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2019年4月17日,由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主办,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联盟承办的 “2019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本次论坛以 “实现变废为宝,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方春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李德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首席科学家陈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俊勋,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杨振海,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刘俊,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高尚宾,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文世峰,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总兽医师梁纪豪,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助理陈利音,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劲松,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贠旭江,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等领导出席本次论坛,各省 (区、市)畜牧管理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有关科研院所、畜禽养殖企业、畜牧环保企业等1 60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涵盖主旨报告、院士论道、产业发展、企业引领、论坛征文颁奖仪式等环节,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杨振海,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贠旭江,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副秘书长杨军香分别主持论坛。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作了题为《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旨报告。他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瞄准2020年目标,以更加扎实有力有效的行动,坚决完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硬任务,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18年是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见成效之年。农业农村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高位推动,规范标准引领,新支持204个畜牧大县开展整县推进;加强技术、服务方式和监管手段创新驱动;组织开展考核,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目前,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63%,畜牧业绿色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
2019年是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攻坚克难之年,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如期完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目标任务。农业农村部将从以下5个方面继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一是聚焦规模养殖场,切实落实主体责任,2019年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要达到100%;二是聚焦畜牧大县,组织实施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压实属地管理责任;三是聚焦种养结合,完善资源化利用路径,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种养结合制度;四是聚焦转型升级,走一条绿色、高效、优质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五是聚焦技术支撑和服务,发挥联盟的人员、技术、组织优势,为全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主持人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杨振海
▲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贠 旭江
▲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副秘书长杨军香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指出,我国已超越美国和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畜禽养殖国。但我国畜牧业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量不高,投入却很高,中国畜禽养殖产量仅实现了发达国家的50%~64%,但谷物饲料和大豆投入却高居世界第一;二是畜禽粪污管理水平低下,养分循环效率低,粪尿氮循环利用率仅为33%,如果只考虑农田还田率仅为18%;三是畜禽养殖饲料和产品进口比例过高,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的饲料和畜产品进口国,畜产品进口将影响全球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
面临畜牧业的发展困境,绿色发展成为必然,种养结合是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种养结合,能够充分利用畜禽粪尿中的养分、碳及其他资源,减少畜牧业养分环境损失和温室气体,减少饲料需求及对进口的依存度,大幅度降低畜牧业资源环境代价。因此,应建立严格的政策制度实现种养结合,如限定区域最高畜禽养殖密度、建立空间优化养殖分配体系、立法禁止任何形式的粪尿直接水体排放、制定粪尿管理手册以及规定养殖场需要保留记录、限定有机肥最高施用限量、增强畜禽粪尿加工和区域间运输、补贴畜禽粪尿施用/增加化肥工业税点、补贴国产饲料/增加进口饲料税点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首席科学家陈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首席科学家陈勇提出了“农村代谢共生产业园”概念。当前,农村环境问题严重,畜禽粪便任意排放,农业废物就地焚烧,生活垃圾简单处置,林业废物肆意丢弃,每年约产生60亿吨乡村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2亿吨、农业废物12亿吨、林业废物5亿吨、人畜粪便40亿吨。要实现乡村振兴,有效治理农村环境,就要“变废为宝”,发挥农林废弃物的能源资源效益,将先进养殖技术、先进发酵技术、沼气纯化技术等粪污综合利用技术,有机作物种植技术以及微生物制剂饲料技术等有机结合,形成“农村代谢共生产业园”,推进乡村集约化、规模化和系统化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介绍了发达国家畜禽污染防治管理经验,如加强畜禽养殖场的建设规划管理、实施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严格控制畜禽排泄物施用量、要求污染治理并达标排放、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优惠政策、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体系等。他认为,控制畜禽污染的主要途径包括:⑴对病死畜禽进行掩埋、焚烧、微生物处理、昆虫饲养;⑵用粪便沼渣生产有机肥;⑶用尿液污水发酵生产沼气;⑷用沼液生产液态肥、液态药肥,或对其进行工业化处理及生物处理;⑸对粪污采取发酵床模式。
▲清华大学新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资深副董事长白善霖
清华大学新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资深副董事长白善霖介绍了目前中国传统农牧食品产业发展模式遭遇的系统性挑战和压力,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疫病、资源约束、原料成本、生产效率、比较效益、国际竞争等。因此,中国农牧食品产业全面进入构筑新常态的新时代,这也呼吁新农业(农业4.0)的诞生。所谓新农业,是在工业4.0(以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和大数据为特点)的背景下,以解决食品安全与品质、生态安全与资源利用、生物安全、技术水平与生产效率、动物福利、三产融合、商业发展与农民利益、国际竞争力等8大问题为目标。对应于新农业,新农业下的商业文明也发生了变化,新的农业商业文明以道德与科技为核心,其中道德引领,科技为本。他指出,中国的农牧食品企业应抓住机遇,走绿色发展之路。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陈瑶生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陈瑶生介绍了全国生猪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当前,非洲猪瘟肆虐暴露了产业缺陷,也将加速产业模式转型。他认为,生猪产业系统变革将呈现12个方面的变化:生猪养殖区域方面由产销就近原则向产销严重分离趋势转变;规模方面由规模化、散养萎缩向高度集约化、适度规模转变;组织方面由一体化、独立发展向专业化、集团整合、高度组织化、全产业链转变;专业方面将由育繁推一体化向公猪站、育种、扩繁、育肥、独立专业化转变;生产方面由传统转向自动化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变;技术方面由以标准化为主向新技术集成为主转变;管理方面由人治、模糊、独立向平台、数字精细化、专业共享转变;服务方面由产品、营销导向的孤岛模式向技术专业导向、人工智能平台、综合集成转变;环保方面由粪污综合治理向生态循环、废气综合治理转变;肉品方面由实现足量供应向差异化肉品需求、品牌、产品文化(故事)转变;交易方面由活猪运输、猪贩、代宰向集中屠宰、冷链运输、期货转变;消费方面由热鲜、直销向冷鲜、分割、异地、线上线下交易转变。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高尚宾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高尚宾指出,中国用40年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众多挑战:⑴农业氮磷流失;⑵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公报(2007年)显示,畜禽养殖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达到1 268.26万吨、102.48万吨、16.04万吨,分别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96%、38%、56%,我国畜禽粪污年产生量约38亿吨,近11亿吨未得到资源化利用;⑶秸秆焚烧污染;⑷地膜残留污染;⑸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⑹农业生物资源流失;⑺外来入侵物种扩散蔓延;⑻气候变化。
他认为,生态农业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着力点。生态农业大有作为,需要打造“六个一批”:出台一批绿色发展政策、培育一批生态产业、发展一批生态农场、壮大一批生态农庄、培养一批生态农民、建设一批全产业链服务综合体。
▲广西玉林市委常委、福绵区区委书记赵志刚
广西玉林市委常委、福绵区区委书记赵志刚以广西玉林市福绵区为例,分享了小散养整县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探索与实践,介绍了小散养户“截污—建池—收运—还田”模式。该模式通过推行配套建设雨污分流、粪污腐熟、粪肥贮存和还田利用设施,支持和鼓励农民合作社或第三方企业开展粪肥“收运还田”市场化服务,实现粪污低成本资源化利用,杜绝粪污和沼液直排的同时,发展有机农业。同时,利用粪污治理和资源化云平台,实现对所有养殖场户粪污产生、处理、利用的全过程追溯监控、沼液肥收运配送第三方最优路线规划、粪肥收运和用肥呼叫及保险订单的下单管理功能,让粪肥去向有据可查,实现粪污治理和资源化监管不留死角。
演讲嘉宾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吴德胜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党林
▲海尔产业金融总经理张磊
▲山东华牧天元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玉民
▲四川天地拓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友丰
▲江苏欧尔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方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吴德胜分享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推广应用经验。他指出,没有一套理想的工艺和设备能适合所有的养殖场,在建造处理厂之前,必须针对原料和当地实际条件,选择合理的工艺设备,争取以最低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海尔产业金融、山东华牧天元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天地拓鑫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欧尔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分别围绕种养结合以改善生态环境、打造产业金融新模式、优化粪污处理工艺、利用粪污生产有机肥、利用微生物处理养殖粪污等内容进行了企业典型案例分享。
会议还组织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论文征集及评选活动。参评和获奖论文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探讨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学术理论、典型案例、实践经验和技术方法,客观反映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困难,深刻剖析了问题根源,提出了对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探索和思考。经过征文活动组委会专家评审,评选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优秀奖20篇。
▲论坛征文颁奖仪式
论坛同期(4月18—20日),举办了“第二届畜牧环保专题展”,旨在引导广大畜牧、饲料企业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条,走生产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53家畜牧环保企业参展,展览主要聚焦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以“合作共赢,绿色发展”为主题,重点展示养殖、种植、土肥、农机、环保等不同领域融合产生的新理念、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工艺。
▲第二届畜牧环保专题展展区
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畜牧业》杂志社等5家单位分别承办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和新产品、种养业温室气体核算、粪污污染防治技术、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污染源头减控与种养结合技术、种养结合整县推进等6场专题论坛,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吸引了大量听众,人气爆棚。
▲第二届畜牧环保专题展专题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