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伙伴精神 共建一带一路

2019-05-23 02:05张配豪
人民周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理事单位一带绿色

张配豪

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发展之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前方是坦途还是荆棘,我们都要弘扬伙伴精神,不忘合作初心,坚定不移前进。各国人民都应该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建“一带一路”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传播之路:媒体同心  丝路生金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4月23日,“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首届理事会议及配套活动在北京人民日报社举行。来自“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代表共聚一堂,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此次会议发来了贺信。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会议并宣读贺信。

习近平强调,我们高兴地看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在共建“一带一路”伙伴网络过程中,媒体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为各国媒体提供了便利的交流合作平台。希望各理事单位发扬丝路精神,加强沟通合作,在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多做工作,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为共建“一带一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更多惠及沿线国家民众。

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中国将打造包括新闻合作联盟在内的后续联络機制及人文合作新平台。这是落实高峰论坛达成的合作意向,建设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和平台的重要举措。两年来,人民日报社牵头发起,中外媒体积极响应,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已有86个国家的182家媒体确认加入“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25个国家的40家主流媒体应邀成为联盟理事会理事单位。

人民日报社社长李宝善代表联盟理事长单位在会上作了发言。李宝善在发言中宣布:“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首届理事会议的举行,标志着“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正式成立并启动运行。

“作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媒体合作平台,联盟具有凝聚发展共识、促进各国交流的独特优势。”“联盟将秉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向全世界传播客观、真实、准确、公正的新闻信息,为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人民的理解与互信、交流与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首届理事会议联合宣言》中,对联盟的功能作用,进行了清晰而明确的定位。

“联盟的成立,能够促进沿线国家地区民心相通,从而加强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提升经济发展动力。”巴基斯坦战斗媒体集团总裁萨尔曼德·阿里对本刊记者说。

组织大型跨国采访行动、建立新闻产品互换机制,开设“一带一路”新闻传播学位班……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交流合作形式丰富多彩,结出累累硕果。

各理事单位对联盟的未来充满期待,并纷纷表示将在理事会搭建的平台和框架下,为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更多贡献。

荷兰荷广传媒首席执行官杰奎琳·朗普女士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首届理事会,给各国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先进媒体机构和专业人士学习。同时我们也相信,联盟理事会的成立将创造一个互利互信、带来更多商业机会的环境。”

英国每日邮报通用信托集团欧洲货币机构投资者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汪弘彬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的成立,只是‘一带一路框架下媒体合作走出的第一步。作为联盟理事单位,我们应当发挥各自力量,去团结更多媒体,为共建‘一带一路发挥积极作用。”

绿色之路: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携手打造绿色国际公共产品,也是“一带一路”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4月25日下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绿色之路分论坛举行,与会嘉宾分享了很多共建绿色之路的生动实践。

分论坛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正式成立,“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还发布了绿色高效制冷行动倡议、绿色照明行动倡议和绿色“走出去”行动倡议。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在实现自身绿色发展的同时,也积极为全球的绿色发展作出努力和贡献。围绕促进绿色发展这一目标,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与交流,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据悉,中国已与共建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双、多边生态环保合作文件近50份;推动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中柬环境合作中心、中非环境合作中心、中老环境合作办公室、“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平台等机制和平台建设并开展务实合作,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夯实基础;每年举办“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国际高层对话等系列主题交流活动20余次,共建国家超过800人参加交流,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和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培训,每年支持300多名共建国家代表来华交流培训,提高区域生态环保能力建设。

代表们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纷纷对中国生态环保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积极评价。

蒙古国自然环境与旅游部部长策仁巴特表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向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分享和转移良好实践经验及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以及技术成就。

捷克副总理兼环境部部长理查德·布拉贝茨非常赞赏中国环境治理的决心和在国际环境治理领域的引领作用。“中国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针对环境问题制定了许多新规范,在国际社会起到了表率作用。”

可持续海洋经济高级别小组挪威特使赫尔格森评价称,“中国提供的绿色环保解决方案至关重要,‘一带一路倡议能把这些方案推向世界,世界需要这些贡献”。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全人类理应共享的民生福祉。中国汽车企业比亚迪生产的电动卡车、电动叉车、电动出租车,为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去绿色生活方式。今年2月在巴西巴伊亚州正式签约的轨道交通云轨项目,除了为城市带来绿色、便捷的交通方式以外,行驶在空中的云轨还能够为当地城市旅游带来新的吸睛点。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对本刊记者说:“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用创新科技与各国共同打造绿色交通解决方案,将让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更快速地在全球生根发芽。”

精心呵护绿色“一带一路”,成为各参与方的广泛共识。新加坡环境及水源部部长马善高说:“绿色‘一带一路倡议恰逢其时,将世界各国聚集起来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互联互通,带来新的合作的模式。”联合国环境署代理执行主任乔伊斯也表示,中国建立“一带一路”国际绿色发展联盟,分享经验惠及其他国家,联合国环境署愿意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进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理事单位一带绿色
绿色低碳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本刊理事单位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