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华 杨玲 张蕾 郭瑾瑾 李昕光
[摘要]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时间管理上的人格特征,它与青少年学生的学业密切相关。高中和大学时期是青少年学习的两个重要时期。本研究采用横断研究的方式对高中和大学各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探讨高中生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差异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问卷对高中生和大学生共计69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中生和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的三个维度上存在一致性,均是时间价值观最高,其次是时间效能感,最后是时间监控观;(2)高中生在时间价值观和时间效能感上显著高于大学生,在时间监控观上低于大学生;(3)从高中到大学时期,整体上时间价值观和时间效能感呈现下降后缓慢提高的趋势,而时间监控呈现上升趋势。结论: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具有一致性,同时也存在差异性,并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高中生;大学生;横向研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6-0004-04
一、引言
高中及大学时期是青少年学习的两个重要时期。高中与大学在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异体现在时间上。高中生为了能够上理想的大学,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基本上没有课余时间。而升入大学后,更多是自主学习,学习压力相对降低,可支配的课余时间增加。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计划与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会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业成就,也是一个人人格健全的重要标志。我国学者黄希庭和张志杰基于心理学中的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提出了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指个体在运用时间的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它由时间价值观、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构成,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的态度和观念,以及人们利用和统筹时间的能力和对时间管理能力的估计。
研究发现,青少年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成绩、学业拖延、成就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等学业问题均具有显著相关,并具有一定的预测效应。有研究者对125名高中生的调查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对其学业影响显著。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其成就动机存在显著正相关,即越善于管理时间的大学生,成就动机越高;且大学生高时间管理倾向者的成就动机得分显著高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同时,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其成就动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时间管理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具有稳定性的同时也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横断研究的方法,对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初步考察从高中到大学时期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发展趋势。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进行调查。共收集了690份有效数据。调查对象年龄在15~25岁之间(18.81±2.578);男生321名,女生369名;高一105名,高二131名,高三109名,大一93名,大二101名,大三78名,大四73名。
(二)研究工具
采用黄希庭、张志杰编制的青少年時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该量表共44个项目,由时间价值观量表(时间价值观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以及价值的一种具有稳定性的态度和观念)、时间监控观量表(时间监控观是个体运用和分配时间的能力以及观念,它可以通过一系列外显的活动来体现)和时间效能感量表(时间效能感是指个体的信念和预期,这种信念和预期是针对自己利用和运筹时间产生的,是对个体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的反映)三个分量表组成。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其中9、17、41、27、30为反向计分项目。本研究中ATMD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22。其中,时间价值观量表、时间监控观量表和时间效能感量表三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751、0.881、0739。
(三)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高中生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描述性分析
采用维度均分考察高中生和大学生在三个分量表的大小排序。研究发现,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的各维度从大到小的排序均是时间价值观、时间效能感、时间监控。
(二)高中生和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一步考察高中生和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在3个分量表及ATMD总分上的差异。结果如表2所示,在ATMD总分上,高中生和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时间价值观、时间监控和时间效能感三个分量表上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且在时间价值观和时间效能感上均是高中生得分高于大学生,而在时间监控上,大学生得分高于高中生。
(三)不同年级段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差异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时间管理倾向总体和三个分量表上的年级差异,结果表明,ATMD总分和三个分量表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事后多重比较表明,在时间价值观上,高中和大学各年级本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高一和高二显著高于大学各个年级阶段,而高三得分只高于大一、大二;在时间监控上,大一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三;在时间效能感上,高二显著高于大二和大四;在AMTD总体上,高二得分显著高于高三。
(四)时间管理倾向总体及各维度的年级变化趋势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时间管理倾向总体及各个维度的年级发展变化情况,本研究采用折线图对ATMD总体及时间价值观、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如图l所示,首先,关于ATMD总体,各年级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次,时间价值观和时间效能感在各个年级上整体得分高于ATMD总体,时间监控感在各个年级要低于ATMD总体。最后,从高一到高三,时间价值观、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都经历了从低到高再下降的趋势,在高二出现了一个峰值;而在大学阶段各个年级得分相差不大,同时,时间价值观和时间效能感在大一出现逆反,即大一的时间效能感要高于时间价值观。关于ATMD总体,从高一到大四,整体上处于平衡状态,在高二时期得分略显高于其他年级,这也与前面高中生与大学生相比在ATMD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一致,高二显著高于高三,而与其他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的结论比较一致。关于时间价值观,从高一到高二,时间价值观呈上升趋势,高二到大一之间得分存在急剧下降的趋势,到大一的时候得分出现一个低点,随后开始缓慢上升;关于时间监控感,高中阶段整体要比大学阶段得分高,而且时间监控在大一出现高点后,随后一直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在大二出现了最低点;对于时间监控感,整体上在各个年级一直比其他维度得分低,从高一到大四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在高二和大一出现了两个峰点,从高一到高三,经历了由低到高再下降的趋势,大一得分最高,随后呈现下降后缓慢升高的趋势。
四、讨论与结论
(一)高中生与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上的一致性与特异性
时间管理倾向強调在时间利用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是人格特征的一种。这种时间上的人格特征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对于高中生和大学生而言,时间均是一种宝贵资源,对时间有计划、有目的的管理是其取得更高的学业成就的制胜法宝。而高中和大学的学习环境不同,因此,高中生和大学生时间上的人格特征具有一致性的同时也存在差异性。本研究表明,不论是高中生还是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的三个维度上存在一致性,均是时间价值观最高,其次是时间效能感,最后是时间监控观。这反映出不论是高中生还是大学生,都能够认识到时间的价值,存在时间上的紧迫感和紧张感。但是,他们的时间监控能力不足。同时,高中生在时间价值观和时间效能感上显著高于大学生,而在时间监控观上弱于大学生,这与杨杜娟的研究部分一致。高中生面临着升学压力,不仅要接受学校替他们安排好的时间计划,同时他们自己还需要利用各种空余时间来查漏补缺,弥补自己学习的短板,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非常宝贵的。大学更强调的是自主学习,在时间上相对充裕,学生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间上的紧迫感和紧张感要弱一些。因此,高中生时间价值观得分比大学生高,且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的估计更高,而大学生更多是自己进行计划和安排,所以,相对于高中生,他们对时间的监控能力更高。
(二)青少年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变化趋势
本研究发现,整体上,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不存在年级差异,然而在具体维度上,三个维度均存在差异。在时间管理倾向的三个维度上,在高中阶段和大学各阶段之间存在差异,而且高中各年级和大学年级本身上差异不是非常明显。这也表明,青少年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具有稳定性的同时也会随着年级升高而发生变化。值得注意的是,高二年级在三个维度上得分要明显高于其他年级,这与苏峻的研究是一致的,他也发现在高二的时候,高中生的时间价值观、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观出现一个峰值,高一到高二呈现上升趋势,然后到高三又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其社会取向的自我价值感下降、成就动机水平下降和压力与焦虑的影响导致到高三的时候存在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从高中到大学,青少年学生的时间价值观和时间效能感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在大学阶段又缓慢波动并提升。时间监控观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这进一步揭示出高中到大学,生活模式和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更需要学生自主管理和计划自己的时间。大学阶段以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为主,刚刚进人大学的新生,应尽快从紧张压抑、安排紧凑、监督管理严谨的高中生活过渡到大学生活中,合理规划时间,使得自身的时间监控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时间效能感也会随着对环境的适应而得到提高。
综上,高中生与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从发展趋势来看,从高中到大学时期,时间价值观和时间效能感得分呈现下降后缓慢提高的趋势,而时间监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我们对不同时期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关注点应该所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