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岛能成为中国少有的“品牌之都”?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自然都离不开当地特有的历史与文化基因。
正如烟花三月的苏杭多渔歌唱晚,在江南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间展现柔美长情;而霓虹璀璨的深圳最明显的特征却是夜如白昼,在滨海的热带风情、车水马龙中流露激情繁华……而青岛,由于齐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双重叠加,它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一种商业创新和激情涌动。
文化基因
沈健基告诉《中国名牌》:“说起山东,人们最能够联想到的便是‘好客山东这句广告语,其实无论是青岛人所表现出来的好客、豪迈、善商还是独具风格的酒文化,都是这千百年来一直传承的齐文化影响下的结果。”
從历史上看,青岛自古属齐地。《尚书·禹贡》说:“海岱惟青州……浮于汶,达于济。” 就地理形势而论,齐文化圈所处的这种依山、抱原、滨海、襟河,丘陵、湖泊镶嵌其间的地理环境,与中原文化和鲁文化根植的内陆河原地带显然不同。一个最明显的区别是,我国传统的经济文化表现为重农抑商,而先秦时期的齐国则不然。姜齐建国伊始,面对的具体情况是:人少、地狭,近海有鱼盐之利,多山拥桑麻之饶;地处交通要道,商旅往来频繁等。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至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可见太公封齐建国伊始,便把优先发展工商业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并且在推行的过程中大见成效,使齐国深受其益。
历史上齐国的商人与官员也总能形成一种和谐尊重的关系,即“人和”的工商业环境,这一点从今天青岛的企业、企业家与政府之间的鱼水关系也能看出来。一位在青岛市政府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在接受《中国名牌》采访时,亦对这种“鱼水关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回顾这么多届青岛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没有哪一届是不照顾企业的。没有官僚主义、没有架子、没有排场,把青岛经济搞起来,让青岛人民幸福起来,这是历届青岛市委市政府都在坚持的出发点。
青岛人重商而且容易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基因就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具有开放性、冒险性、外向性、崇商性、开拓性等特征。正是齐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完美结合,为青岛经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
从地理位置上看,青岛地处华北经济区和华东经济区结合带,是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城市之一,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地理优势明显,因此历史上也一直被殖民者所垂涎。
历史的造就
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在列强的侵略下已满目疮痍,各种割地赔款使得当时国民经济日渐衰退,民不聊生。这使得当时本就难以得到重视的工商业更加举步维艰。1891年,清政府在青岛设立海防,当时青岛被命名为胶澳。胶澳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当时迫切需要在远东地区建立据点的德国决定在这里建立一个超越香港的“模范殖民地”。
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单纯的经济与原料掠夺不同,德国是把青岛作为永久殖民地进行长期投资建设的,17年间一直是由德国政府进行财政拨款建设城市。这一城市设计理念,客观上使青岛在头十年便一举超过早30年建港的烟台,跃居当年沿海城市进出口的第2位,在前30年间便超过山东省国民产值7倍,成为当时全国四大轻工业中心、金融中心之一,全国五大工业城市之一。1914年,在青岛建设正风生水起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趁机抢占了青岛,德国建设“模范殖民地”的梦想也终于没有实现。但是客观上德国对青岛的建设,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青岛的工商业、对外贸易和品牌打造奠定了基础,也为青岛后来的品牌事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这一切似乎都使青岛成为后来的“品牌之都”成为必然。但历史总是如风云变幻,任何事件的成功除了地利人和,还有更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天时。
青岛成为品牌之都的天时又是什么呢?至少有两个背景,一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二是几乎同一时间,世界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两个天时叠加,成为青岛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 。
正如黄少英在其《试析青岛“中国品牌之都”形成的宏观原因》中描述的那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后工业时代,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给发展中国家发展制造业创造了机会。改革开放后,青岛是14个率先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青岛成为承接国际制造业的主要城市。”事实也证明,青岛名牌的诞生正是从制造业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