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风范
——但昭义

2019-05-16 06:38文/肖
钢琴艺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深圳钢琴比赛

文/肖 玫

2018年12月5日晚,深圳保利剧院灯火辉煌,“感恩的奏鸣—但昭义钢琴教育成就展示音乐会”在这里举行。但老师的九位弟子—陈萨、张昊辰、左章、薛汀哲、徐起、潘林子、古静丹、王雅伦和杨贺朝,与深圳交响乐团联袂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音乐会。

我坐在台下,在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恢宏的气势里,听着几位演奏家或磅礴的合奏或个性的独奏,望着这些从但老师的教室里次第走出校门、国门的曾经非常熟悉的孩子们,我的眼眶几次潮热,非常感动……

后来才得知,被感动的不止我一个,在音乐会的第二天举办的“新时代再出发—钢琴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研讨会上,与会的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纷纷表达了听前一晚音乐会的震撼感动。他们震撼于晚会上如此集中的钢琴人才,感动于所有出自但老师门下的学生其音乐的美妙自然。钢琴家李坚感慨但老师的教学和为人,他说:“形容但老师就一个字—‘大’。我是块头大,而但老师的‘大’,则是除了个子之外的含义深邃的‘大’!”他的话引发与会者热烈鼓掌。我后来细想,用“大”字形容但老师还真是准确,他的大智慧、大胸怀、大境界、大仁爱不是一直影响着我、推动着我吗?在此,我就写写我所感受到的这个“大”吧。

海纳百川 有为乃大

我与但老师在深圳艺术学校共事至今已有23年了。在他到深圳之前,我曾在一些专业期刊上看到他关于钢琴教学的文章。其中,发表在《音乐探索》上一篇关于杨汉果老师钢琴教学特色的论文引起了我的注意,同行不相轻,而是真诚、肯定并认真研究学习,这种谦逊好学的大胸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5年,但老师被深圳市发展艺术文化招揽人才的热情打动,同时他也想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里,让学生们有更为自由的发展,于是毅然带着学生们以及学生的家长们南下深圳扎根“艺校”,我也因此而有幸与但老师在同一个科室共事,亲身感受到他博大的胸襟智慧,学习到他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

当时深圳艺术学校的规模其实还很小,教职员工只有三四十人,钢琴教学都是立式琴,唯一一台九尺贝森多夫琴也因没有像样的音乐厅摆放,只能像宝贝一样放在库房收藏。但老师一来到学校就投入紧张的教学工作。在给陈萨准备“利兹比赛”时,经常天天给她上课,一上就是好几个小时,全然忘了时间,后来给李云迪准备“肖邦比赛”也是如此。夏天的深圳很热,学校琴房当时没有空调,只有风扇,好几次看到陈萨、云迪他们练完琴从琴房出来,都是大汗淋漓,衣衫湿透。后来回忆这些场景,我就想,如果没有但老师长达十几年的辛勤培养,没有这些孩子扎扎实实的勤学苦练,怎可能有后来在世界钢琴大赛上的问鼎冠军、频频获奖?怎可能有一大批呈梯次层出不穷的钢琴才俊脱颖而出?

我们科里的老师好多都曾看过但老师为学生上课准备的教案。一翻开,一本乐谱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对作曲家生平、作品背景的介绍,连边缘都写满了各种对乐曲的分析。如此细致详尽,真是让人肃然起敬。“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就是这样的于细微处认真,才积累、成就了大成绩、大事业。

1996年,在但老师到“深圳艺校”的第二年,陈萨就在“利兹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在国际钢琴四大赛事之一的“利兹比赛”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实现了中国人在这一赛事上零的突破。消息传来,我们科室和全校师生都兴奋不已,大受鼓舞!随后,2000年“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刚满18岁的李云迪一举夺冠,以最小年龄取得了中国钢琴家在这一享有国际声誉的顶尖赛事上的最佳成绩,陈萨也同时获第四名,两人还同获“最佳波兰舞曲演奏奖”。同一老师的两位学生在有钢琴界“奥运会”之称的赛事上同时获得两项大奖,但老师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当年我有幸也在现场观摩了比赛,永远忘不了宣布李云迪为第一名时那激动人心的场景!久违了十五年的冠军(前两届空缺)终于产生,但老师和云迪对肖邦的理解表达在肖邦故土得到了认可,我忍不住热泪盈眶……

之后,但老师的一大批“星光熠熠”的学生们,包括陈萨、李云迪、左章、张昊辰、薛汀哲、杜天奇、潘林子、古静丹、徐起……总计有27人在国际钢琴赛事中获得69个奖项,其中24次获得第一名。但老师以他真诚的教育大情怀,以他扎实的大器力量,在深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催开了灿烂的百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但昭义的学生音色多样化,音乐表现力丰富,演奏技巧规整,最重要的是除了完善的技巧之外,学生们非常注重对于作品和作曲家的理解和诠释。”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格拉夫曼教授这样评价。

是的,但老师在钢琴教学中始终提倡“把音乐教育放在首位”,提出三个注重:注重基础、注重声音、注重音乐表现。他是研究音乐的哲学家,研究声音的美学家,研究发音力学的工程师。

自从但老师来到“深圳艺校”,他先进科学的教学特色一下就吸引了钢琴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大家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在但老师的带动下,艺校组织了丰富的钢琴教学活动。“请进来、走出去”,既聘请了许多国内外专家来学校讲学,也组织教师走出去观摩国际钢琴比赛。

我们还将每周四下午固定为但老师为艺校学生上专家课的时间,老师们争相为学生报名,师生都大受裨益。每学期期中、期末钢琴考试后,全科教师会在一起进行教学研讨,但老师会对每个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和需注意的问题给出明确的指导和建议……一段时间后,钢琴专业的学生整体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尖子生带动全体学生甚至全校其他专业的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氛围。但老师以他巨大的学识魅力,为学校、为深圳,以至为全国带来了钢琴学习的热潮,使一座城市的钢琴文化梦想迅速升温。

而但老师,始终保持着他的平和谦逊,在学生先后获奖、各种赞誉如潮而至的时候,在钢琴已经成为深圳的一张文化名片,为深圳带来影响力的时候,他却从不居功自傲,而总是在思考如何为深圳的文化建设再做些什么。他说:“感恩深圳,我个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深圳改革开放的大环境,离不开深圳市政府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大处着眼 大赛着手

在李云迪、陈萨等人不断在国际钢琴比赛上摘金夺银之后,深圳市钢琴学习的热情不断升温,对全国也有很大的辐射影响。但老师看到了这一点,他思考并开始着手举办钢琴比赛,以更好地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发展艺术教育,同时扩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于是,但老师提议举办“全国青少年双钢琴比赛”,这一提议得到深圳市政府的支持。

1997年,由中国文化部教育司和深圳文化局主办,深圳艺术学校承办的首届“全国青少年双钢琴四手联弹邀请赛”成功举行。这是深圳第一次举办全国性高规格的专业钢琴赛事,让很多专业院校的师生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提高的机会。

2003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文化立市”建设“钢琴之城”的战略目标,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其普及程度是判断一个城市文化艺术水准高下的重要指标。但老师以一个钢琴教育家的高度责任感,为落实这项决策投入了大量心血精力。

2006年,他又建议举办“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这是敢为人先的大思路、大手笔。与世界各地每年举行的各种钢琴赛事不同,“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将参赛项目锁定为“协奏曲”,这不仅使得它在诸多钢琴赛事中独具特色,而且也使整个比赛过程极具观赏性。但老师充分利用了深圳这座城市有自己的交响乐团的优势,填补了我国专项钢琴比赛此类赛事的空白。他的建议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这项比赛从200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得到了国际钢琴界的认可,并已纳入“国际音乐比赛世界联盟名录”。

在但老师提议下,协奏曲比赛还学习了国外比赛的经验,让参赛选手入住志愿者家庭,加深国外选手对中国的了解认知,增进了中外友谊,提升了深圳的国际形象。

2011年,为了更好地普及钢琴教育,但老师又建议并策划组织了“深圳钢琴公开赛”。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文体旅游局主办,深圳艺术学校和深圳市钢琴学会承办的“深圳钢琴公开赛”毎年一屇,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八届,也已成为国内颇有影响力的重要赛事之一。

每届公开赛但老师都要根据发展情况调整组别的设置,亲力亲为、细致认真,让在他身边做事的老师们都深受教育。

2018年他又创办了由“但昭义艺术中心”主办、深圳市钢琴学会协办的“大湾区钢琴教学展演邀请赛”。这项比赛以提高钢琴教学质量为目的,着眼点放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学生以钢琴教学课题分组参赛,教师以钢琴教学课题进行教学比赛。比赛的“酒瓶”,装着交流的“美酒”,新颖的比赛形式,让评委、参赛者、观摩者都倍感新鲜、有趣且获益良多。

但老师从文化发展的大处着眼,提议并亲力创办这些“看似容易却艰辛”的钢琴赛事,对于整体提高深圳乃至更广泛地区的钢琴教学水平,对于深圳建设“钢琴之城”的文化大目标,都是无愧于一个时代的大功劳。

寓教于爱 大师表率

与但老师相处,真的是如沐春风。他的谦和谦逊,对知识的好学不厌,对学生的教导不倦,对工作的全情投入、任劳任怨,都让我们受到感染,真正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对事业的热爱,让他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学习和研究的脚步,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不管在校内校外,只要有国内外专家讲学,但老师总是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记笔记。他把参加所有钢琴教学活动,包括去国外做国际钢琴比赛评委,都当成学习提高的机会。他的教学能有辉煌的成就,与他一贯虚心学习勤于钻研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冰心曾有一首小诗:

成功的花儿,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诚哉斯言。

但老师对事业的热爱,让他对学生也更加热爱,学生们感到能接受但老师的教育是很幸福的事!

当年他为了学生免受奔波之苦,自己坐火车往返于成都、重庆为学生上课;现在年纪大了,为了学生他仍就从深圳到成都打“飞的”两地辛苦,到如今“飞的”已经打了十余年了还未见疲态,真是让人佩服。一切为了学生,哪怕已不年轻,这也是他的信条。但老师工作起来真是有废寝忘食的状态,他的精力之充沛总是让我佩服不已。

学生参加比赛前,但老师会根据情况为他们写字条,既暖心又鼓励,瞬间可以调动起她们的音乐表达情绪。以前李云迪上台比赛前紧张,但老师就先陪着他到上台,然后再跑到观众厅去;在荷兰比赛时,为了李云迪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但老师亲自下厨做饭……他对学生在专业上精益求精,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则无微不至,关心关爱。他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最本质的教育。

“感恩的奏鸣音乐会”当晚,陈萨、张昊辰、左章等一众学生在音乐会结束后又和家长一起来到但老师家里欢聚,师生们在一起尽情畅聊到凌晨天亮,都不舍离开……第二天上午9点,在深圳艺术学校举行“‘新时代再出发—钢琴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但昭义钢琴艺术教育研讨会”,邀请了众多国内外一流大咖来参加会议,一大早但老师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会场上。研讨会进行到中午快一点结束,匆匆吃几口饭来不及休息,紧接着便是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卡普林斯基教授的大师课,但老师亲自主持,并认真听课学习。晚上继续工作,为第二天的比赛工作做准备……这是怎样的一张作息时间表啊!紧接着,12月7至10日,“大湾区钢琴教学展演邀请赛”开始了。比赛从早到晚,持续一天,但老师不仅对每位参赛者认真做记录,同时也指挥着赛事的节奏。连续数天十几小时工作,年轻人都不得不对但老师竖起大拇指点赞心服口服。对事业的热爱,让他达到了忘我的地步。

有一次到上海教学讲座时,但老师腰伤疼痛难忍,无法行走,用轮椅推到机舱门口上下飞机,回到深圳直接住进了医院,可病还没有好彻底,他就又到大剧院为参加钢琴音乐节演出的学生现场指导去了。

还有一次,但老师去重庆讲学后第二天回深圳举办教师培训班,但因为飞机延误,本应下午6点到达深圳的飞机,却在第二天早晨7点多才到达!但老师下了飞机家也来不及回,就直接赶到少年宫剧场为五百多名教师上课,从上午9点一直上到晚上9点才下课。近四十小时未躺下休息。我们都在心疼他的累,他却为终于没误了课而庆幸。但老师这种为了工作、为了教育的“铁人精神”,真是令我们有无法言说的感动与敬佩。

但老师有极强的责任感,“传、帮、带”年轻老师,从来不吝力气,无私奉献。2002年但老师在蛇口招商局的诚邀之下,成立了但昭义钢琴艺术中心,目的是为了帮助年轻教师的成长。中心成立后,每周的学生演奏会都是但老师亲自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缺点,也提出老师在教学上应该注意的问题。中心每月的教研会、每半年的教师演奏会、每年的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但老师都一一准时参加。他要求教师们做到“五能”,即能讲、能弹、能教、能分析、能应用。在但老师严格而有效的传、帮、带下,深圳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迅速提高,大家都深觉获益匪浅。

但老师不仅教出众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高端演奏人才,还带出了众多优秀的钢琴教师,他为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普及与提高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巨大贡献!

两地的教学工作,多地的钢琴讲座、教师培训工作,国内外比赛评委工作,学生参赛及演出工作……各项工作和活动,从策划组织、联系安排,到具体实施、落实到位,但老师都会亲自参与计划安排。这种“多声部”的工作方式、高强度的工作效率、高质量的工作要求,没有对事业的热爱是做不到的。但昭义,是一位实至名归的大师。

感恩生活 大树常青

但老师是一个最懂感恩的人。在“感恩的奏鸣音乐会”谢幕时,他带着他的九位弟子一起大声说:“感恩深圳!”然后鞠躬致礼,场景令人动容。他对父母,对师长,对培养他成长的毎一块土地,对予以他荣誉、也予以他期待的社会大众,他都充满感恩。

2018年12月17日是但老师的恩师周广仁先生的九十华诞,但老师专程偕夫人赴京祝贺,执弟子礼甚恭。他还和学生古静丹一起上台,专门为周先生演奏了双钢琴曲目,表达了一种代际传承的感恩。

但老师也一直想对社会有更多的回馈感恩,在他已经编辑了两套钢琴基础教材之后,他还想编一套更科学、更系统,也更有趣更有效的钢琴教程,让更多学琴的人受益。他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的理念和做事认真执着的精神,着实令人赞叹。

经过五年多的编辑历程,数易其稿,不懈努力,《新路径钢琴基础教程》(以下简称《新路径》)终于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这套教材是但老师几十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他要把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无私分享给更多的老师。

《新路径》着力提高琴童的学习兴趣和音乐修养,教程中每一课都有文字讲解,提出方法和要求,让教师们在应用中也有据可依。这套教材的最大亮点是可听、可视,其示范演绎的小视频让自学者都可以找到学习的依照。好多学琴者拿到这套教材都连声称赞,齐夸实用、好用。

自2016年《新路径》出版之后,但老师更忙了,为了让老师们尽快学习掌握好《新路径》的教学方法,但老师亲自到全国各地去讲学,日程几乎排满了。每到一个地方讲学,但老师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备课,每次备课都会有新见解、新体会。但老师的助手张军说:“现场不同的老师形成不同的‘场’,会激发但老师对《新路径》教材的自我解读有一个‘新’想法。每一场对《新路径》的解读都会争分夺秒地赋予‘新’的构思。每一次‘新’都是对但昭义钢琴教学法和教育观的自我重新梳理和表述。《新路径》的‘新’不仅源自于文本呈现的新了,但老师的后续‘孵化’赋予它的生命已经远远超越了文本本身的意义,而使这一套书有了活的灵魂。”

但老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他对新知新路的探索从未停止。在“但昭义钢琴艺术教育研讨会”上,他引用了两句古代先贤的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的,年近八旬的但老师依然精神抖擞,不断地迈向新路径。他现在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教师培训上,希望将自己的教学成果转化成更大范围、更多教师教学的营养,立足高远回馈社会。

一位哲人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祝愿但老师以“大”水活泉浇灌的生命之树常青,枝繁叶茂,摇动一棵又一棵树,直至一片森林。

猜你喜欢
深圳钢琴比赛
第23届SIMM深圳机械展
热炼健身·深圳侨城至臻会所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选美比赛
纸钢琴
比赛
深圳
最疯狂的比赛
钢琴
半夜敲门