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德湘 李萍
(南宁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门诊部 广西 南宁 530021)
肝癌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如今手术切除术已经成为了临床上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但是在手术治疗后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创伤,疼痛明显,现通过研究我院肝癌患者采取不同方法进行疼痛管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600例患者入组开始时间为2013年4月-2014年6月,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152例,女148例,年龄36~71岁,均值(52.3±7.85)岁,治疗方法中有205例行肝叶切手术,有70例行肝癌介入术,有25例行射频消融术;研究组男155例,女145例,年龄37~73岁,均值(53.9±6.94)岁,治疗方法中行肝叶切手术患者占195例,行肝癌介入术患者占82例,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占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管理,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止痛措施处理。研究组则行优化疼痛管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详细向患者讲解疼痛的知识,并连续性记录和评估患者的疼痛评分。针对疼痛评分大于4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每间隔8小时对其进行疼痛评估,直至连续三次评估疼痛评分均小于4为止[1]。在治疗前护理人员给予患者200mg/次塞来昔布口服,一日两次,连续服用三天,在患者治疗后,护理人员可采用多模式镇痛、按时止痛、超前镇痛等方式为患者进行止痛[2]。
①疼痛控制满意度:应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对管理服务的满意情况,问卷满分为100分,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其中得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分且≤90分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②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疼痛评分的范围在0~10分,分值越高,则表明疼痛越剧烈。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疼痛控制满意率为83.67%,研究组为9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控制满意率对比(n)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疼痛评分相比,研究组分值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评分对比(x±s,分)
近些年来,随着肿瘤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对疼痛的管理,如今优化疼痛管理应用于临床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认可。有临床研究显示,优化疼痛管理模式能够加强医护人员对疼痛管理的理念,还可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疼痛控制质量,进而促进患者在术后的早期锻炼,并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说明了肝癌患者应用优化疼痛管理是有效的、安全性,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在治疗三天后、住院前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说明研究组疼痛管理方法更有效。
综上,肝癌患者采用优化疼痛管理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感,并提升疼痛管理满意程度,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