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新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碎片化学习”为篇名关键词进行精确检索,相关研究论文有146篇(检索时间为2018年7月3日),主要集中在碎片化学习的特点、现状、发展趋势[1]、认知模式或学习模式研究、利用语义图示超越碎片化学习[2]、认知障碍问题研究[3]等,很少采用调查法对碎片化学习的认知特点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用数据详细地分析碎片化学习的认知特性。
祝智庭教授[4]指出:学习碎片化肇始于信息碎片化,进而带来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空间碎片化、媒体碎片化、关系碎片化等。据此,本研究将碎片化学习界定为学习者通过各种移动互联设备,随时随地随心地获取各种零碎性信息和知识的学习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自主设计的《大学生碎片化学习行为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4个部分,共计38个题目:①关于个人基本情况等人口学特征调查;②碎片化学习现状调查;③关于碎片化学习中学习者的认知特性的调查。该部分在张克永的《碎片化学习中的认知障碍问题研究》基础上,从感知错觉、多通道感知、注意特点、记忆特点、思维特点及学习方式等6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见表1);④对碎片化学习中影响注意、记忆、思维因素的调查。③、④部分测量项目多采用李克特五点式设计[5]。
考虑到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经验及碎片时间的因素,本次调查主要以长江大学大三理科生为研究对象,选取数学、化学、物理三类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了班级集中发放、回收问卷、手工输入的方式,共收到有效问卷426份。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下:学生专业分布情况为数学类占33.74%,物理类占28.83%,化学类占37.43%;性别为男生67.79%,女生32.21%。
本研究中,碎片化学习认知特性包括感知错觉、多通道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特性等方面。统计结果见表2。
58%学生同意或完全同意碎片化信息主要停留在短时记忆阶段,37.9%的学生认为后续碎片化学习会对最初的学习目标有一定的干扰。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信息是经编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6]。”碎片化学习中,学习者一般不会对信息进行复述或编码,因此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量有限且变化快,当需要使用信息时,很难经过检索提取信息,这就削弱了获取信息的价值;同时信息较快的变换速度会让人把更多的焦点放在新进入的信息上,而忽略了最初的目标。
(1)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时,46%的学生“会树立明确目标”,50.8%的学生“会考虑我真正需要去学些什么”,51.6%的学生“遇到问题时会停下来思考”,说明学生有较强的目标意识,会考虑核心学习目标,主动地选择信息。
表1 碎片化学习行为认知特性的测量项目
表2 碎片化学习行为认知特性的描述性分析表
(2)利用碎片化学习时,39%的学生“借助时间管理软件调节学习过程”,34.6%的学生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标记阅读的信息。通过工具来管理学习过程或对信息标记提高学习质量,这两方面的调查数据值并不高。分析原因,大三学生主要在学校接受系统的专业学习,形成了一套适应专业学习的学习方式,利用信息化工具去管理和加工信息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经验和意识都比较欠缺,而且软件本身并非集成度高和功能全面,这些都导致了学生使用软件辅助学习过程的概率降低。
感知错觉方面,学生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得到了较多的愉悦感(均值为3.6),感到积累了知识(均值为3.21),这也是他们频繁使用碎片化学习方式的原因,即愉快的“学习”。但“学习是人的行为经验方面相对持久的变化”,是否产生持久变化是衡量学习是否发生的重要依据。碎片化学习,时间短、注意变化快,很多信息未存即逝,并未给学习者带来行为经验方面的影响,所以很多碎片化的“学习”是一种感知错觉。当然也有部分碎片化学习给学习者拓宽了视野,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原有的部分观念,这部分碎片化学习发生了且有意义。孤立感方面,大部分学生持否认或中立的态度,说明他们没有对碎片化学习产生过强的依赖,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和自信。
多通道感知方面,多数学生会同时打开多个程序,且自认为依然能对外界保持注意即耳听八方。碎片化学习过程所借助的媒介是多任务处理的模式,因此学习的外部环境也延续了多通道和多样化。碎片化学习过程,或许因为没有明确目的,处于浅层次的片段式学习,所以学生能保持对外界的注意,不过41%保持中立、20%不同意的数据也表明:耳听八方的能力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是受到影响的,甚至被很大程度的削弱的。关于中途上QQ等娱乐行为,各有约30%左右的学生持不同意、中立或同意的态度,这既与多通道学习环境有关,也与学习任务、学习者自身控制力相关。
碎片化学习过程中,48.4%学生倾向于没有耐心读完长文档,不同意的仅占15%,说明由于碎片化学习内容大多零碎且短,学生逐渐养成了与之适应的阅读方式,对于突然出现的长篇幅内容,大部分人难以改变阅读节奏,很难完整的阅读完。其次,37.1%的学生呈现出“注意点易频繁跳跃且焦点易因特色夸张的标题而转移”的特点,说明碎片内容结构松散,很难维持长久注意,特色标题却能调动好奇心,让人一睹为快。某些弹出的消息或广告,对学习者注意力影响较小,均值为2.56,可能由于弹出的消息框停留时间短且大部分为广告,对学生吸引力差,因此不易转移其注意。
思维特性的各题的数据分析表明,约50.8%的人遇到有价值的信息时会精读,只有20.1%的人已养成一看而过的习惯,不会进一步对信息加工。在思维活跃度、同化度、主见度方面,同意、中立、不同意三种倾向比例约为3:4:3,这说明思维的复杂度高,不同人对思维的认识差异明显,在碎片化学习中思维特性没有明显的倾向。
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时,应当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借助标注工具和时间管理工具管理学习过程。针对记忆主要是短时记忆,建议对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进行重复或加工,以便进入长时记忆存储。思维方面建议多停下来思考,应尽可能减少多通道感知对学习的干扰,多追求阅读信息的质而不是量。后期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期对认知特性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