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钦水
(厦门园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00)
旅游片区的城中村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属于整个城市周边的一个景观节点,其公共空间景观也是城市景观的一种延伸。旅游片区的城中村公共空间景观与城市空间的格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等城市的各个方面有密切的关系。旅游片区的城中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是将城中村与城市相衔接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衔接不仅是城市空间格局的延续,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延续和补充[1]。
旅游片区内的城中村不同于一般城市内部集聚或散布的村落用地,其公共空间容纳不同社会群体活动,包含城市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市民游客旅游等社会生活中提供场所的室外空间。旅游区内的城中村公共空间有别于城中村内的其他场所,在城中村中占据比较大的面积比例,是交通、人流、小品等相对集中的地方,包括街道巷弄、房前屋后、村头树下、广场空间、滨水空间等区域,具有休闲、娱乐、健身、祭祀、贸易等功能特点,是集聚性强、识别性高,容易唤醒人们情感回忆的空间。
旅游区域城中村中公共空间的景观提升,是在保留村庄的空间结构基础上,从不同的需求角度综合考虑。从居民生活需求考虑,应使其作为居住环境充满生活的气息,强化居民对于环境的参与性、功能性,满足居民生产生活、民俗传统、精神文化等需求。从旅游需求考虑,公共空间需为外来游览人员使用的较为舒适的开放性空间。其景观的提升是保留乡村特色的基础上,渗透城市生态的理念,助力区域旅游的发展[2]。
3.1.1区位分析
后田社区隶属于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西柯镇,是环东海域新城的美峰组团片区,毗邻滨海西大道、同集南路、靠近集美大桥,地处进入厦门岛的重要位置,早期称为后田村。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2004年以来,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厦门逐步实行了村改居政策,后田村改称为后田社区。社区主入口所在的滨海西大道,设有后田BRT快速公交车站点,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图1 环东海域新城空间功能结构图
3.1.2上位规划分析
环东海域新城总体城市风貌设计提出,新城建设定位:打造沿海城市天际线,注重协调片区风貌;并协同推进新城建设与旧村改造的发展,产城联动建设宜居宜业的滨海新城。针对新城内村庄现状特点、所在区位及片区发展定位,将村庄发展模式分为保留提升和拆迁安置两种模式。其中,美峰组团的功能定位:以现代商贸研发及滨海旅游功能为主,以居住配套功能为辅。空间布局上,利用村庄资源。布置美峰商贸与旅游复合服务中心;结合既有沙滩资源,滨海突出部设置标志构建筑物,如图1所示。
3.1.3景观资源分析
村址基地临海环水,海岸资源丰富,海岛渔村特色显著。南侧与大海仅隔滨海西大道,地形略高于海岸线,形成一条视觉效果俱佳的观海线。传统的本地民居世代靠海为生,有着悠久的海洋渔业养殖、捕捞、加工砾石。其间古宅分布错落有致,巷道纵横交错,更有祠堂、古屋、庙宇点缀,保存较多完好的民居,瓦房、石阶、砖墙、古厝群及330年的古榕树、宗祠、戏台、村庙等,极具闽南传统村落特色。闽南建筑在建筑装饰美化上,红砖石墙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为后田社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3.1.4现状劣势分析
后田社区早期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水平较低。内部空间处于无序建设,村容环境缺乏整体规划,村内导向性差,场地内道路环境较为复杂,路幅狭窄,道路系统混乱,部分道路为断头路,宽度约为1.2m~2m,通行功能差。村内公共空间混乱,存在摊贩无序占地经营,原有戏台被占用。环境脏乱差,居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水沟散发异味,水质差。建筑风格与质量差异大,古民居空置、失修,部分民宅破损严重,宅前屋后景观杂乱,缺少空地和绿化。
后田社区位于环东海域新城片区“一轴一带、八廊六组团”的总体空间功能结构中的滨海旅游休闲带、天马山生态廊道、美峰组团区域中。根据上位规划定位,明确后田社区为保留村落,利用优势景观资源,推广渔村历史、闽南文化,优化后田社区的海鲜、船模、观赏鱼等特色新的产业结构,承载旅游产品开发,满足旅游所需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类旅游行为,打造为闽南民俗文化旅游区,推进后田社区更好地服务于环东海域美峰商贸与旅游的复合需要。
在上位规划指导下,后田社区以南侧地块为主衔接片区旅游,应重点建设开发入口门户景观、文化广场、池塘及村史博物馆等;重点整治南部外围景观,设置阳光漫步道、观景平台;提升村址绿化景观,衔接滨海旅游休闲带景观。梳理社区内部活动路径,修葺村道,增设道路铺砖、街角座椅、指示照明等设施。整治公共空间临界的建筑外立面,使之形成风格协调且具有吸引力的街巷空间。
根据上位规划结合社区建设现状、内外交通条件、景观资源,提出了“一环四区十节点”的结构布局。一环为后田社区游览线路环,美食休闲区、古厝文创区、滨海景观带和居民生活区为4个主要功能区域;结合村内景观资源设置10个主要公共空间景观节点串联,形成点线面空间布局。4个分区结合现有的路网形成颇具特色的四大街区,即海味街、文艺街、朝阳街和平安街。东部发展用地规划活力夜市集、住宿、美食、娱乐等功能。四周设置社区入口节点,结合公共设施集中设置社区活动中心,如图2所示。
图2 后田社区结构分析图
3.4.1主入口区
后田社区村址南侧紧邻BRT站,拓宽该处作为主入口区域,在该处新增具有渔村元素和海洋风格的人行景观天桥,上跨滨海西大道,将后田社区与滨海西景观带链接,提升后田社区的通达性,使其与红树林酒店、浪漫海岸线有机串联,更外延该社区的服务功能,如图3所示。设置社区主入口的形象标识,有序组织交通路网,并统一规范停车位,提高土地利用率。将主入口现有挡土墙改造提升为具有闽南出砖入石风格的铭牌景墙,采用老旧条石重新铺装地面。主入口所在滨海景观带基于海洋文化定位,融入海洋文化特色的构筑物景观,打造后田滨海景观休闲带,如图4所示。
图3 入口区的人行天桥意向图
图4 主入口景观提升效果图
3.4.2美食休闲区
完善区域旅游服务内容,立足原有海鲜排挡的传统,升级为新型美食休闲区,吸引众多商家,提升旅游服务业发展。海味街:临绿地公园与观景池塘,海味街包含海鲜排挡一条街、海鲜批发街、美味小吃街与休闲购物街,集中游赏、美食体验及购物于一体。
3.4.3古厝文创区
内含文化广场、戏台、古厝文创园、海洋博物馆和村史博物馆、漆器工坊等文化创意发展有机融合,使之成为感受民俗文化,了解海洋文化,体验渔家文化的体验中心。拆除现有混凝土围墙与破损建筑,扩宽文化广场空间,增设闽南风格的风雨连廊,与景观池塘形成开放的空间,将海洋流水、波纹等元素与闽南红砖、旧条石结合运用于铺砖、花坛上,形成简洁富有地域特色的多功能公共空间,如图5~图7所示。
图5 中心广场效果图
图6 闽南风格的连廊效果图
图7 戏台公共空间效果图
3.4.4民居生活区
挑选特色闽南古厝改造成各具特色的古厝民居,对老建筑外观进行修旧如旧,强化闽南建筑元素与海洋文化元素,优化建筑内部空间格局,满足民宿功能需求,形成具有独特形式与美感的后田民宿,让游客舒适地体验浓浓的特色闽南古厝风情,如图8所示。
图8 古厝民宿改造效果图
为提升区域整体形象,提升建筑风貌,重点改造滨海西大道一侧和文化活动中心周围建筑中的“裸房”及不协调建筑,整体色调力求素雅;现状平屋顶采用“平改坡”或“平坡结合”的方式;外墙立面以涂料粉刷与砖红色仿砖贴面,装饰闽南建筑元素,如图9所示。对破损建筑及老旧墙体外立面进行改造,协调建筑与周边环境关系。如将渔文化、生蚝壳等元素运用在挡土墙设计上,将渔村文化或闽南传统文化特色元素融入其中,再现渔村景观,增强村民归属感。
图9 建筑立面改造现状图和效果图
对原有公共空间施工质量较差的部分重要节点重新改造,修旧如旧。公共空间的广场铺装,选用老旧条石或运用红瓦、灰瓦模拟海浪纹理,抑或是镶嵌渔文化地雕及浮雕。街巷的铺砖选材上延续广场铺砖风格或砖瓦砾石结合,形式上较简洁,营造质朴传统的渔村景观。标示系统造型上融入鱼、救生圈、桅杆等渔文化元素。景观灯具融入鱼篓、斗笠等元素,或用竹条编织成鱼形。公共空间景观充分挖掘渔村文化和海洋文化元素,提升营造淳朴的渔村景观氛围,增强游客体验感,如图10~图11所示。
图10 街巷空间改造意向图
图11 景观围墙意向图
原村民的生活污水排放无序,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与环境;村内池塘污染严重,水生植物和鱼类无法存活,水环境和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现将村内的生活污水进行截留疏理处理净化,有序排放;雨水进行汇聚截留,并在池塘设置雨水收集汇用装置,结合池塘清淤,改善水体质量,营造良好的水体景观。修葺池塘护栏,种植水生植物,增设老旧条石铺地,还原原生、质朴的渔村环境。
为体现地域性和可识别性,增加村民的归属感,多加以运用乡土元素,尤其是将乡土植被加快融入到空间景观设计中来。选用适合的乡土植物强调主景、衬托背景,利用植被色彩、质地形成局部空间特色,提高识别性。如村口或戏台边的大榕树,非常具有闽南地区特色景观。
城中村的公共空间体现着村落整体的肌理格局和传统特色、遗产价值,要充分挖掘公共空间中具有价值的人文属性和社会属性,保护公共空间的街巷格局、空间结构、景观特色和原始功能,保留场地的历史人文特色。将城中村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资源深入挖掘并融入景观加以利用,使其成为该区域富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避免景观上的同质化。
城中村公共空间村民日常出行主要以步行为主,因此步行空间、节点、路径和方式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沿途展示观赏性植物景观、特色风貌,结合园林设计,实现步移景异和景观的序列感;考虑到城中村开敞空间或与外围旅游资源衔接。
挖掘旅游片区内城中村独特的地域文化,合理规划,控制容量。如设置传统历史文化体验游、特色建筑赏鉴游、传统手工艺展示等内容,以建立起一个集传统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村镇,更好地拓展村镇所在区域的旅游内容。
选择当地的特色建筑材料、乡土植物加以利用营造景观,如农耕时代的渔具农具,传统风格的旧木料、石料等建筑材料,结合特定的文化元素、创新性的设计运用,具有标志性以及体现当地特色景观的作用,亦能承担旅游服务的特定功能,彰显地域功能与特色[3]。
旅游片区内城中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应对原有空间结构特性和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梳理,与当地文化的传承、产业策划发展、物质空间环境与人的体验和需求联系起来,从而合理地营造城中村公共空间景观,创造出既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理论又宜居、宜赏、宜游、宜展的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