也应作为治理效果评价的一个方面,拓展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联动机制,把握审计合作的趋势,探索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过程和审计具体操作上的联动机制,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寻求改进措施,并提出解决方案。
3.2 在国家审计的监督和指导下,促进内部审计升级和转型
国家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独立性,同时在职业道德上也有较高的要求,在实践上国家审计已经具备比较规范的审计规则,对审计工作的框架具有较为完善的框架体系,对于在发展中的内部审计而言,可以借鉴国家审计已经形成的审计框架,进一步设计和完善现有的内部审计体系,使我国内部审计适应当前我国国情需要,以达到内部审计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推动治理能力升级转型。
3.3 以11号令为契机,适时出台相关内部审计法律,推动依法审计、依法行政水平
从国家审计层面,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审计业务操作指南。内部审计也制定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国内的一些省市也逐步制定了内部审计条例、内部审计规定和管理办法,尚未推出全国性质的内部审计法律,建议以11号令的制定为契机,推进内部审计立法进程,制定内部审计法和相应的实施细则,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内部审计地位,内部审计人员按照内部审计法执行审计业务,依据法律行使审计权力,提升内部审计业务水平。
3.4 運用大数据技术,探索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信息共享的一体化进程
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较为清晰的反映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探索构建审计网络一体化平台。一方面有利于组织自身利用审计结果,保存记录审计实施过程,形成痕迹化记录,同时也便于国家审计在平台上进行数据查询、数据分析、风险点预警提示,形成审计一体化的共享平台。在审计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后,可以提高国家审计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提高审计结果的社会认可度,基于审计信息的共享,内部审计的严谨性也将提升,对所出具的内审信息数据更加准确,有利于审计业务全覆盖,也有利于审计成果的全程监督。
3.5 加强内审人员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执业水平
内部审计人员作为内部审计执行力的核心,最为重要的能力因素就是他们的专业胜任能力。在内部审计人员构成上,应该严格按照11号令的最新要求,不仅应该具备基本审计理论,掌握审计业务知识,而且应覆盖审计业务全方位技能,在会计、审计基础业务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对税务、风控、管理、工程等内容有所涉猎,扩充相应领域知识。其次内部审计人员应保持持续学习的理念,紧跟国家相关审计法律法规的学习,充实理论学习,丰富实践经验,获得相关证书。同时应与国家审计机关及行业协会保持持续沟通,积极参与行业培训,掌握最新政策,提升职业道德,可以研究利用积分系统对审计人员进行评估考核,奖励优秀合格人员,对不合格人员进行培训再教育以适应内部审计要求,监督和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以高质量审计标准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化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程腊梅,韩梅.对效益审计的几点认识[J].会计之友,2007(22).
[2]韩道琴,曲天任.注册会计师素质要求和能力培养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9).
[3]王明珠,张洁.国家审计政府治理效力及实现路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