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学军
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要举措。宁夏青铜峡市以“创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契机,普及应用农机化新技术,示范推广新机具,不断推进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
一、发展现状
1、地理区域位置优越。青铜峡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总面积 2525平方公里,属宁夏吴忠市辖区县级市,素有“塞上江南”美誉,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引黄灌溉,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作物种植面积75.6万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三大农作物,年度种植面积稳定在12.5万亩、22万亩、20万亩。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构成了发展农业全程机械化的环境优势。
2、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截止2018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51.5万千瓦,户均占有农业机械动力11千瓦,农机固定资产总值达5.7亿元;拖拉机拥有量达2.21万台,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达3400台,各类配套农机具达3.7万台套,大中型拖拉机机具配套比达1:2.8。
3、农机作业水平稳步提升。辖区耕地面积40.7万亩,机耕作业水平达100%;机播面積达到40.7万亩,机播水平达到89.2%。水稻机插面积达到6.12万亩。收获机械化水平达87.6%。2018年底全市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化水平达到94%。
4、服务体系功能逐渐完善。构建以市级为中心、镇村为基础、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已发展农机服务组织37个,其中:农机作业公司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29个,年度培育作业收入超过5万元的农机大户达30户,各类农机专业户4342户。农业机械作业领域逐步由农田耕整向机械深松、秸秆综合利用、粮食烘干、农副产品加工等方向发展。
5、农业产业项目规范实施。建立健全青铜峡市农业财政项目(农机)信息公开、投诉处理、责任追究等方面制度9项,以制度建设促进项目规范运行。坚持项目“四制”管理,建设项目实行法人制,建安工程实行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机具采购及作业补助项目全部采取招标投标程序,确保项目实施公正公开。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肃项目工作纪律,确保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安全。
二、存在问题
1、拥有量“多”而结构不合理。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广大农民对机械化作业的需求旺盛,全市农机拥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开创了农机化发展的“黄金十年”。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机械拥有量虽多,但是结构不合理,表现“三多三少”,即小型机具多,大型机具少;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单项作业机具多,高性能复式机具少。
2、扶持力度“大”而重点不突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实施13年,补贴政策的“强心剂”成为农机化发展的“助推器”。但是,农机深松整地、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的实施,对配置机械的动力及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购置使用超大马力拖拉机和复式作业机械价格较高,而补贴比例低,购置户筹资融资困难。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土地集中流转进程加快,购置补贴资金需求呈逐年下滑趋势,如何把“机具补贴”向“作业补贴”转变,成为惠农政策重心转移的新课题。
3、服务组织发展“迅速”而服务功能滞后。主要表现为:部分农机服务组织呈现“提包式”、“家庭式”现状,没有管理阵地,机具“无家可归”,合作成为形式主义,不能实现共赢的目的;部分农机合作组织管理松散,遇险则散,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作业服务内容单一,作业质量不高。
三、推进措施
1、整合农机项目资源,集成示范带动辐射。整合自治区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粮食机械化烘干示范推广项目、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项目、青铜峡市优质水稻提升工程等12项农业产业农机项目,以产业项目集成示范,带动辐射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实施,充分融合农艺、农机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以青铜峡市优质水稻种植协会为依托,加强龙头企业带动,促进全市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发展。
2、发挥补贴政策导向,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补贴方式。实施范围覆盖全市辖区内8个镇和2个农林场。补贴资金重点用于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加大对优质水稻、深松整地、秸秆综合利用等绿色增产技术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年度内落实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800万元以上,新增各类农业机械400台套以上,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3、加强示范园区建设,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年度内新建水稻、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各1个,建设面积2000亩以上;各镇自建机械化示范园区10个以上,建设面积连片达到500亩以上。园区内实施种植、管理及收获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探索巩固关键技术路径和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形成可推广复制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
4、科学布置试验示范,主推技术普及应用。结合辖区各镇场农业种植特色,依托农业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科学布置农机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分镇建立农机化新技术核心示范区,主推水稻精量穴播机械化技术、水稻窄行机插秧机械化技术、机械深松技术和秸秆深埋还田机械化技术,因地制宜制定15项农机化技术路线和技术规范,全面提高普及应用效果。
5、创新培育服务组织,提高综合服务水平。科学制定农机服务组织发展规划,合理布置定位,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适度转变。规范壮大已有的农机服务组织,淘汰服务滞后农机合作社,年度作业服务面积达35万亩以上。稳定帮扶人员和制度,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参与农机化项目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增加作业收入,大力引导工商社会资本投向农机作业服务,以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带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作者单位:751600 宁夏青铜峡市农业技术和农机化推广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