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陈
什么是“妇女微家”?你的家门口有“妇女微家”吗?“妇女微家”是将妇联组织的服务和活动延伸到妇女群众生活的最小单元,使之成为妇女群众最细微、最活跃、最贴近居民生活的活动服务平台。将社区中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妇女聚集起来,相互交流兴趣爱好、切磋技艺,為妇女儿童提供兴趣娱乐、家庭教育、文化学习、创业致富、情感呵护、法律维权等特色服务。
嘉定妇联以“妇女微家”为触角,将妇联活动和服务进一步落实到妇女群体中,“微家”俨然成为了社区妇女的第二个家庭。
“朱振芳百姓书社”只是嘉定众多“妇女微家”之一,但是对于新丰村居民而言,就是自己的“娘家”。
嘉定白银社区保利天鹅语小区有一个知名的妈妈天团。小区目前已入住900多户居民,其中不少都是考虑到方便孩子读书而买房,所以有很多全职妈妈。2016年年底,在白银社区保利天鹅语居委筹建组的支持下,全职妈妈们成立了自己的团体——“靓妈幸福荟”妇女微家园,目前参团人员约40人,骨干成员约15人,她们定期开展活动,交流厨艺和育儿经验,分享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从事公益活动。
靓妈幸福荟每期都会开办不同的课程,如串珠课、编织包、微景观等,通过各式各样的定期活动吸引着其他居民群众的参与,让居民们走出家门,给居民们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靓妈幸福荟”除了特邀老师授课外,全职妈妈们也互相学习,互展所长。通过定期的书画、手工艺、亲子互动等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技艺,更是拉进了邻里之间的距离,使得原本陌生的邻居变得更熟络了,社区氛围更活跃了,邻里之间的感情更融洽了。
各个“妇女微家”开设的各种课程,安排的各类活动,丰富了居民们的业余生活,让大家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靓妈幸福荟”的活动,让社区居民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2018年的重阳节,居委特地邀请全职妈妈们为独居老人织围巾送温暖,在一双双巧手下织出了漂亮又温暖的围巾,围在老人身,暖在老人心。
“靓妈幸福荟”凝聚了大批社区的志愿者骨干,2017年在嘉定区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这些年轻的全职妈妈志愿者也发挥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她们自发形成志愿者队,对小区里不文明现象进行劝阻,形成了居民自治的良好格局,也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热情,让文明之风吹进邻里,从而掀起了和谐邻里文化活动的热潮,促进社区文化活动繁荣健康地发展。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妇女微家”的功能,把“妇女微家”建成广大姐妹们喜爱的活动场所,江桥老街商圈“妇女微家”,把“微家”建成了丰富多样的活动之家。
江桥老街商圈“妇女微家”位于江桥老街虞姬墩路585号二楼、四楼,总面积为1160平方米。主要由培训中心、活动中心、展示中心三大块组成。培训中心设在二楼多功能室,用于各类会议及培训,包括妇女培训、巾帼队伍建设培训、社区群文团队等学习培训。活动中心设在二楼、四楼,主要开设瑜伽、舞蹈、美食嘉、民乐队等,让广大妇女群众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能缓解压力。围棋、茶艺、民乐、布艺、衍纸、剪纸、书画更是让妇女姐妹在工作之余能修身养性,提升了生活品味。展示中心设在四楼,以妇女群文团队的特色品牌介绍为主。江桥老街商圈“妇女微家”的设立,使之真正成为妇女群众找得到、帮得上、靠得住的娘家人。
这样的“妇女微家”在嘉定还有很多,或许你还不知道自己身边就有呢。双单一坊“妇女微家”——“妈妈邦”主要成员是小区里一些全职妈妈及自由职业者,她们会自发想方案,做活动准备,然后召集小区家庭参加。迄今为止,已举办过创意集市、万圣节狂欢、亲子运动会等活动,获得了一致好评。
双丁一坊“妇女微家”——“苗苗文学社”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妈妈们负责,主要针对7~12岁的未成年人,她们为孩子们搭建起一个诗意童年的文学活动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妈妈们利用业余时间为孩子们整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线上有每周的书单推荐,名作欣赏、名家介绍;每月的群内共读,录制朗读音频上传,分组发卡,激励孩子们保持每日高质量的阅读。线下每两月的文学采风活动,根据不同季节、节气、节日等,组织不同类型的采风活动,如自然、陶艺、美术等活动,同时切入写作的实践,让文学走进生活,用文字让美好完全呈现。
如今,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教育问题、成长问题是妈妈们最关心的话题。“向日葵学社”是希望一坊全职妈妈们负责组建和运营,她们用社区社群搭建平台,为家庭教育建设提供资源共享,通过互动联谊会(每月庆生会、季度妈妈会、季度户外联谊会、跨年团圆会会等)和培训学习班(日日萌宝成长班、周周幼儿学习班、主题活动培训班等),给孩子提供成长更好的滋养和空间,讓社区社群成为一个大家庭小社会。
在云谷一坊还有一个“故事妈妈屋”,这是由全职妈妈李南发起,她组织了一批热心公益、热爱阅读的全职妈妈,目前共有13人。2017年4月正式成立,她们为社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并帮助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阅读方法。现书屋内约有中外名家绘本1000余册,绘本来源有政府采购、有居民捐助,也有爱心企业的赞助。
年轻的妈妈们聚在一起,每一次活动都是“幸福的课堂”。
“妇女微家”不仅是大家相聚学习、联络感情的地方,也是一个倾诉问题化解矛盾的“调解室”,妇女姐妹们有啥矛盾、心结都爱在这个小家里说。南翔镇新丰村是一个农业村,面积广、妇女人群较多、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单凭村里原有的“妇女之家”难以满足妇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南翔镇妇联在区妇联,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选择在村里有条件、有热心的妇女代表朱振芳家里,成立“妇女微家”——“朱振芳百姓书社”。
朱振芳曾荣获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等众多荣誉;2007年,她在老伴、子女的支持下,主动把自家宅院里的客堂、庭院腾出来用作大家读书看报、学习、聚会等各类活动的场所,在村里尤其是妇女群众中有很高的人气。
新丰村处于城乡结合部,人员繁杂、流动量大,“妇女微家”充当着维权咨询、矛盾调解的功能。时常有群众来此谈心,村里人常说:有事有困难有想法找妇女微家、找“朱阿姨”。
尤其村里一些年轻人闹离婚,“妇女微家”的“当家人”朱阿姨更是千方百计、苦口婆心地开导——“很多问题跟婚姻本身没有必然联系;所以离婚也不见得解决问题”,这话不仅说给小青年,也说给小青年的父母。来回奔走、耐心劝说,让不少当事人幡然醒悟、重归于好。
作为村里的“反家暴联络点”,新丰村“妇女微家”不仅赢得妇女群众的信赖,就连有些男同胞们也来“维权”。有户小两口因为工作问题闹离婚,女方冲动之下对男方“家暴”,把男方打得鼻梁肿了起来。朱振芳一直为他们做工作,来回跑民政部门沟通协商。小两口最后和平分手,各自过上新的生活。此外,新丰村的群众们碰上什么维修水电、调试音响的麻烦事,都喜欢去“妇女微家”寻求帮助——因为朱振芳的老伴徐老师,是村里出名的“多面手”, 有时就连隔壁村也慕名前来请他去帮忙。
“妇女微家”十多年如一日服务村民,除了开展文化学习,“妇女微家”也积极带领妇女群众践行尊老敬老等公益活动。每逢传统节假日,村里的妇女群众都会带各种馅料到朱振芳家里的“妇女微家”,大家一起做草头饼、南瓜饼,或者包粽子、包汤圆,或者做菜饭……总之根据节令气候的变化,做不同的食物,送给村里的独居老人、外来务工子弟。
新丰村老人较多,一些老人因子女工作忙碌不在身边,一日三餐成了问题。“妇女微家”便自愿承担起为老人送餐的差使,每周一到周五,朱振芳带领“妇女微家”的志愿者,义务为村里20余位老人配送镇里提供的爱心餐,风雨无阻。村里残疾人家庭也是“妇女微家”特别关心的对象,不仅日常关心照顾,还陪同他们一起出游散心,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妇女微家”就是家门口的和谐大家庭,带给大家温暖与帮助。相信有一天,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妇女微家”,我们的生活也因为这些“妇女微家”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