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园元 吴岩 马效民
摘 要:针对信息技术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安装工程计价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完善,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安装工程计价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要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化体系的构建。文章立足于构建“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化体系视角,以论述信息化技术在“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中的应用价值作为切入点,阐述构建“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化模型的框架,最后提出优化课程信息化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安装工程计价”课程;应用;BIM技术
1 信息化在“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此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模式。BIM技术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促使高校建筑类专业教学发生巨大变革。“安装工程计价”课程是建筑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政策性以及内容广泛性特点。例如,在具体的课程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国家统一的计价规范,而且还要结合不同地区的相关造价收费标准等进行计价,因此,相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其不仅存在学习上的难度,而且还存在应用难度大的问题。所以基于新时代“安装工程计价”课程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积极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首先,信息化在“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仿真操作实训平台,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安装工程计价”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在高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实践锻炼而获得相应的技能。学生深入到企业实践学习不太现实,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利用BIM技术构建仿真实训平台,学生通过登入仿真实训平台可以参照企业岗位的标准进行实践仿真操作训练,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其次,信息化在“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中的应用有助于转化教师角色,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传统的课程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听的模式,在强调实践技能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创新性与自主性。信息化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丰富了学生学习途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资源。高职院校基于各种因素存在教学资源参次不齐的现象,利用信息化可以有效解决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例如通过构建网络共享平台,学生可以学习到最高端、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了解最新知识技术的水平[1]。
2 “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化模型框架
基于BIM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高职“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模型主要是以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管理、项目建设过程信息管理为目标,构建虚拟工作环境,拓展学生在安装工程计价管理中的应变能力,推动职业化教学的进程。由于“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中会涉及多个机电设备,相应地需要对应多个施工规范标准,同时由于机电设备更新速度也比较快,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严格把控。具体的教学模型流程为:(1)根据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构建4种典型的BIM信息化模型:轻钢厂房、框架办公楼、砌体住宅以及剪力墙塔式住宅。根据不同的模型结构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安装计价教学内容体系,以此增强学生对不同建筑结构安装工程计价实践技能。(2)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高职教学平台与当地质监部门发布的建材信息数据对接,以此为学生与教师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3)利用BIM模型对建筑安装项目进行分类,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建筑空间基础结构,了解机电设备的安装程序等,以偶次全程协同安装工程的管理工作。例如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构建BIM模型,以此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建筑空间布局,这样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建筑安装工程的具体细节,增强学生的空间感[2]。
为更加清晰地阐述信息化在“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中的应用,以“电气照明工程線管工程量的计算”章节为例进行分析。
2.1 课前准备
由于“安装工程计价”课程具体的学习过程为:识图、计量、计价。学习重点是通过对施工图的认知,掌握相应的工程计价方法。实践表明,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正确地识图方法,就会因为识图问题而导致出现计量的错误。电气照明工程管线工程量计算章节,具有较为复杂的线路施工图结构,根据调查学生在学习该章节知识时经常会表现出模糊、混乱的状态,例如学生不知道怎么样计算照明管线等问题。因此,基于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利用,高职教师在上课前要利用“智慧平台”开展课前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的优势,将优秀的网络课件等传入网络教学平台中,将日常教学中学生所普遍反映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以此增加学生的立体感。例如针对照明线路暗管结构复杂的特点,教师要构建BIM模型体系,通过AR系统立体播放暗管施工结构,让学生走进虚拟的施工现场,以此更加清晰地了解施工详情。其次,搭建学习平台,创立自主学习模块。针对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的知识较为模糊的现象,教师要在课前为学生指出学习重点,以此让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以此尽快地进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当然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教师要构建预习检测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增设“找茬游戏”通过设定不同的管线结构图,以此让学生分析不科学的布线结构图,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游戏结果,准确地了解到学生在认知电气照明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便于开展差异化的教学。
2.2 BIM模型教学实施过程
基于电气照明安装工程计量的教学大纲要求,其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关于电气照明工程计量的方法,因此,根据教学任务以及安装造价的实际工程流程,其主要分为水平线管工程量计算、垂直线管工程量计算以及汇总3个任务。
2.2.1 水平线管工程量计算
水平线管工程量计算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是在实践中需要学生将不同型号的管线按照比例进行折算,以此计算出实际的工程量。由于在计算不同型号管线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导致学生在测量起点与末点时经常会出现错误,例如起点选择位置过短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计算的结果。为了避免因学生不能熟练掌握配管原则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BIM模型,通过构建网络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配管的细节,以此快速地掌握核心技术问题,同时构建自动检测模块,学生根据计算的结果可以在相应的图纸上自动检测,以便能够让学生快速地知道自己的计算结果。
2.2.2 垂直线管工程量计算
垂直线管由于属于隐蔽性工程,部分管线无法在图纸上直观地观测,因此,需要学生要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这样可以便于快速地计算出垂直管线的工程量。然而由于高职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和空间观念,他们在计算垂直管线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漏算、误算的问题。例如,在钢结构厂房的墙角边上的垂直管线学生常常会忘记计算。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垂直管线缺乏立体的概念思维,导致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失误,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立体思维,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垂直计算思维。首先,教师要积极利用BIM模型构建三维空间模型,将不同结构的垂直管线以三维空间的模式展现出来,以便让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垂直管线的相关关联,解决学生漏算、误算的现象。其次,垂直剖面示意图,简洁直观地显示垂直方向线管布置方式,同时标注有对应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正确计算。
2.2.3 管线工程量计算汇总
学生在经过上述两种计算学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真实的案例作为研究依据,让学生自主完成某工程的全部管线工程量的计算及汇总,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计算过程、结果进行考核,以此判断学生对“安装工程计价”的掌握程度。
2.3 構建互动平台,实现课后测试与监测
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往往是通过对学生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等环节进行,此种模式不利于科学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基于高职教育的目的,在“安装工程计价”课程教学中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网络考核平台,实现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全程监测:首先,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全过程动态的课后考核平台。“安装工程计价”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改进教学方案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网络监测平台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等全程了解。其次,利用评价平台,设置仿真实训操作系统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安装工程计价”实践性的特点,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仿真模拟操作系统,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仿真岗位锻炼的机会。为了加强互动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设置了多个闯关游戏,学生必须将该知识点的全部任务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节的学习,寓教于乐,推动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
3 结语
总之,基于职业现代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安装工程计价”课程必须要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构建基于BIM技术的教学模型,以此为学生搭建三维空间和仿真实训操作系统,为学生提供全程动态化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高喜玲,王晓玲,申欢迎.信息化技术在“安装工程造价”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8(4):69-71.
[2]马红丽.BIM 5D技术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模型中的尝试[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6(5):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