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勇
(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太原030013)
消化道肿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ysfunction,PGID)是困扰普外科医生的常见术后并发症,表现为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又称胃瘫)、恶心呕吐、呃逆、肠梗阻、便秘、腹泻等,其中胃瘫的发病率国内报道为0.6%~7%,国外报道为5%~10%[1]。PGID的发病因素包括手术器械刺激、胃肠道灌注不足、内环境紊乱、麻醉药物刺激、炎症反应等[2]。中医认为PGID的发病机制为手术创伤,邪毒内蕴,气血亏虚,痰湿、水饮、瘀血、湿毒内停等阻滞脾胃气机,使脏腑疏泄失常[3]。治疗原则以益气健脾,行气消痞,调畅气机为主[4]。2016年 1月-2017年 12月,我院中医科采用中医针灸方法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共收集入组患者99例,均系胃癌胃部分切除术后合并残胃功能障碍的患者,其中治疗组47例给予常规治疗结合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拔除胃管的时间,恢复全流饮食时间和总住院天数。治疗组平均年龄为(59.97±9.18)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0.30±8.69)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1.2 入组条件 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胃癌患者,年龄18~75岁,接受胃癌根治手术,术后消化道造影提示残胃排空障碍,顺应性好,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复发、转移等。
1.1.3 排除条件 合并心脏病、肺栓塞、脑梗塞等严重术后并发疾病;顺应性差,不接受临床实验的患者;经消化道造影等影像检查提示有黏连、梗阻等器质性改变的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入组患者。将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给予常规治疗(支持补液,预防感染,肠内营养)同时给予中医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上巨虚、内关、公孙等穴位,每日针灸1次,留针30 min;对照组52例,仅给予常规治疗。主要观察指标: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拔除胃管的时间,恢复全流饮食时间,总住院天数。
所有数据应用SPSS22.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统计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学检验水准α为0.05。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临床实验,研究期间未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计划入组120例,实际入组99例,其中治疗组男性26名,女性21名;对照组男性27名,女性25名。
胃癌术后残胃排空障碍是困扰普外科医生的常见并发症。本次临床研究通过针灸足三里、上巨虚、内关、公孙等穴位,辅助治疗胃癌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患者。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拔除胃管时间、恢复全流饮食时间、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见表 1。
胃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胀、痛、闭、呕,皆为中医学气机阻滞不通的表现。危北海[5]将胃肠功能紊乱分为气机阻滞、脾胃虚弱、湿热蕴结、气滞血瘀4个证型,他认为治痛胀之要,不论虚实,皆以理气为先。腹部手术后脾胃受损,中焦枢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调,清气不升,浊阴不降;胃肠传化通降失司,气机壅塞,腑气不通。其主要病机为脾胃升降失调,胃肠气机壅塞,气虚、血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属本虚标实证[6]。治疗方面以“六腑以通为用”立法。针灸特定穴位对消化系统机能活动有多方面的调整作用,达到脾升胃降,气机通畅的目的。针对手术后胃肠功能变化或紊乱的患者,治疗多选取手厥阴、足阳明、足太阴经腧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下合穴,上巨虚是大肠经的下合穴。中医理论认为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而足三里乃其要穴,具有调理脾胃气血,培本固元之功。
表1 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拔除胃管时间、恢复全流饮食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d,x±s)
临床研究和实践表明,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能够促进肿瘤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对于术后合并残胃排空障碍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残胃的排空功能尽快恢复,患者留置胃管、营养管时间缩短,恢复进食时间缩短,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通过这项研究,也为中医针灸在快速康复医学的应用作出一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