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朝军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一些智能手机成为学生欢迎、家长和学校头疼的“新电子病”,引起来了社会的广泛讨论,不少学校开始禁止手机进校,有些甚至采取了“当众没收”一系列措施来治理,但这些治理效果不明显。今年两会上,一些代表提出 “立法禁止手机进校园”,这成为一部分主流意见,此举倘若能够实施,将从法律层面有效解决学校治理智能手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
但任何措施都必然产生两方面的结果,“立法禁止手机进校园”看似愿景美好,成效可期,但我们却无法回避这样一个潜在的声音:这样做学生愿意吗?毕竟学生是成长的主体。倘若主体都不赞成,再具有积极意义的举措,恐怕也难以成行。从另一个侧面而言,手机毕竟只是通讯工具,而智能手机仅仅是通讯工具意义上的升级换代,倘若仅仅是为了通讯或者遵守学校纪律的语境中使用手机,教育管理也不能对学生“一概而论”制止其接触手机。更何况在目前电子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情形下,智能手机并不仅仅是智能手机,也是电子信息技术衍生品,那么是不是还要出台禁止智能信息技术等进校园呢?虽然智能手机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但我们也不能看到其作为通讯工具的一面,就像当初计算机出现时不少孩子患上“电子游戏症”一样,当初好多人都要求禁止孩子使用计算机和接触计算机,但事实证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这样的意见是可笑的。同时我们更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即便通过了“立法禁止智能手机进校园”,但学生在校园之外使用手机呢?
“智能手机症”的病根不在智能手机,而是智能手机使用行为,这才是每个人每个家长每所学校都必须明白的道理。智能手机何罪之有?罪魁祸首是那些借助智能手机滋生的不良软件以及不科学、不理性的使用行为。如果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正确认识智能手机的作用,都能正确对待智能手机软件和一些网络APP等的优劣势,能做到科学选择使用手机,能主动拒绝不良手机信息和手机软件,如果学校和家庭能形成一种正确使用手机或者帮助每个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氛围,智能手机也不完全就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者,即时通讯、健康的教育APP以及师生家长的微信沟通等,就会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有益载体和帮手。毫无疑问,青少年学生如何对待手机、如何使用手机,这才是一个最值得关注而且比“禁止使用手机”更理性、更合理也更具深远意义的大成长课题。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青少年学生面对的成長环境、社会氛围都日新月异,面对这些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孩子们设立屏障,也不能手忙脚乱地敷衍应对,而应该充满教育善意和教育智慧。
同时,对于活生生的个体成长而言,每个负面因素、负面影响乃至负面案例,恰恰也是正面教育的素材和样本,这更需要我们用教育智慧去应对、引导。面对“智能手机”的担忧,当务之急就是学校和家长静下心来,从青少年学生的角度,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学校要积极和家长沟通,探讨智能手机带来的各种问题,联手达成共识,在审慎为孩子购置、科学引导使用、有条件使用等方面达成一致,形成共同引导孩子理性使用智能手机的氛围,不出现此消彼长、顾此失彼的监督管理真空。其次,学校和教师要针对“智能手机”,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教育引导,采取每学期上一次“手机课”,每周召开一次班队会等,师生共同讨论手机使用的影响,每周组织一次学生自我检查诊断等方式,将正确、理性的手机使用观念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同时学校还要在充分征求家长尤其是学生意见基础上,将“禁止手机入课堂”“禁止玩智能手机游戏”“禁止浏览不良信息”等条款纳入班级管理规定和校规校纪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惩戒措施,并完善惩戒制度等,对违反校规校纪使用智能手机行为进行从严惩戒。
当然,我们还需要针对校内特殊群体开展智慧教育引导,重点对那些“智能手机依赖症”、“手机网游症”、“低头族”等“症状”明显的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治,引导他们参与班级和学校集体生活、积极参与智能手机使用大讨论,并引导其参加健康有益的校园交际活动等,开展兴趣转移和集体阳光生活等,用健康积极的阳光学习生活替代颓废、无聊、内向、自卑等心理和交际缺陷,把青少年从“低头族”和“手机依赖症”中拉回到正常生活轨道和学习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