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2019-05-23 14:56
中国名牌 2019年5期
关键词:青岛

品牌作为一种独特资源,在新时代的城市竞争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优势。无论是过去的青岛,还是如今大打品牌旗的上海、深圳,甚至杭州、成都,品牌不仅成为了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正在成为抢占新时代城市竞争制高点的制胜法宝。

青岛自己是尝过这个甜头的。

如上海品牌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姜卫红所说,青岛“品牌之都”建设以及品牌经济的发展不仅比较早,而且把品牌经济的内涵和外延都大大地扩展,“青岛的实践对于国内其他城市有重要影响,对山东、长三角乃至全国企业品牌建设都有非常巨大的借鉴作用”。

从1978到2017的40年间,青岛的经济总量呈几何式增长,产业增加值达600多倍。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宋继宽认为,青岛多年来一直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专家指导、社会参与”的品牌发展思路,在1984年就推出了“科技金花”,并在2005率先获评“品牌之都”称号,应该说对青岛整座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透过有据可查的“中国品牌之都”评审硬指标可知,当时要想评选上“品牌之都”,必须在城市人均GDP质量、中国品牌价值500强企业数量、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企业数量、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国际和国家级发明专利数量、省长奖数量、产业集群数量和质量、旅游吸引力、商业友好度、文化影响力、现代化程度、创业精神、居民生活水平、历史遗产等这十四个指标上通过严格考核,要想从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过去的数十年间,青岛的品牌建设从产品品牌、服务品牌、企业品牌、个人品牌延展到机关品牌、党建品牌,乃至品牌经济、品牌城市,其成果在全国领先。青岛作为中国品牌打造的先行者,对后来许多城市的品牌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也将青岛的品牌名片传递给了全国及全世界。

《青岛品牌经济》一书中讲过青岛啤酒的一个案例。在一次大型国际交流活动中,主办方在介绍青岛市代表团时特意说明:“他们来自青岛啤酒的发源地。”于是,青岛市代表团在现场大受欢迎,不少国际友人纷纷举杯说:“青岛啤酒,我喝过,很好!”

这样的事例充分说明品牌对于企业乃至于城市的重要作用。

品牌搞活一座城

新时代的城市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经济指数的竞争,更看重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将创新力列为深圳这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并认为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造就了深圳发展的现代化,成就了深圳发展的基石。创新与效率从深圳被划为经济特区的那一刻起,已经深深融入深圳的血脉中,成为深圳城市名片的最好注解。

专家们普遍指出,未来城市竞争的关键不是厂房与生产线,而是知识密集与人才密集,并且要依靠制度、规则、标准方面的优势。品牌恰恰能将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体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

以杭州为例。杭州以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享誉全国,如今更因数字经济与互联网商业而被人重新认知。据杭州市经信局公布的数据,杭州2018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万亿元,增加值为3356亿元,增长15%,占该市GDP的比重达24.8%。不仅如此,《关于杭州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中还指出,杭州市2018年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7名、省千人计划初步人选49名,连续8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人才净流入率和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第一。杭州以此为基础,提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品牌定位,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8年12月25日,中国电商质量与标准建设峰会在杭州召开。会议时间恰在《电商法》正式实施前夕,其内涵已不言而喻。

另一个例子是成都。熊猫不是成都才有。雅安也有碧峰峡熊猫基地。但提到熊猫,很多人最先想到的还是成都。为什么?同样是因为城市品牌的作用。

熊猫品牌是成都对外对内进行城市形象宣传的有力抓手,并且与成都古老、休闲、花园城市的定位相契合。2012年7月4日,108个打着太极、憨态可掬的身着熊猫衣的“熊猫人”空降英国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唐人街、柯文特花园等地,以此拉开“成都熊猫保护意识周”活动,并迅速成为BBC、路透社、英国《每日电讯》等众多主流媒体新闻头条。在成都市内,来自全世界的游客不仅多处可见大熊猫创意雕塑,还可乘坐车身涂满憨态可掬熊猫图案的旅游巴士,发车前往熊猫基地。2018年,成都实现旅游收入3712.6亿元,增长22.4%,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4%。

成都的案例充分说明,谁抢先成功塑造优质品牌形象,谁就可能先入为主,在大众心中打下深刻而持久的烙印。换言之,每个城市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熊猫”。城市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并深入挖掘这个基因,通过专业化的品牌方法放大优势,进而推进城市经济升级。

姜卫红以上海品牌建设为案例,分析了品牌在推动城市发展与对外合作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表示,中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国涌现出一系列的优秀品牌。这些优秀品牌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整合与推动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元素共同发展的要素。在城市品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三个轮子一起转,一个轮子是政府,一个轮子是专家委员会,一个轮子是市场主体。它们会推动地区的品牌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去年,上海就专门发布相关文件,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这四大领域的品牌集群。

国际经验

放眼全球,品牌同样成为美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美国以苹果、微软等树立了科技强国的国家形象,德国以奔驰、宝马等树立了制造强国的国家形象,日本以丰田汽车、松下电器等树立了机械强国的形象。美、德、日生产的产品相对于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在产品价格和竞争力方面会获得很多优势。

“穿着牛仔裤,嚼着口香糖,喝着可口可乐,看着好莱坞电影”——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的青少年都是在这样一种美式生活方式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据可口可乐的推广数据,其在全球拥有高至48%的市场占有率,100多年过去了, 直到今天全世界每一秒钟就有 10450 人在喝可口可乐。美国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品牌广告、公关活动和一次又一次的消费中,被广为认知。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大国,在工业领域全球领先。虽然德国面积和中国的云南省差不多,但经济总量居欧洲首位。西门子、大众、巴斯夫、菲尼克斯、博世、宝马、通快等众多知名品牌都来自德国。德国强大的装备和制造工业,很大程度上源于德国全社会对工业的敬畏之心,也因此才塑造出一批批强大的工业品牌。当然,德国也曾有剽窃英国的工业技术、做仿造假冒产品的黑历史。品牌专家李光斗说,十八世纪时,英国已是世界制造业的标杆,而德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德国仿冒品影响了英国的产品声誉,使得“德国制造”臭名昭著。于是,德国人开始了从产品质量到品牌形象艰苦的探索和经营,用10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假冒伪劣、价廉货次到品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华丽转身,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先进范例。

日本制造也是品牌、技术和质量的代名词。日本和德国都是资源不足的地区,必须发展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制造业,才能满足能源和粮食的进口需要。日本产生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公司和品牌,如丰田、三菱、日产、索尼、松下等,其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精益求精,享誉全球。不过,中国如今在AI、显示屏、智能手机、电池、新能源车品牌等领域已经超过了日本。

综合国力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品牌的较量。在2018年的《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美国占据500强中的223个席位,其中排名在前十的品牌中,美国品牌为8个,德国品牌为1个,日本品牌为1个。美国入选全球前十的品牌涉及互联网、计算机与通讯、软件、电信、食品饮料、服装服饰、餐饮众多行业门类,而德国和日本入选全球前十的品牌都来自汽车与零件行业。

李光斗认为,世界上获得长足发展的企业,无一不是走品牌路线。

有分析文章指出,企业品牌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实力的崛起过程是一致的,各国拥有的品牌数量、品牌价值、国内生产总值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一国拥有的品牌价值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相互促进。注重品牌建设、培育强势品牌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又能极大地促进品牌建设和其价值的提升。

国家尚且如此,城市就更不必说了。

品牌兴城应义无反顾

著名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曾发布《全球城市营商环境指数》,对全球45个国家的100座城市进行评价,综合得出全球营商环境指数百强城市。其中,与青岛同为港口城市的纽约综合得分第一。这固然与纽约市全球金融中心的定位有关,与其被视作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城市和众多热门品牌的发源地,同样息息相关。拥有好莱坞影视基地的洛杉矶等美国知名城市也在榜单前列。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例子是,近年在英美等国多本知名旅行杂志评选的魅力城市榜单上,日本东京大多能入选前三。调查显示,很多外国游客对东京的印象是国际时尚大都市与不夜之城,而且东京城市管理精细、服务优良,城区面貌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的巧妙融合。城市的魅力与其营造的文化氛围有很大关系。就如同青岛凸显的品牌文化一样,东京融入景点、美食、建筑等城市细节的文化创意与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城市景象,无形中增添了城市品牌的包容魅力。

众多国际化大城市的实践,无不说明在新的竞争时代,围绕品牌领域展开的清晰定位、系统规划、必要配套与强大执行力,正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青岛完全可以对此予以借鉴。

青岛市城市经济学会会长雷仲敏指出,品牌是青岛构建全方位开放体系以及“走出去”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支撑,是激发、挖掘城市活力的重要源泉,是打造时尚之都的重要标志和名片。对于品牌建设重要性的认知,应提升到全球性战略资源的高度,这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品牌已经走向全球,对于这个战略资源,我们认识、挖掘得还远远不够。”雷仲敏说。

“处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不培育和创造过硬品牌,全市经济的转型、企业的生存发展,就没有出路。”盧浪秋认为,作为曾经的“品牌之都”,青岛诞生了一系列驰名中外的品牌,如今,青岛是时候再次推动新一波品牌企业的发展,让“品牌之都”再创辉煌。他说,对青岛“品牌之都”的认识要在新的高度上重新定位、定标,积极响应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以深圳为榜样,更新观念、创新模式、提升水平、寻找突破口、增强竞争力、把握生命线,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一定要做到,也一定能做到。

猜你喜欢
青岛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明月申牌?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