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新医改走过整整十年,但“看病难”依然是中国医改需要解决的难题。“看病难”还体现在“诊断难”,大医院超声科、放射科、核医学科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如果要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平衡,需要搭建系统性、专业性的影像平台,这又受制于影像诊断行业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等诸多门槛。
在新医改推进分级诊疗和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和医师多点执业以及发展互联网+医疗的制度背景下,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应运而生。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助力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并逐步进入高速成长的轨道,驶向一片充满希望的“新蓝海”。
全景醫学影像诊断中心——上海中心。
何谓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简而言之,是传统医疗机构里各类影像检查的集成体,包括超声科、放射科、核医学科。机构通过超声、X射线、CT、磁共振(MRI)等现代成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检查,综合分析,出具影像诊断意见。
几年前,全景医学影像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居培明先生带领团队考察欧美国家的医疗市场,发现在国内还稍显陌生的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在美国已经风靡30年,全美医疗影像诊断市场40%的贡献来自于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而在国内,大医院人满为患,影像科医务人员及设备都有限。国内的“看病难”还体现在“诊断难”上,亟需一个集约化、集成化的专业医疗机构解决此项难题。
基于以上认识,国家卫健委批准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可由独立于医院的第三方运营,与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一同,鼓励民资进入,推动连锁经营。全景医学影像具有过往办医经验丰富、社会口碑好、专业力量强等特点,凭借这股政策“东风”,借鉴欧美模式,结合中国市场特点,全景打造了一套复合型的“优于诊断、长于整合”医疗创新体系。
全景医学影像是致力于疑难病诊断的专业医疗机构。作为精准影像的先行者,深度健检的实践者、专属医疗的提供者,全景医学影像以精准影像诊断为主要技术支撑,以“专业立身、学术引领”为发展理念,执行严格的国际标准质控体系,以国际化医疗服务标准和理念为国内外特需人群提供精准影像诊断,并基于疑难病诊断能力开展深度绿色健检,多学科联合咨询等专属医疗延伸服务。
从提升患者就医便利性上来说,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能够更好地提升患者的就医感受。按以往就医流程,假如一个外地手术患者术后到临床医生处复诊,获取检查需求后,再去影像中心复查,最后又回到临床医生处诊治。现在,全景营造了一种更优化的就诊模式——先到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进行复诊,然后再行诊治,为患者节省了就医时间。
周康荣教授为全景中青年医生解惑答疑。
医学影像领域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全景医学影像拥有一支由影像医学大咖周康荣、知名专家杨春山、李成州、周智洋、陈萍、何之彦以及张建、高欣、冷晓明博士领衔组成的专业技术团队。团队建立伊始即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分级合理的人才梯队,充分发挥专家级教授传帮带的示范作用。
人才之外,设备也是医学影像发展的关键因素。全景配备了西门子和GE的影像诊断设备,包括全球前沿的 “多模态”影像筛查设备PET/MR,以及 PET/CT、Flash双源螺旋CT、3.0T磁共振等一系列影像诊断设备。
医疗行业的复杂程度和门槛在于,除了人才和设备,医疗机构还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系统,来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全景相关负责人介绍,全景医学影像执行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专业系统分组、联合问诊、三级报告审核制度、医生巡回上机扫描制度,为临床提供专业的诊断依据和国际品质的精准医学服务。
影像检查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在众多疾病确诊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像检查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疾病的后续治疗和预后。全景医学影像创新性地提出了“融合影像”的概念——影像技术之间的融合以及临床与影像的融合。
影像技术之间的融合,即超声、放射、核医学之间的融合,最终的目的是打破技术上的藩篱,学科之间互为补充,取长补短,形成多元融合局面,让影像诊断更精准,更有利于制定诊疗计划。
就拿乳腺癌筛查为例,专家建议,20~30岁女性以超声检查为主,30~60岁需要进行乳腺X线摄影筛查后再根据情况辅以超声和磁共振多参数功能显像。让不同影像手段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这也是影像诊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所在,所以,影像技术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另外,临床与影像的融合也已经凸显出重要性。全景的专家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建筑工人意外遭遇事故,一根钢筋扎破头颅,送到医院急救,临床医生需要影像成像来判断钢筋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的受损程度,并凭借此来制定手术方案。全景了解到临床医生的需求之后,通过异物可视化三维成像技术,将钢筋与神经的关系、与血管的关系、与骨骼的关系进行三维重建,得到一张直观了解钢筋插入情况的影像图片,为摘除异物提供影像支持。
三维重建的图像,一方面可以让患者手术中的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另一方面,医生在透视下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受辐射时间也会减少。
“问计于临床”、开放科研平台、开展特色科研,全景通过院际合作碰撞出火花,充分拉近临床与影像之间距离,真切了解临床需求。 近年来,全景创造科研交流机会,开展科研项目,定期与临床医生进行疑难案例讨论,有针对性地展开探索,让全景影像报告的诊断质量达到或超过临床的期待,助推精准影像医学服务于民众,同时也提升全景自身的科研能力,形成多项新技术、新应用。
首届全景医学融合影像高峰论坛嘉宾合影。
过去的几年,全景连续举办一系列融合放射学、核医学、临床医学三大学科的高规格学术会议。
2018年9月15日至16日,首届全景医学融合影像高峰论坛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PET/MR临床应用新进展研讨班》在上海召开。论坛聚焦“融合影像”,可谓是影像医学行业高水准大格局的研讨会,在国内社会医疗影像领域实属罕见。
会议特邀影像泰斗周康荣教授、中华放射学会候任主任委员刘士远教授、上海市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王培军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王辉教授等多位国内重量级影像诊断专家和核医学专家发表精彩演讲,来自多地三甲医院百余名专家,共同参与研讨国内外影像与临床应用发展新资讯。
论坛不仅是向国内同道展示目前影像医学的前沿动态,更是将目光放在了推动影像和临床之间的融合,放射和核医学之间的融合。如果医学影像专业和临床医生之间打破经验与技术的藩篱,形成多元化融合格局,最终能够让患者受益。
今年3月2日,由全景医学影像主办的“ 腹部肿瘤精准医学研讨会”举行,来自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多地三甲医院的130余位教授、专家齐聚全景医学影像6楼报告厅,就PET/MR的临床应用展开了多学科的研讨交流,也就如何为大众提供更加便利、更加高效的医疗服务探索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全景鼓励医生们多做与临床相结合的科研,多出高质量的文章。全景的专业人员每年都会发表数篇SCI文章,并参与各地科委、卫健委和国际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课题研究。在国际上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术盛会——2018、2019年度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年会(SNMMI)上,总共有7篇文章被录取,包含最高级别的口头报告oral presentation 5篇,壁报展示poster presentation 2篇,其中PET/MR在乳腺癌研究方面的论文,获得2018年SNMMI-ERF(Education Relief Foundation)协会颁发的年度最佳摘要奖项(每年获奖名额2名)。
全景还牵手所在地知名医院,开展早期肺癌、乳腺癌、肝癌、心脑血管疾病等专病种筛查诊断工作,并开展烟雾病、癫痫病灶定位、肝脏一体化成像、关节软骨病损等科研合作,为促进医学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开始注重体检,由于需求旺盛,这些年各式各样的体检中心像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但是,当前国内体检行业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体检行业的痛点主要集中于设备过于低端,体检套餐千篇一律,以至于常常出现“年年体检,发现癌症时却已是晚期”的现象。另外,体检中心人多、体检报告看不懂、查出病却缺少后续服务等也是体检行业存在的通病。全景洞察到体检行业的痛点,深挖客户的真正需求,提出 “深度健检的实践者”的理念,将疑难病的诊断能力用于健检中。
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千篇一律的体检方案并不适用于每个人。全景推出的“高诊无忧”深度健检方案,依据国际高发疾病的筛查标准,综合分析个人的身体状况,实行一人一方案,依托资深专家团队,借助国际前沿影像设备,量身定制全身、肺部、乳腺、肝脏、胃部、心脑血管、痛风、颈腰椎、关节的深度检查方案。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增高,PET/MR深度检查备受关注,PET/MR可以筛查全身“毫米级”的多种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全景2015年開业运营时安装了国内第二台PET/MR 设备,这台设备的运行,标志着这家独立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高起点和高定位。
全景PET/MR主任高欣博士就遇到过一个典型体检故事。有位中年男性,曾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查过超声、CT、肿瘤标志物等,均未见异常,本人也没有任何不适,仅糖类抗原72-4(肿瘤标志物之一)轻度升高。为了寻找升高的原因,他做了PET/MR检查,凭借PET/MR软组织分辨率高的优势,发现胰腺颈部腹侧一个仅9毫米的实性小结节,呈类椭圆形,向胰腺轮廓外略突出。
高欣博士通过仔细分析这位体检者的PET/MR影像表现,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马上联系了胰腺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因发现得早,病灶尚小,外科医生仅进行了肿瘤剜除,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胰腺组织。如果这位体检者的病情不能早期发现,待肿瘤长大后再进行手术的话,必然会扩大手术范围,切除胰十二指肠及其周围更多的正常脏器和组织,不仅手术难度极大,而且严重影响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恢复期也会延长,并且会有随之而来的许多并发症。
肺癌位居目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前列,高诊无忧肺部深度筛查方案,采用绿色低剂量筛查方式,大大提升肺癌的初诊正确率。
全景何之彦主任在上海曾遇到一位老太太,因为女儿在日本,听闻日本体检能享受“上帝待遇”,她赴日探望女儿时顺道做了体检,发现肺内12mm直径的单纯性磨玻璃结节。日本专家诊断她患的是炎症,但回国进行消炎治疗后,结节还是不见缩小。
老太太专程带着片子到全景,何之彦主任看完片子,当即断定这不是炎症。通过肺部CT扫描,发现老人肺部单纯性磨玻璃结节持续存在,范围已超过10mm,而且密度也已经超过一定限度,不能用炎症解释。根据何主任30年的影像诊断经验,确认疑似患肺癌的可能性极高,后经过手术,证实果然是肺原位腺癌。
根据亚洲女性乳房致命性高的特点,全景定制高诊无忧乳腺三联筛查方案,采用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乳腺磁共振成像,三种方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又互相补充,更有利于发现无症状、无体征的早期微小乳腺癌,提升发现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異度。
去年,一家著名国企800多名员工参加乳腺健康体检,每例均经过何主任悉心诊断,共发现5例不能被手触及的早期乳腺癌。其中有一位体检者,根本不信自己得了乳腺癌,因为她近期在其他医院曾做过乳腺体检,并未报告异常。后来才知道,由于投照技术不规范,近胸壁的较隐匿的病灶在之前的体检中都未能显示。全景运用规范化技术,结合乳腺三联筛查方案,超声帮助判断肿块是液性还是实性,乳腺X线摄影可正确发现绝大多数乳腺癌,乳腺MRI对肿瘤性病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乳腺病灶无法遁形。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常常听到年轻人发生脑梗甚至因此猝死的新闻,“脑卒中”渐呈年轻化趋势。“脑卒中”是一种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的疾病。全景脑卒中深度检查方案,一站式深度扫描,超声检测血管内是否有斑块,MR-VPD对斑块性质进行鉴别,磁共振脑血管成像观察血管情况,三种影像检查方式互为补充,全方位评估脑卒中(中风)风险。
两个月前,一位体检者出现头痛剧烈、眩晕、眼前发黑、单侧肢体无力等状况,到医院检查后怀疑是胶质瘤。全景专家仔细阅片后,认为不是胶质瘤,很可能是脑梗塞。在全景的紧急安排下,患者接受了脑卒中深度检查,经颈动脉超声、颈动脉斑块检测(MR-VPD)和磁共振脑血管扫描的综合检查之后,确认果然是颈部斑块作祟,不仅斑块易损,还有脑血管狭窄的状况。这位患者立即到医院接受了治疗,控制了病情,避免了发生猝死的严重后果。
全景洞察到体检行业的痛点,深挖客户的真正需求,提出 “深度健检的实践者”的理念,将疑难病的诊断能力用于健检中。
美国是全球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最高的区域之一,其中美国推广的肿瘤多学科会诊制度,对肿瘤患者生存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肿瘤多学科会诊制度,目的是为肿瘤患者提供优化就医方案,但在中国,这一方式还未广泛推行。
看到这样的需求,全景运用“优于诊断、长于整合”的创新模式破解“诊断难”痛点,让肿瘤患者把握更合适的治疗时机,提升诊治成功率,节省就医时间和就医费用,更好地推动患者的精准诊治。
不久前,一位60岁的患者走进了全景。患者既有慢性肾炎病史,又有多年糖尿病史,通过肺部低剂量CT诊断又发现早期肺癌。家属担心,病人的身体是否能承受各种治疗方法,医生也在考虑,采取何种方法能减少并发症,又能达到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全景针对性邀请各医院权威的影像科、呼吸科、肾科、内分泌科专家,通过多方联动支持,为患者制定了考虑肾炎、糖尿病复杂情况又能有效进行肺癌治疗的医学咨询意见,并为他提供了就医绿色通道一条龙服务。最终,这位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愈后良好,慢性肾炎和糖尿病也控制得较为理想。
全景多学科联合咨询模式,围绕患者的需求,针对性地邀请各医院高年资主任级专家聚在一起研讨,给予更适合病患的医学咨询意见,比起患者及家属辗转多家医院分别咨询各专家的传统就医模式来说,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多学科联合咨询是全景专属医疗的重要服务内容,同时全景还提供健康管家、私人医生、专属陪诊等专属医疗服务。这种方式整合权威性医疗机构和专家诊疗资源,提供持续、专业健康维护的复合型医疗服务链,使患者真切感受到健康有人管,看病不再难。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蓬勃发展,这些新技术如果应用到医学影像领域,医学影像的智能化服务会给医疗服务带来怎样的改变呢?可以说,医学影像是最适合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医疗技术,而医学影像的智能化服务,将推动新医改中分级诊疗的实现,助力精准影像服务的实现。
一份影像诊断报告背后,可能是几千份影像图片。而在云技术出现之前,所有的影像片子都储存于本地计算机里,这种做法不仅储存成本比较高,占用空间大,而且存在图像不可读和数据丢失情况。对于患者来说,每次看医生都需要手持胶片,如果换家医院看病就得重做检查,而这不仅增加了时间和费用,患者也接触到更多的辐射。
针对以上的传统影像痛点,全景建立了“全景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各中心之间可进行学科优势的互补,对疑难病进行集中诊断。通过全景云平台将第三方影像中心、公立医院、非公医院以及基层医院等上述医疗机构进行有效连接,患者去医院看病,到全景检查,检查后通过云平台将图像发送给临床医生,帮助临床医生及时掌握患者的第一手影像图像,这样的新模式,可以让分级诊疗落到实处。
在这阿尔法狗击败人类棋手的时代,影像医学自然是亟需人工智能的加持。全景采用人工智能影像诊断系统,可自动产生癌症组织位置、大小、形状、良恶性等信息,甚至可以反映病理生物学特征、基因突变信息,帮助医生临床诊断。人工智能影像可通过大数据将部分癌症病种标准化,对放疗试剂参数进行设置和监测,对肿瘤靶区进行精准勾勒,规划治疗方案,通过人工智能影像观察模拟结果,达到更精准治疗。
全景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居培明先生接受杰出企业奖奖项。
关注云影像等前沿技术的同时,全景也执着于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热心参与公益事业。常年开展扶贫义诊、爱心捐赠、健康讲座等多形式的公益活动,造福革命老区群众、弱势群体、优秀女性、教师、劳模、企业家、社区居民等不同群体,覆盖江浙沪、广东、江西等地,共举办百场慈善活动,累计受益人数超过百万。
为了服务更多的人群,全景加快布局,推进集团化步伐,到2019年底,全景十多家中心包括已运营的上海、杭州、广州、重庆中心,以及已布局的北京、成都、天津、上海虹口等中心将全面启动。届时,一张覆盖全国绝大多数中心城市,并通过信息技术链接的医学影像诊断网络将在国内建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