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昊
从5月1日起,日本将进入“令和元年”。从政府到舆论,均将此看作一大历史节点。在令和元年,日本将接连迎来一系列重大内政外交事件。首相安倍晋三对外表示,“走进令和”的日本“必将呈现新的面貌”,但很显然,要兑现这一承诺,日本政府和执政的自民党需要妥善应对一系列难题,安倍的“手腕”也面临现实考验。
宣布新年号后,日本政府面临的首要课题是尽快推进“改元作业”。由于年号被广泛应用于日本政务、商务和社会生活,“改元”意味着相关公文证件及处理系统也需要全面更新。4月2日,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表示,政府将加紧对“改元”后使用的文书进行日期格式变更,从5月1日起使用“令和”,如印刷新文书来不及,也会在旧文书上敲章或手写加注,将“平成”改为“令和”。政府信息化办公系统也将在5月1日或“十连休”(4月27日至5月6日)结束前完成升级。今年的各级政府预算从5月1日起标记为“令和元年”。根据方针,即使5月1日后,以“平成”标记的文书,包括国民提交政府的申请书、所持证件与各类合同仍具有法律效力,不受“改元”影响。总务相、经产相等阁僚也纷纷表示,中央政府将协助地方及民间切实推进“改元作业”。
此次天皇是生前退位,提前一个月宣布新年号,因而相比过去“改元作业”时间相对宽裕。但日本舆论指出,准备不足且人手有限的地方政府及民间企业依然可能陷入混乱。无论更新各种文书,还是升级电子系统的工作量都非常庞大。民众生活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4月1日起,日本接连发生借“改元”而进行的金融诈骗,如有人声称“使用新年号后现有银行卡将无法使用”,骗取银行卡,有老人因此被骗100万日元。
为应对“改元作业”,日本官方和民间不得不“加速运转”。基于生活便利化、国际化考虑,建议全面使用公历以替代年号的呼声因而再起。不过年号制在日本传统深厚并受到国民尊重,保守政治势力更是从捍卫“日本国家独立性”的高度竭力维护其“权威性”。4月2日,外相河野太郎表示,为遵循国际惯例和节约工作量,外务省考虑在外交文书上停止使用年号,只标公历日期,招致了政界乃至执政党的批评,有人表示“还是要重视年号在政治上的作用”。针对相关争论,4月3日菅义伟表示,关于社会上是否使用年号“政府没有强制要求”,但政府机关事务原则上使用年号这一传统“仍要坚持下去”。
在“令和元年”,除了与皇位继承有关的大型活动外,日本还将接连迎来“往年所未见”的繁忙的对外事务日程。新天皇即位后,6月28?29日,大阪将举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会议,这是2016年伊势志摩七国集团(G7)峰会后,日本再次举办大型国际峰会。按照惯例,从5月中旬到10月下旬,G20各类部长级会议将陆续在日本各地举行。8月,横滨将举行第七届非洲开发会议(TICAD),50多个非洲国家领导人将访日,这也是TICAD时隔五年再次回到日本举办。9月,日本将主办橄榄球世界杯。此外,东京奥运会筹备工作也将迎来“最后冲刺”。日本政府还计划借新天皇即位,特别是10月22日天皇“即位礼正殿之仪”,广邀外国宾客,推动“天皇外交”的“世代更替”。
2019年4月13日,安倍晋三偕夫人到新宿御苑参加赏樱大会。约18200名来自政界、金融界、商界等领域的宾客出席这次活动。
日本渴望集中發挥“主场外交”效果,其目标显而易见:一是协调改善与其他大国的“战略关系”,一是主导国际新秩序建构,大力提升国际地位形象。大国关系方面,日美领导人政治互动高度频繁,特朗普已受邀于5月作为新天皇首位国宾访日,此后G20峰会期间他还将访日。在此之前,安倍将于4月下旬访美,官房长官菅义伟也将在5月初少有地访美。大阪G20峰会期间,日本将“重点保障”中美俄等国领导人的相关行程,试图在“中美大国竞争”间发挥“协调平衡”作用,并与俄方推进解决“历史悬案”。同时,日本依托议程设定权,力图在贸易投资、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带头提出国际倡议,主导规则制定,强化自身作为“自由主义捍卫者”的形象。毫无疑问,G20峰会已经成为日本今年“主场外交”的重中之重。
“主场外交”另一重点是横滨TICAD,这被日本视为“强化与非洲战略纽带”的关键契机。日本期望利用此次会议深化官民协作机制,进一步促进对非战略“从援助到投资”转型,助力日资进军非洲。日媒称,安倍政权的“非洲新战略”以拓展市场与“推广规范”为公开目标,实际上则紧盯其他大国,特别是中国近年在非洲经济力量的“高速扩张”。换言之,在根本上影响这一战略的仍是大国(特别是对华)竞争因素。
“令和元年”对于日本意义重大,日本舆论则更强调这一年“承前启后”的意义。《日本经济新闻》称,战后日本借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而迅速在经济和国际地位上崛起,而2020年和2025年,东京和大阪将分别再度主办奥运会和世博会,“历史能否重演”,“令和时代”的开局成为关键。但另一方面,日本民众认为政府外交的前景并不乐观。日本内阁府4月5日公布的民调显示,关于日本“目前正走下坡路的领域”,37.5%的民众认为是外交,排名各领域之首,比去年调查时大增12.6个百分点。大量舆论观点认为:力推“战后外交总决算”的安倍期望借特朗普之力,在半岛对朝、韩关系上挽回主动权,并诱导俄罗斯在领土问题上作出让步,但相关举措乏力,目标难以实现。
“令和元年”又是“选举大年”,今年将举行四年一度的日本统一地方选举(地方行政长官与议员选举),以及三年一度的参议院半数议席改选。3月下旬,日本部分都道府县发布选举公告,统一地方选战打响,将于4月完成投计票。7月,参院选举将举行,目前自民、公明两执政党已基本确定各选区候选人,各在野党则计划于5月份确定在部分选区联合推举候选人。围绕夏季参院选举,国会对抗情绪日益浓厚,围绕经济民生(消费税增税、社会福利开支)以及冲绳美军基地搬迁等问题,执政党与在野党的论战趋向白热化。
巩固自民党执政地位以及自己在党内的领导权,无疑是安倍最优先的政治目标。目前自民党权力优势巨大,但由于经济复苏给民众带来的“实感”明显不足,加上10月消费税增税的影响,自民党与安倍执政所需最关键的“经济牌”效果正在减退。民众对于政权的不信任感也再度抬头。自民党内部的“安倍独大”仍在持续,但不安因素也在增长,此前干事长二阶俊博、总务会长加藤胜信等人抛出“四选论”,支持安倍再次延长党首任期,引发党内及舆论反对。围绕“后安倍时代”的权力归属,自民党内暗流涌动。4月10日《文春周刊》刊载对二阶俊博专访,其中二阶明言,除原干事长石破茂等人外,官房长官菅义伟也是安倍之后党首有力候选人。这都预示着自民党内的权争势必加剧。
此次新年号公布过程中,与“平成改元”时“躲在幕后”的竹下登首相不同,安倍主动地“走上前台”,亲自主导“历史时刻”。但观察家们也警告安倍“处于权力巅峰时,要看到脚下不稳”,并举出了所谓“改元魔咒”:近代天皇更替后,时任首相不超过半年时间就会下台。1912年7月明治天皇去世,12月首相西园寺公望即因为与陆军关系恶化而内阁总辞职。1926年12月大正天皇去世,次年5月首相若槻礼次郎因“昭和金融恐慌”而辞职。1989年1月昭和天皇去世,6月首相竹下登因“利库路德”丑闻而下台。当然,考虑到目前政治格局,安倍很可能免于这一“改元魔咒”,但毫无疑问,在“时代变革”的潮流下,针对安倍长期执政、独占权力的“审美疲劳”和不满情绪日益增长,“求变”正逐步成为新的政治诉求,这实际才是安倍政权必须克服的“魔咒”。有政论人士称,安倍即将创下历代首相执政时间最长纪录,但如果所提出的诸多政治构想、口号无法兑现实质成果,其历史评价或将沦为“在位时间很长,但缺乏重要遗产”。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