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婧 王莹莹 王珍珍马玉凤
(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 300211;2.天津中医药大学)
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术是冠心病治疗的最常用有效治疗手段,该治疗方法创伤小、无痛苦、术后恢复快,得到临床医护人员和冠心病患者接受和认可[1]。然而,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并非冠心病患者治疗的终点,支架治疗术后患者需要服用抗血小板、他汀、降压、降脂等药物,预防支架内血栓和再狭窄,术后患者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合理运动锻炼等从而达到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效果[2]。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患者出院后,通常无特殊不适,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患者逐渐忘记医生和护士的用药嘱咐及健康教育内容,导致服药依从性差,不能保证支架治疗效果,如何保证支架治疗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成为临床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内容。电话随访护理作为患者出院后用药、 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指导、督促、干预手段,可以有效的弥补出院后护理缺陷[3]。本研究对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干预组(90 例)和对照组(90 例)。入选标准:①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②符合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指征者; ③能正常交流表达和沟通者; ④能够提供长期、 固定联系方式者。排除标准:①对自己所患疾病及治疗信息不知情者,家属有意隐瞒其病情及治疗情况者;②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不能正常沟通交流者;③病情极度严重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参与本研究者;④拒绝参与本项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自编基本信息调查问卷表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压、体重、身高、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吸烟、饮酒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基础病史和用药等基本情况。两组患者均从股动脉或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对照组常规发放健康教育手册、 出院小结、 告知出院后用药情况、如何改善生活方式和复查时间,于出院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1 次。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电话随访护理,由1 名临床医生和本课题4 名护理研究人员对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1年,每月电话随访1次。在进行电话随访前,对随访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电话随访流程、礼貌用语、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专业知识、 用药方案、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处理、沟通技巧等。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电话随访工作。在随访过程中遇到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时,进行记录、并立即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员,及时答复患者。随访内容主要包括:当前病情变化,是否遵照医嘱按时服用药物,是否定期门诊复查,了解患者出院后健康状况,是否保持健康规律生活方式,对患者用药、运动、饮食、生活方式进行指导,向患者介绍按时规律服药的重要性,及时解答患者关心问题、用药疑问等,每次电话随访时间不低于10 min,本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2.64±2.16)min。对2 组患者在出院时及干预后12 个月进行用药依从性问卷调查。
1.3 服药依从性调查量表 参考MORISKY 推荐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量表[4],结合工作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调整,形成此量表,具体包括:是否按照医生要求的次数服药,是否按照医生要求的量服药,是否按照医生要求的时间服药,是否按照医生的要求长期服药并且从不间断,是否按照医生的要求从不擅自增加或减少药品种类。每个问题4 个选项:根本做不到、偶尔做得到、基本做得到、完全做得到,分别赋1 分、2 分、3 分、4 分,满分为20 分,分数越高说明服药依从性越好。该量表在本研究中Cronbrach’s α系数为0.871,信度良好。
1.4 心脏主要不良事件 记录所有患者随访1年内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情况包括支架治疗或外科冠脉搭桥治疗,急性左心衰,再次因心绞痛等心脏事件住院。
1.5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干预前后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不符合χ2检验者采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
2.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n(%)]
2.2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比较 对照组有3 例分别因心源性猝死、急性脑干出血、车祸而未进行12个月依从性评分,其余患者均无失访。两组患者出院时依从性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话随访干预后第12 个月,干预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依从性评分较出院时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依从性评分(分,±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依从性评分(分,±s)
?
2.3 两组患者心脏主要不良事件比较 两组患者分别在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再次住院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再次血运重建、 心脏总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随访12 个月内心脏主要不良事件
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术后的患者需要至少一年时间严格按照医生医嘱服用抗血小板、 降脂、降压、降糖等药物,以及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这在冠心病支架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过早停用药物可造成支架内血栓形成或支架内再狭窄[5],从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有文献报道,PCI 术后患者能够保证完全遵照医生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及改善生活方式的的患者不足50%[6],如何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成为临床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3.1 电话随访护理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电话随访护理是指医务人员利用信息化工具,在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建立一种有目的的互动,帮助患者获得可靠的医学信息,影响他们的就医态度和行为,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7]。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出院时依从性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电话随访后第12 个月,干预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依从性评分较出院时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电话随访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3.2 电话随访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国外一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电话随访可以提高心肌梗死患者饮食及用药依从性[8]。张秋苹等[9]研究发现,对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术后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病情况。于露斯等[10]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研究发现,对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本研究中,电话随访干预后第12 个月,干预组再次血运重建、心脏总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出院后的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可能与护士在电话随访过程中,可以帮助患者提供可靠的医学健康信息,如健康生活方式、药物、营养、体力活动和心理管理,帮助并监督、督促患者坚持治疗方案,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与疾病有关的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电话随访是一种简单、有效、便捷的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手段,可以应用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术后患者健康管理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