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 要:该文对导弹气动特性快速估算软件Datcom的计算缺陷进行修正。结合某无翼式导弹的风洞试验数据,利用国内经典的气动特性快速估算资料,以无翼式布局为例,针对Datcom软件法向力和压心的计算缺陷进行修正,有效提高其计算精度,提出针对该类气动布局的修正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修正方法行之有效,修正后的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关键词:气动特性;快速估算;Datcom
中图分类号:TJ760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工程算法能够借助解析表达式,快速估算气动特性。如果能够借助或者参考风洞试验和CFD数据,对其中的重要参数进行修正,提高其计算精度,使之达到或接近工程应用的要求,便可大量节省试验成本,缩短研制周期。同时与CFD计算相比,工程算法简易便捷,可作为导弹总体多学科优化的气动学科代理模型。目前,对导弹气动特性进行计算,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快速估算软件Missle Datcom。Datcom软件是美国NASA通过大量的风洞试验,对导弹头部、弹身、弹翼、舵面等各个部件的气动特性,以及部件之间的耦合因子进行数据拟合,进而得到的导弹气动特性快速计算程序,气动特性快速计算的主要参数主要通过插值拟合来获取。Datcom软件是目前通用的气动特性快速计算软件,可在气动外形方案论证阶段对外形进行快速的优化设计,但大量实践经验表明,Datcom的计算仍存在缺陷,而且针对不同的布局还不一样,因此对该软件的计算数据进行“去粗取精”,获得准确的结果以此来指导实践十分重要。
该文以无翼式布局导弹全弹法向力和压心计算为例,分析气动快速估算软件Datcom对该类气动布局的计算缺陷,归纳其产生该种缺陷的原因,借助经典气动特性工程估算《箭弹空气动力特性分析与计算》(以下简称《箭弹》)中的气动参数数据,建立针对该类布局的计算修正方法,对Datcom中的气动参数进行修正,提高其计算精度,使之与风洞试验数据吻合。
1 Datcom计算缺陷
1.1 Datcom计算缺陷原因分析
通过与《箭弹》相关数据对比,可分析出针对无翼式布局,Datcom的4条计算缺陷。
(1)在大攻角、低马赫区域,Datcom计算的压心系数明显偏大。与《箭弹》相比。在低马赫区,Datcom的头部压心系数很大,而《箭弹》中的系数很小,在大攻角、低马赫段,如果用《箭弹》的头部压心数据将其替换,就可以使Datcom在低马赫压心系数降低。
(2)在跨声速段,Datcom计算的全弹压心、法向力都偏大。在跨声速段,与《箭弹》相比,Datcom的舵面法向力偏大,可用《箭弹》的数据将其替换,就可以同时降低法向力和压心。
(3)在小攻角、高马赫区,Datcom计算的压心系数偏大,法向力偏小。(如图1所示,图中α为攻角,Ma为导弹飞行马赫数)在高马赫区,《箭弹》中的头部法向力系数明显比要Datcom中要大,使用《箭弹》中的数据与其进行互补,可以有效在小攻角、高马赫段解决法向力偏小,压心系数偏大的问题。
(4)在大攻角、高马赫区,Datcom计算的压心系数偏小,法向力偏小。Datcom的翼身干扰因子数据,在高马赫大攻角段比《箭弹》中偏小,尤其翼身干扰因子KW(B)随马赫数增加下降很明显。如果用《箭弹》中的数据将其替换,就可以同时增大法向力和压心系数。
2.2 Datcom计算缺陷修正方法
上文在阐述计算缺陷的同时,也阐述了修正方法的依據,下面要介绍具体实施的过程。
(1)编写文件读取程序将Datcom后处理文件中的所需参数读取出来。
(2)利用《箭弹》中的数据,对Datcom中需要修正的数据进行修改,按照《箭弹》中的公式重新计算法向力和压心。
依据之前分析的无翼式布局的计算缺陷,经过试探,大概制定了修正方案。
(1)在Ma<1.3并且α>22°,Ma≥4并且10°<α<20°这2个区域,用《箭弹》的头部压心数据;
(2)在Ma>2 并且 α<5°这个区域,采用《箭弹》中的头部法向力数据,用下式计算;
CBN1=CBN+0.8(CBNT-CBN) (1)
其中,CBN1为修正后的头部法向力数据,CBN为Datcom的头部法向力数据,CBNT为《箭弹》中的头部法向力数据;
(3)在1 (4)在Ma*sin(α)>1这个区域,采用《箭弹》中的翼身干扰因子数据。 3 修正结果 经上述方法修正后,Datcom的计算精度可得到明显提高,如图2所示。图中“—*—”为修正前的Datcom的计算值,“— —”是基于以上所提方案修正后的值。 从图2可以看出,针对该无翼式导弹气动外形,采取提出修正方法后,压心精度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4 结论 该文提出的修正方法,可有效修正Datcom对于无翼式布局导弹法向力和压心的计算缺陷,修正方法的关键,在于归纳出Datcom对同一类气动布局的计算缺陷,以及产生缺陷的原因,再利用《箭弹》的数据对关键参数进行修正。笔者也归纳过正常布局的Datcom计算缺陷,同样存在一致性,可利用《箭弹》的数据来修正。 参考文献 [1]本刊编写组.箭弹空气动力特性分析与计算[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9. [2]徐敏,安效民.飞行器空气动力特性分析与计算方法[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3]Willian.Blake, Stanley.Lash. MISSILE DATCOM USERS GUIDE[M].Ohio:Wright Patterson Air Force Base.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