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宣纸故事 破解千年密码
——民主与法制社新闻采访基层行走进中国宣纸博物馆

2019-05-21 11:45哈隆
民主与法制 2019年17期
关键词:讲解员书画师傅

本社记者 哈隆

民主与法制社新闻采访基层行的第一站是中国宣纸博物馆。4月27日下午,新闻采访基层行小组一行在刘桂明总编辑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国宣纸博物馆。该馆坐落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能专门为宣纸建个博物馆,想必它的“身世”一定不简单。

博物馆周围是一圈“护城河”,整体看就像个“纸立方”。没错儿,中国宣纸博物馆和水立方都是由俞孔坚教授领衔设计的。

在一楼,主要介绍的是宣纸的历史发展、技艺、品种与品质以及文化传承。

讲解员讲得很生动,刘桂明总编辑听得很入迷。

我们先简单说说宣纸不简单的“身世”。宣纸生产最早先可追溯到唐代,至今一千多年历史。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8年,宣纸登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头条”;2009年,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今国家密保部门将宣纸制作技艺列为工业技术“绝密级”加以保护。

顶着这么多头衔,那它和我们平时用的书画纸有何差别?可能不亚于书画纸和厕纸的差距。

第一,进一步深化其思想资源的研究。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就马克思主义来说,涵盖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理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等等。就中华优秀文化而言,涵盖天下一家、以民为本、王者无外、协和万邦、义利统一、大同社会,等等。就人类优秀文明来讲,涵盖城邦共同体、伦理共同体、精神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等等。由于学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其思想资源也就各不相同,应当把思想资源与具体内涵对应起来进行整体研究[74]。

与书画纸和其他纸品相比,宣纸具有独一无二的四大特性:润墨性、变形性、耐久性、抗虫性。这些特性是别的纸张所不具备或所不及的。其润墨性让书画作品更具层次感,而后三点让其获得“千年寿纸”的美名。讲解员告诉我们,现在的市场上经常把书画纸与宣纸混为一谈,或者以书画纸充当宣纸。

制好的宣纸经抗老化实验,可保存1050年以上时间。

当然,好货不便宜,目前,宣纸的成本每刀1000元,而手工书画纸只有100多元,机制书画纸不到50元。

那么,宣纸究竟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先这样,再这样,最后这样,宣纸就做好了?没这么简单,宣纸从选料到成纸要经过108道工序!

“纸之制造,首在于料。”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皮和沙田稻草,选择多少年的青檀树,什么季节砍伐,都很有讲究,并且,只有泾县的檀皮、稻草和泉水才能生产高品质的宣纸,“宁要泾县的草,不要铜陵的皮”就是表达了这个意思,这也是日本人窃取了中国生产宣纸的工艺,但产出宣纸的品质却相差甚远的原因。

经过几十道工序,檀皮和稻草被加工成燎皮和燎草。

加工好的燎皮和燎草洗涤、榨干后,送到皮草选捡房由选捡女工进行挑选,把不合格的老皮等挑出来,经过选捡合格的皮草料送到碓房进行碓打。

在碓房里,燎皮和燎草经过碓皮和臼草工艺,被工匠锤得“粉身碎骨”,目的是将纤维捣碎。

我们这边震耳欲聋,工匠师傅戴着耳罩淡定自若。据了解,1963年10月16日那天,时任国家副总理陈毅同志和夫人张茜来到宣纸厂参观视察,了解到打料工人由于长期在这种噪音环境下工作导致耳聋后,回到北京,同当地的耳科专家协商,给厂里的工人特制了五副专用的防震耳罩,并由张茜同志亲自寄送过来给师傅们使用。

被锤打成面饼一样的燎皮和燎草堆成一摞,通过切皮工艺将它们切成三角形或菱形小块,目的是为了将长纤维切成短纤维。讲解员说这个不仅需要力量,还需要技巧,不能让我们体验,否则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截肢了……

>>选捡皮草是制造宣纸的重要工序之一 哈隆摄

切皮下一步是踏料,切好的皮料放进缸里,工匠师傅一只脚顺着缸的一边不停踩踏。这道工序的作用是疏解纤维束,让纤维完全融合,“就跟和面是一个道理。”讲解员告诉我们。

将和好的料放进袋子中,在水中捣洗,工艺名为“袋料”。布袋的细缝可以把一些杂质、灰尘、木质素等过滤掉,这一道工序结束后,布袋里剩下的就是洁白的纸浆了,虽说和做豆腐取豆浆的过程相同,可结果完全是反着的,做宣纸要的是“渣”。

到此为止,从青檀皮、沙田稻草到燎皮浆、燎草浆的生产过程也就参观完了。

纸浆如何进一步制成宣纸?其过程可以用“水深火热”来描述。

水深指的是捞纸工艺,这是宣纸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可以供游客有偿体验的一个环节。青石板水槽里淡乳白色的水,就是工匠师傅将燎皮浆和燎草浆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好搅匀的纸浆。两人一组,抬着纸帘在水槽中左右晃动两下,一张“湿身”的宣纸便成型了。说着简单做着难,我们体验的时候,每人都捞了不止一次,很难和工匠师傅的动作协调一致。

据介绍,捞纸这门手艺要学三五年。一张宣纸的厚薄与纤维分布是否均匀全在工匠师傅手上掌握,他们可以把每捞出来的宣纸的重量控制在正负一克的误差范围之内,这不仅是一人的技术,更是两个人的默契配合。

捞出的宣纸经过了“水深”堆叠在此,等待着它们的是“火热”。

火热指的是宣纸烘干工艺,捞出的宣纸经过压榨、烘干、浇水浸湿后送到酷热难耐的晒纸车间,工匠师傅用两把刷子将薄如蝉翼的宣纸刷上焙面烘干。

我们形容一个人有本事通常说这个人有两把刷子,这种说法就是源自晒纸工人这儿的。

最后一步就是检验,每刀纸的重量上下误差不得超过100克。要求真的很严格,看来记者体验捞纸做出的宣纸应该是属于回炉重造范畴了……

猜你喜欢
讲解员书画师傅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我当小小讲解员
我是小小讲解员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小小书画廓
书画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