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甫金
一、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概述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飞速发展,农作物耕种的机械化程度在逐渐的深化,对于农作物的应用程度也在加深之中,不停的对土地进行耕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土地进行养分升级光靠化肥的作用是远远不足的,化肥的过度使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土地养分的衰败。农作物的产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上涨,秸秆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品,可以被再次进行利用,生活质量的提升与更多的便捷能源投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对于秸秆的需求也在逐渐减少的过程中,过量的秸秆在传统的处理办法是通过燃烧来进行秸秆的消除,此种办法严重影响对环境的保护,对生态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通过农田机械的发展,在农作物秸稈的应用中创新出新的办法就是运用机械对秸秆进行还田处理,既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对土地的养分进行提升。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的含义就是在农作物收获之后将秸秆进行粉碎并均匀的散落在地表上,将其枯萎后的营养成分还给土地,为接下来的种植起到推动作用。在秸秆还田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增加对氮肥的应用,加速秸秆的分解,保证在下一次的播种开始前,上一批的秸秆已经分解完毕,化为土地的养分。
二、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的优势发挥
1、秸秆还田提升土壤的肥力
秸秆还田已经在农作物生产中拥有上百年的应用历史,但是在机械化普及以前,并不能实现大面积的秸秆还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机械水平的提升,对秸秆还田的应用起到高效且完全的作用,通过秸秆还田的应用可以提升土壤的营养成分,通过对秸秆还田试验田进行实地的检测与分析,运用对比的办法可以得出,在连续10年不耕作的休息田中,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可以每千克大约为30克,同时连续十年耕作的地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每千克仅为10克左右,对于十年连续使用化肥耕种地区每千克土壤养分大约为18克,运用秸秆还田加化肥的应用地区,土壤的养分在连年增加,每年大约增加3.5克左右,在第十年时土壤的有机质养分每千克可达到28克左右,与十年未耕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相差不多。与此同时,在秸秆还田的应用中还能增加土壤的生物活性,增强土壤的呼吸性,生物活性的增强可以避免土壤内的病菌滋生,提升土壤的养分释放能力,因此,对于秸秆的还田应用需要持续进行规模的扩大与普及。
2、秸秆还田提升农作物产量
在秸秆还田的应用普及过程中,对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行提升,可以丰富土壤的养分,提升土壤的耕种能力,通过对各地的农作物产量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在秸秆还田的机械化技术应用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增产效果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水稻的增产平均每公顷提升4%左右;玉米的增产每公顷提升8%左右,小麦的增产平均每公顷提升7&左右,从数据中可以得出玉米对于秸秆还田的增产程度是最大的。在秸秆还田机械化升级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化肥的应用进行调整,部分化肥不能与秸秆还田相融合,反致土壤减产,要提升化肥的合理应用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
三、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应用
1、水稻秸秆还田机械化
在水稻秸秆还田机械化的应用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水稻种植区域可以应用不同的秸秆还田技术,在水稻一年一熟种植区域,根据耕地的厚度可以分为全量翻埋还田和半翻埋还田,全量翻埋主要运用具有秸秆粉碎工程的收割机进行水稻的收割,在运用水田旋耕机进行水稻秸秆的粉碎并均匀的覆盖在地表,半量翻埋是在秋季收获时节翻埋60%以上的秸秆,在开春耕种前需要对水稻田进行防水泡田持续3-5天的时间;在水旱田轮作种植的区域,在水稻的秸秆还田实施之后,运用旋耕机械或者翻耕机械进行秸秆的掩埋,在后续的种植过程中需要运用免耕机械进行下一波蔬菜的种植,实现土地的利用最大化;在双季水稻区域,需要将水稻的秸秆进行粉碎混合掩埋的处理,将机械收割、机械还田、机械施肥与机械耕种相结合,才能在最大程度实现水稻的还田机械化。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对于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在应用过程中加强对水稻的产量升级,同时养分充足的情况下对于水稻的质量也有所提升。
2、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
在玉米秸秆的还田机械化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要分为两种技术模式,一种是在玉米一年一熟区,通过收割机进行玉米的收获,其次运用秸秆还田机对秸秆进行还田覆盖,再通过机械深松将土壤进行翻耕,最后土壤在整个冬季进行自我修复,春天运用机械进行免耕播种,玉米收割机与秸秆粉碎机的技术融合正在不断的创新过程中,力图实现在收获的过程中完成秸秆的还田技术应用,节约成本的同时可以提升农田工作的效率;在我国的玉米种植中,不存在两熟的玉米种植,玉米两熟区域是指玉米收货后种植小麦的双熟区域,在两熟区域的秸秆还田技术应用中,需要在机械还田的过程中保障土地的平整,玉米秸秆过大需要进行高度的粉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小麦机械耕种,在土地不平整的区域可以应用旋耕机对土壤进行重新整理,以免影响小麦的种植。
3、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
由于小麦的种植特点,在小麦的一熟种植区域需要加强对小麦的翻耕处理,以免在桔梗还田的应用过程中影响土地的平整程度,可以应用铧式离翻耕进行还田的细致处理,小麦的桔梗长短需要小于10厘米,桔梗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在小麦的一年两熟种植地区,采用机械收获加之秸秆粉碎还田,在下一茬的农作物种植中,应当应用免耕播种的方法进行小麦的耕种,小麦的两熟区域还有种植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采用的还田技术是一致的,抛洒平均与切割长度控制是秸秆还田机械的重点所在,提升其机械的精准度,是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314500浙江省桐乡市梧桐街道农业经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